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入雲端

高路入雲端是一本21世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上洋。開本:16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劉上洋
出 版 社:21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 次:1
頁 數:311
字 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020073818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作品
以嶄新的文體和獨特的視角解構文明內質
以詩意的情懷和人性的關照彰顯理性之美

作者簡介

劉上洋,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散文》、《十月》、《散文選刊》、《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散文作品,作品入選國內多種權威選本,有作品入選中學生課外讀本。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等諸多文學獎項,著有作品集《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廢墟的輝煌》等。

內容簡介

《高路入雲端》分為水之遠、山之高兩個部分,收錄了作者創作的43篇散文,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自然等多個領域。作者站在時代生活乃至人類命運的高度,不斷挖掘和創新題材的意義,以大散文為創作追求,以嶄新的文體和獨特的視角解構文明內質,以詩意的情懷和人性的關照彰顯理性之美,在給人以藝術愉悅的同時,也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堪稱當代散文的精品力作。

媒體評價

綜觀全書,作者在散文創作中引入了邏輯思維、理論思維,把文學性和理論性、描寫的生動性和理論的思考性結合起來,使作品具有思想的力量,呈現出一種風雲翻卷的大氣象,一種情智飛揚的大氣度。如剖析俄羅斯兩重性格的《雙頭鷹國度》,描寫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的《高路入雲端》,反映江西人文化性格的《江西老表》,描繪九江壯麗山川和人文歷史的《九江賦》等作品閃耀著思想的光輝;《呼喚亞馬孫》、《沙漠中的大都市》、《訪澳散記》、《聖保羅印象》、《初攬美利堅》等篇章承載著作者對人類發展現實和未來的思索;《尋找柏林圍牆》中“有形的柏林圍牆倒塌了,無形的柏林圍牆仍然存在”的感悟,《一張小桌和一首名詞》中“這張小桌就是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的大舞台”的升華,《停滯的繁華》中“是一種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所產生的人的精神危機”的認識,都體現了作者思想的深邃。
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尋找新的答案,在別人熟悉的風景中發現新的風景。秉承這樣的創作理念,劉上洋的《高路入雲端》有著獨特的眼光,獨特的視角,獨特的發現。在羅馬,人們看到的是廢墟,作者看到的是輝煌;在滑鐵盧,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打了敗仗的拿破崙,作者看到的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在開羅,人們看到的是金字塔的雄偉壯觀,作者看到的是野蠻和罪惡鑄就了人類初期的偉大文明;在哈爾濱,人們看到的是冰雪節的恢弘和壯美,作者看到的是人造冰雪和一些重大發明將給人類製造毀滅性的災難。這些見解獨到、意境新穎的作品,充分顯示了劉上洋“察人所未察、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寫人所未寫”的散文創作風格和個性。
“為政為文兩從容”,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出於一種興趣和愛好,作為一名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領導幹部,劉上洋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堅持散文創作,不斷在《人民日報》、《散文》、《十月》、《散文選刊》等報刊上發表作品,作品入選國內多種權威選本和中學生課外讀本,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等諸多文學獎項,著有作品集《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廢墟的輝煌》。這正如雲杉同志在該書序中所寫的“少一些交際應酬,少一些燈紅酒綠,多一些學習思考、多一些寫作積累,這無疑有助於養成健康的情趣、高尚的情操,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這也是《高路入雲端》給人們帶來的又一個啟示。

相關圖書信息

名 稱: 井岡山:高路入雲端(讀·黨史第3輯)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作 者: 本社 編
單 位: 冊
類 別: 黨群 組織— 黨務黨建
出版單位: 中共黨史出版社
其它介紹: 2011年4月/32開/154頁/115000字
I S B N:9787509809426
定 價: 10元

內容簡介

寫在前面的話
憶井岡/向前
特稿
上山偉大,下山也偉大/余伯流
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林道喜
視野
毛澤東怎樣引兵井岡?/劉曉農
袁文才、王佐及其隊伍的崛起/陳鋼
三灣改編與茅坪“安家”/李春耕
南昌起義的餘部是如何上井岡山的?/張小莉
朱毛會師/王旭寬
回憶:
蘇維埃運動(節錄)/毛澤東
從南昌起義到上井岡山/朱德
往事回憶(節錄)/彭德懷
談紅五軍上山的幾個問題/滕代遠
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時期/羅榮桓
回顧井岡山鬥爭歷史/譚震林
改造袁、王與“雙槍兵”/何長工
回憶在井岡山的戰鬥生活/曾志
八月失敗/杜修經
人 物
將星早殞王爾琢/賴生亮
馨香井岡蘭——伍若蘭/陳鋼
張子清:共產黨的“關雲長”/井人
井岡之子陳正人/高中華
大山女兒吳月娥/疆文
史 事
柏露定策: “圍魏救趙”/曉農
譚震林與井岡山土地革命/劉建華
井岡山鬥爭時期軍官教導隊的創辦/宋留
鉤沉
“山大王”袁文才、王佐被錯殺之謎/劉雪孫新
“朱毛會師”緣何成了“毛林會師”?/李自華
連結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饒道
品讀
《井岡山》:一首雄渾壯麗的史詩/陳海乎
毛澤東詩詞中的井岡山情韻/羅胸懷
編輯手記/黃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