髽

髽,zhuā,指古代婦人在辦喪事的時候梳的髮髻,用麻束住頭髮。出自《儀禮》。

基本信息

解釋

古代婦人在辦喪事的時候梳的髮髻,用麻束住頭髮 [hemp-tied hair]

出處

髽衰三年。——《儀禮》

祀變荊巫禱,風移魯婦髽。——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

戴聖《禮記.檀弓上》:“魯婦人之髽而吊也,自敗於台鮐始也。”

又如:髽髻(梳在頭頂兩旁的髮髻);髽角兒(頭頂兩旁的髮髻上翹如角兒)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莊華切,音撾。《說文》喪結。《儀禮·士喪禮》婦人髽於室。《注》去筓纚而紒也。
又《喪服注》露紒也。猶男子之括髮。《禮·檀弓》魯婦人之髽而吊也。自敗於台鮐始也。

拼音是zhua的漢字

拼音是zhua的漢字共有4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