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橋

高順橋

高順橋,1924年出生在山東省臨沭縣的尚莊村。2005年1月因戰爭中落下的腎病、腰疼病最終復發病變,終於走完了82歲的風雨人生。

基本信息

簡介

高順橋 高順橋

“9·13事件”後,高順橋一下子變得很沉默,也蒼老了許多,從此不再說自己戰鬥的過去,特別不再提林彪的事,他獨處的時候總是嘆氣。高順橋沒有文化,只知道打仗。五師六團在1955年授予他中尉軍銜,1958年轉業到青海省勞改農場工作。高順橋在青海工作時,林彪曾托人送他兩條“大前門”香菸和一盒子彈。由於高順橋在戰爭中摔傷了左腎,小便常帶血,青海高原氣候使他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於1965年離休回到山東老家。只有高順橋那一點薪水,每年春天總要一半糧一半野菜對著吃。回到老家時連房子也沒有,高順橋就給林彪寫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的經濟困難。大約過了三個多月,北京給高順橋寄來了三百元錢,高順橋家才蓋起了三間屋。離休在家的高順橋喜歡和鄉親們談論自己過去的戰鬥故事,特別喜歡提他使雙槍給林彪當警衛員的往事。2005年1月父親因戰爭中落下的腎病、腰疼病最終復發病變,終於走完了82歲的風雨人生。

成八路軍經歷

1939年的重陽節,雇給地主家放了8年牛年僅15歲的父親,正在山上放牛,看到一支穿著破舊軍衣的隊伍,幾個軍人頻頻向他招手微笑。已經兩頓沒吃飯的他感到了溫暖和關愛,懷著好奇的心,打著赤腳,撂下了放牛鞭就參加了林彪、羅榮桓帶領的八路軍一一五師。

高順橋說:當時什麼也不懂,就是想吃飽肚子。看見那么多人從眼前過,老半天也走不完,很熱鬧,所以就當了兵。

當時八路軍很窮,僅僅是個溫飽,老百姓都稱呼“窮八路”。隊伍里的人大多是剛剛招來的新兵,很多人和高順橋一樣還是穿著帶補丁、露窟窿的莊戶人的衣服。有的受不了苦,在夜晚宿營的時候就偷偷地跑了。當時高順橋沒有跑,因為聽說跑了的人都去當土匪了。那時當土匪要比當兵好,有吃有穿,打仗不需拚命,只是到富裕人家“拉戶”、“綁票”啥的。幹完一“票”後,“鬍子”(土匪頭子)便給跑腿的分賞。一位首長問高順橋為什麼不跑,高順橋說:“土匪不是好人,是禍害好人的。”就這樣他留在了八路軍。參軍第二天就打仗

高順橋參軍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防禦階段。一一五師在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一面開展減租減息,發動老百姓為部隊征軍糧、軍衣;一面要和偽軍、日寇作戰,還要應付國民黨軍的摩擦。所以,他們在山東濱海區(蘇北、魯南十個縣)只是開展敵後游擊戰,在戰鬥中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

高順橋當兵前後沒有接受任何訓練,唯一讓他有點“武”功的就是放牛時練就的摸爬滾打、騎驢、用土炮打兔子的把戲。高順橋說,他和我爺爺一樣,喜歡瞄準。他用彈弓打鳥、拋石頭趕牛,練了一手瞄準投的絕活。投擲石頭又遠又準,在村里無論大人孩子沒有誰能攆得過他。

