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流麥

高鳳流麥

高鳳流麥,典故名, 典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古人高風因讀書專注讓麥子被雨水沖走,後人於是以“高風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基本信息

典源

高鳳流麥高鳳流麥
東觀漢記》卷十八〈高鳳傳〉
高鳳,南陽人,誦讀晝夜不絕聲。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以竿授鳳,令護雞。鳳受竿誦經如故,天大雷,暴雨流淹。鳳留意在經史,忽不視麥,麥隨水漂去。

後漢書·逸民傳·高鳳》
高鳳字文通,南陽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常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

李贄《初譚集
高鳳,字文通,家以農畝為業。妻常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乃省。

注釋

以……為業:把……作為職業。
常:同“嘗”,曾經。
之:到,往。
曝:曬。
庭:院子。
令:使。
護:看守,防範。
暴雨:下大雨。
經:古代經典著作。
潦水:雨後地上的積水。
還:回來。
怪:責怪。
乃:於是才。
省:省悟。

釋義

高鳳,字文通,是南陽葉人。在他青年還是書生時,他的家庭以種田為生,但卻精通讀書,白天黑夜都不停息。他的妻子(曾經)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院裡面晾曬著麥子,讓高鳳看住雞(以防吃麥)。後來突然下了暴雨,高鳳拿著竹竿讀經書,沒有發覺雨水沖走了麥子。妻子回來後責問他,高鳳這才恍然大悟(小麥被沖走了)。後來高鳳成了著名的學者,在西唐山教書。高鳳年老後,依舊拿著書本不知疲倦,聞名於天下。

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用為專心讀書、不及暇顧的典實。

示例

藝文類聚》卷二三引南朝梁元帝《與學生書》:“漢人流麥,晉人聚螢。”
韋應物《假中對雨呈縣中僚友》詩:“流麥非關忘,收書獨不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