魁星閣的傳說

魁星閣的傳說

中國民間信仰認為魁星是主宰文運之神,所以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乾隆年間,在閣老山的主峰上,建有一廟,名曰魁星老爺廟。寺廟不大,但十分靈驗,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起源

相傳,乾隆初年,一得道高僧雲遊到此。看見閣老山村南一山平地突起,挺拔高聳,很有氣魄,遂上山巡視。站在山頂,四下里一望,觀得閣老山周圍衣山皆星也,南山層火,北山為水,東西兩山一金一木,四星睡在土星之中,獨事魁廟耳。如在此山上修一魁廟,正合五星聚魁之意,真乃太平之象,文明之兆也,日後定會砒佑衣生,人才輩出。

這件事被村人馮士釁、趙普等人知道了。於是召集村人,募化衣善,各捐已資,在南山之陽築地選址,不數月而竣工,一座精巧靈秀,金碧輝煌的魁星閣聳立在南山之上。

現狀

為教育後代,記住家鄉之壯美,地氣之靈秀,繼往開來,修德而讀書,專門從南石山請去石匠,勤石紀念。說來也巧,自從魁星閣修成後,這裡名儒歲出,周圍村莊先後考中過許多舉人和秀才,直到上世紀末,這裡仍是文化之鄉,人才立地。現如今,魁廟不知何處去,只留石碑在山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