高順橋參軍的第二天就上了戰場。上戰場前的幾個小時,老兵臨時教高順橋如何用槍,從拉槍栓到壓子彈再到勾扳機,高順橋看了一遍就會用了。最後又教如何臥倒等防守動作。高順橋說:教歸教,打仗全靠自已“悟性”。高順橋參軍的第二天連隊來到蘇北的黑林鎮駐紮,這天傍晚遭遇了從連雲港登入的日本鬼子的一個小隊。當時鬼子只是探路,八路軍靠著人多又加上一百多民兵,決定吃掉這幫鬼子。但是由於沒有機槍和火炮,手裡最好的武器就是三八大蓋(打一槍壓一發子彈),加上八路軍沒有熟練的作戰技術,百多人打十幾個鬼子,只聽見鬼子的機槍“呱呱叫”,八路軍只好爬在土溝里不時露頭打一槍,有時一露頭,就被幾百米外的鬼子一槍給擊中了。當天和高順橋一起參軍的十五個新兵,就犧牲了八個。高順橋清楚地記得,東盤村姓劉的一個青年,參軍那天剛剛結婚滿十天,他戴著大紅花,村里人扭著秧歌把他送到部隊。結果第二天打仗,他連一槍沒來得及放就讓鬼子的機槍把半個頭蓋骨給揭去了。這一仗持續了三個多鐘頭。由於天黑,鬼子人少不敢戀戰,丟下一具屍體,架著受傷的2人在兩挺機槍的掩護下往連雲港方向撤退了。而八路軍卻死傷十幾個人。高順橋好歹過去打過獵,善於隱蔽,才不至於頭一次打仗就丟了命。

英勇善戰

當時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東濱海區(現在的臨沭縣)一帶主要開展的是游擊戰。按照《論持久戰》“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撤我追”的戰略戰術,從小到大,從農村到縣城,一步一步地消滅敵人,使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

戰鬥中繳獲了很多戰馬和槍枝。高順橋參軍三個多月,連長只發給他八顆子彈。靠著八顆子彈他參加了十五次戰鬥,用那支“漢陽造”步槍打死了五個鬼子,受到了首長和戰士的誇獎。部隊給他配備了一桿三八大蓋槍,高順橋從此成了狙擊手。高順橋說,當時八路軍一個營才有一挺機槍,而鬼子每個班就有一挺機槍,有的還是重機槍。

由於八路軍的裝備差、戰士作戰技術落後,高順橋說很多時候都以十倍兵力對付日本鬼子,有時攻打數日都無法成功,還會損失慘重。八路軍犧牲的人多數是被鬼子機槍打死的。高順橋成了狙擊手後,就專打鬼子的機槍手,靠自己“百步穿楊”的準頭,共打死了十六個鬼子機槍手。當時鬼子的機槍手是專職的,一旦機槍手死了其他臨時遞補的就毫不可怕了。打死一個機槍手就相當於消滅鬼子一個班的戰鬥力,而高順橋卻毫髮未損。

1941年高順橋的連隊攻打濱海區朱蒼鄉(現在的山東省臨沭縣朱蒼鄉)黃谷峪的鬼子和偽軍。連長領著一個大高個子首長來問誰會騎馬,高順橋說我會騎(因為他給地主放牛時騎過驢)。就這樣高順橋又擔任了團通信員。黃谷峪據點山陡路險,日本鬼子的碉堡周圍又有鐵絲網,團長賀東升帶領全團的戰士奮勇作戰,但是鬼子憑藉優越的地形和火力拚命抵抗,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子彈像雨點一樣密集,戰鬥越打越激烈。這時團長讓高順橋去通知二營抄敵人的背部。高順橋必須穿過敵人的火力網,趁著煙霧騎上戰馬飛馳而去。他靠小時練就的“騎裸馬”的招數,時而附倒在馬背,時而側摟著馬脖子,邊扔手榴彈邊打槍,一口氣跑到了二營陣地。二營根據團長的命令,從敵人火力薄弱的後側發起了攻擊,背腹受敵的鬼子頓時氣焰大落,八路軍取得了主動權。下完通知後,高順橋必須馬上返回團部。為了儘快趕回去,只有從陣地直線通過。當時鬼子火力分散了,戰場相對安靜,但是高順橋只要走上去,敵人肯定發現。軍令如山,沒有迴轉的餘地。高順橋雙槍上瞠,拉緊馬韁繩趴在馬上沖向敵人的陣地。當敵人發現的時候,他就衝到了敵人的跟前,馬上扔過去幾顆手榴彈,在煙霧掩護下安全地回到自己的陣地。這一去一回的過程,全都被站在山頂的團長何東升看得一清二楚。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八路軍習慣摸黑作戰的時機到了,加上二營的包抄,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敵人全部被殲。後來高順橋所在的部隊又轉戰蘇北魯南,與日、偽軍打了十幾仗,1941年8月1日,一一五師在蛟龍汪(現臨沭縣)舉行3天規模盛大的軍政檢閱大會,高順橋被編到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並發給他入伍後的第一身軍裝,又給配了手槍,此時他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

1942年,一一五師在羅榮桓指揮下在蘇北魯南交界處發動了三次甲子山戰役,特別是第三次戰鬥整整打了七天七夜。高順橋的連隊打得只剩下三十多個人,高順橋還是擔任狙擊手,時刻瞄準鬼子的指揮官和機槍手。他躲在暗處,用他的話說是“放暗箭”,三百米以內都是一槍斃命。好幾次部隊衝鋒時,遭遇鬼子機槍阻擊,神槍手的父親成了鬼子的剋星。八路軍在這三次戰役共斃傷日偽軍2600多人,收復了甲子山區,從根本上扭轉了濱海地區抗日鬥爭的困難局面。

1943年1月發起郯城戰役,這是一一五師進入山東後第一次進攻縣城。郯城牆高壕深,並築有炮樓,是座完全堡壘化的城鎮。當時,郯城有日軍一個分隊,偽軍四個中隊。八路軍在尚無重武器的情況下,拿下郯城,並無多大把握。正是由於郯城攻堅戰的艱巨性和重要性,羅榮桓才讓代師長陳光到教導2旅親自指揮這次作戰。

1月19日深夜,高順橋的六團經過40公里的急行軍,悄悄地突破了日偽軍的封鎖線,摸到郯城南城門下。但是,由於敵人用沙包將城門堵得死死的,原來的攻城方案行不通。這時,陳光和曾國華等人決定重新調整部署。6團和4團又重新選擇了攻擊方向。晚上10時左右,部隊開始攻城,戰鬥十分激烈。八路軍在突破城牆的時候遭到敵人的拚命抵抗。日偽軍居高臨下,多次阻止了6團的進攻。由於八路軍人多勢眾,英勇頑強,又加上是夜間作戰,沒過多久,就有一些部隊陸續攻上城牆。城內的敵人受到多路攻擊,一面反擊一面向周圍的據點發出求援信號。

第二天上午9時左右,離郯城約9公里的馬頭鎮的日軍1箇中隊和偽軍400餘人向郯城撲來,企圖為城內敵人解圍。但當他們進到白馬河與西關之間時,遭到了4團政委吳岱率領的部隊的迎頭痛擊。

由於郯城縣地處魯南平原,無作戰掩體,戰鬥急促又來不及挖掘戰壕,為了戰鬥的勝利高順橋說他們忍痛將戰友的屍體壘起,把槍架在戰友的身軀上向鬼子射擊。戰鬥打到後來,高順橋的連隊只剩下他和連長了,他跟前所有的槍都打光了子彈。他看見犧牲的班長手中還緊握著一支槍,弓著腰去拿班長的槍時,鬼子開槍打傷了高順橋,疼得他直不起腰來,高順橋還是咬著牙堅持戰鬥,血越流越多最後只好報告連長說:“連長,我快不行了。”連長說:“再堅持一會!”高順橋實在堅持不住了又一次報告,連長還是讓他堅持。這樣高順橋帶傷作戰將近1個小時,直到後續部隊上來運來了炸藥包,炸開了縣城的圍牆,才徹底消滅了敵人。等高順橋撒出陣地時,由於失血過多已昏迷了。多年後高順橋對日本鬼子的槍法還是連連稱奇,他說自己躬著身只是露了一下脊樑就讓三百米外的鬼子一槍打斷了兩根肋骨。

解放郯城縣活捉了日本指導官多田,宣告了一一五師入魯以來第一次攻堅戰的勝利。

負傷後

高順橋身負重傷後,被送往後方醫院養傷。養傷的醫院在馬鞍山(後改為抗日山),此山位於蘇、魯兩省毗連的江蘇省贛榆縣西部山區。養傷期間高順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部隊安排他回家探親。當時傷還沒有完全好,他帶上十個饅頭算是給父母的禮物,不分晝夜地往家趕。自從參軍以來這是第一次回家,渴望親人的心情,使高順橋走了整整一天一夜,高順橋見到了日夜想念的父母。父母看著眼前的兒子驚得半天說不上話來,因為高順橋一走三年音信皆無,村里傳言高順橋早被土匪殺害了。面對父母,高順橋流著眼淚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說了一句:“我回來了。”怕父母擔心自己,他沒讓爺爺奶奶知道自己負傷的事。當時全國都在抗戰,家裡仍然很窮,吃的是野菜,高順橋帶回來的饅頭爺爺奶奶一個也捨不得吃,而是送給了左鄰右舍的鄉親,讓吃野菜度日的莊稼人飽了口福。最後還把家中僅有的一隻雞殺給高順橋吃了。高順橋在家中只待了4天就歸隊了,這一別他再也沒有見到父母。

回到部隊的第六天,團長單獨找來高順橋說你被調到司令部工作了。到了司令部後,一起來的十幾個人中,開始了射擊、騎馬測試,最後抽調父親和其他五人來到了林彪身邊當了警衛員。

第一次見林彪,高順橋說他不像其他首長那樣,大笑著打招呼又握手又拍肩膀啥的。林彪很冷淡地問了問他們幾個人的名字,參加過多少次戰鬥,其他啥也沒問,現場的氣氛嚴肅沉默。高順橋見過林彪後,感到林彪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應該是高大威猛的大司令,而是一個中等偏矮、不言不語,文弱瘦削的普通人。

1944年一一五師離開了山東省,到東北開闢根據地。高順橋跟林彪當警衛員,林彪外出活動,4個警衛員是不離左右,每個人腰插兩把手槍。當時的東北環境很亂,不但有日本特務、國民黨特務,還有漢奸土匪。他們都仇恨共產黨、想殺害林彪。有一個特務連是專門保護四野司令部首長的。有一天,高順橋跟隨林彪去戲院看戲。到了戲院,高順橋馬上觀察周圍的地形和戲院內的情況,發現有不少可疑的人在轉來轉去,他們的眼睛不時向林彪和其他首長盯來盯去。高順橋發現情況可疑,馬上報告了特務連長,同時緊握雙槍保護林彪馬上離開戲院。就在林彪離開不久,戲院就響起了槍聲。由於林彪撤退及時,特務的暗殺才沒有得逞。

高順橋在東北整整跟了林彪三年。東北的解放,四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高順橋說他們剛到東北時有十萬大軍,二年下來就只剩下六萬人了。高順橋說:林彪打仗時,長時間地站在地圖前不說話,別人問他好幾句話,他也不回一句。有時像劉亞樓等首長向他請示也是遭遇這種沉默,弄得站在他身邊的警衛員也很不好意思。電影上說林彪好吃炒黃豆,邊看地圖邊嚼黃豆,高順橋對此持否定態度。他說林彪胃口不好,特別不喜歡吃零食,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跳舞、不唱歌。林彪在東北除了看軍事地圖、思考戰爭外沒見他有啥嗜好。高順橋說,跟林彪在一起,沒有見他吃過黃豆。只是看他習慣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那裡,冷冷的面孔“怪嚇人的”。一旦戰鬥開始,林彪便來了精神,一連幾天也不合眼。林彪常說:你們不要說傷亡數字,說結果吧。但是在戰爭的間隙林彪也會掉淚的。東北四平街戰役結束後,高順橋跟隨林彪進入殘垣斷壁的四平市,四平戰役打得非常殘酷,敵我雙方死了很多人,高順橋說:到處都是屍體,一堆一堆的,地上的鮮血都能把鞋粘住,平時不動情的林彪看了後也淌了很多眼淚。

後來四野一直打到海南島,高順橋不識字,連個通知也看不懂,到解放戰爭時就不再擔任林彪的警衛員了,留在東北參加了剿匪戰鬥。建國後又參加了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俗話說“瓦罐不離井崖破,將軍多是陣前亡”。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十幾年的戰鬥生涯,身經百戰的高順橋只是負過三次傷,卻能幸運地活了下來,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