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第二中學

高要市第二中學

高要市第二中學,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學校分為國中部、高中部兩個校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先後獲得“廣東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園”、“書香校園”、“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等榮譽。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高要市第二中學高要市第二中學

高要市第二中學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屬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創建於1998年肇慶市重點中學,學校分為國中部、高中部兩個校區,校區總面積12.36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高中62個,國中36個,在校學生5643人,教職工364人。現在市二中正開始第三輪擴張之路,高中部再征地100畝,屆時高中三個年級達到90個班的規模。二中正在形成一個多校區組合,追求教育品牌經營模式的格局。

2006年新一屆校領導班子將多年的辦學實踐提煉成“二中沒有差生,二中人潛力無窮!”的信心教育新理念,追求“一個學生都不放棄”的教育目標,追求構建“和諧、書香、綠色、文明”校園的辦學目標,以禮儀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激勵教育和理想教育為開展信心教育活動的切入點,開始新一輪育人創新之路,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台階地穩步提高,上省線率穩居肇慶市前三名,連續七年奪得高要市聯考狀元,其中2002年胡蔓妮以總分827分列肇慶市第二名,被北京大學錄取,從而結束了高要沒有考生考入北大、清華的歷史;2007、2008年連續兩年肇慶市重點中學聯考綜合排名第二。

學校榮譽

高要市第二中學高要市第二中學

辦學十年,學校共獲得了省、市榮譽283項。近年來學校在信心教育的指導下獲得多省、市榮譽:“信心教育”被評為廣東省第一屆創新德育工作一等獎;廣東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園”、“書香校園”、“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廣東省“五四紅旗”創建單位;肇慶市“聯考培優先進學校”、聯考突出貢獻獎(五次)、“文明單位”、“人才建設先進單位”、“重點中學建設優質學位獎”、“五四紅旗團委”;高要市“依法治市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先進學校”、“引進培養人才獎”等榮譽稱號。

國中部

國中部臨近象山。教學區建的如一高字,是一棟5層高的建築,校園有籃球場4個、足球場1個和四百米跑道。校園綠化很好。綠化面積達到30%。是高要中學裡綠化較好的中學之一。

高中部

高中部教學樓呈縱列分布,現有教學樓3幢,實驗樓2幢,主教學樓為7層建築。三面環山占地60多畝;擁有籃球場10個、羽毛球場15個、足球場一個和四百米跑道。綠化面積達35%。是南岸唯一擁有塑膠跑道的中學。

高要市第二中學高要市第二中學

校長簡介

彭司先,男,大學本科,學士學位,中共黨員,中學地理高級教師。1969年2月生於湖南省保靖縣,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專業,1991年畢業分配到高要市第一中學從事中學地理教學工作,1998年調入高要市第二中學。現任高要二中校長、黨支部書記;兼任高要市教育學會地理教研會會長,廣東省地理教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CAIG(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研究會會員。是高要市地理學科帶頭人,肇慶市地理學科骨幹教師,肇慶市名校長培養對象。

彭司先同志為人師表,關愛學生,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處處以身作則,有很強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勇挑重擔。全心身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為高要市教育事業的發展默默耕耘,成績顯著。彭司先同志專業基礎知識紮實,業務素質高,教育教學教研能力強,成果顯著。2000—2006年連續七年擔任高三教學、高三備考管理以及聯考研究工作。如2000年擔任高三綜合科地理教學,平均分居肇慶市第一名;2001年地理班上省線率達80%,平均分超過肇慶市平均分30分,同時所教綜合科地理名列肇慶市首位;2002年和2003年所教地理班聯考平均分分別列肇慶市第一名和第二名。2002年廖冠球同學以840分列廣東省地理單科第二名。先後主持“園地教學法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運用CAI加強學生智慧型素質教育”和“以心理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等多項省級教育科研課題,成果顯著。積極總結並形成論文,先後在全國刊物發表論文3篇,論文獲全國性獎勵7項、省級獎勵5項、地級獎勵4項、縣級獎勵7項。曾榮獲“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廣東省黃華獎三等獎”、“廣東省一級用(地理)園先進個人”、“南粵優秀地理教師”、“廣東中華文化基金獎章”、肇慶市“優秀教師”、“肇慶市‘三有一好'優秀共產黨員”、“高要市教改積極分子”、“高要市先進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連續五年榮獲高要市教育局“聯考達標貢獻獎”稱號,獲肇慶市“聯考培優突出貢獻獎”,連續榮獲高要二中“教學質量一等獎”。彭司先同志自調入高要二中以來就一直負責學校的管理工作,先後任史地學科組長、教務處副主任和主管教學教研副校長、校長、黨支部書記,教育行政管理經驗豐富,教育行政管理水平高,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學校發展迅速,從1998年創辦至2006年僅僅8年時間,在校教職員工由40多人增加到了現在的450多人,在校學生人數由420多人增加到了現在的5600多人,學校由一個校區發展到兩個校區,校園面積由50多畝增加到了近200畝,由一年普通的面上中學發展成為肇慶市的重點中學,上本科人數由2001年的119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509人,上專科A線人數由2001年的197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713人。基本實現了“把高要二中辦成‘社會放心、家長傾心、學生安心'”及“把高要二中辦成肇慶乃至西江流域有一定影響力的重點中學”的初期目標。現正致力於實現高要二中的下一個目標,即“加強學習,構建書香校園;加強溝通、構建和諧校園;加強教育、構建文明校園;加強建設,構建綠色校園”。彭司先同志作為學校領頭人,他堅持“科研興校”的思路,在教學教研管理既善於學習他人長處,又不墨守成規,特別是聯考備考研究及聯考方向把握方面有自己獨到之處,多年來指導高要二中高三備考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八年辦學,六年聯考,六年蟬聯高要市聯考狀元,實現了“六連冠”;五年聯考上線率居高要市第一,2003年聯考上線率更居肇慶市第二;四人次聯考綜合總分超過800分,2002年胡曼妮以827分被北京大學錄取,實現了高要考生上清華、北大零的突破;學校連續三年獲得“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2004年鄺麗芬同學分別以綜合總分814(英語2)和802分(物理)奪得高要市聯考歷史上第一個雙料狀元區文靜同學以900分的成績奪得高要市聯考史上第一個廣東省單科狀元。六年來學校本科上線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專科上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位居肇慶市前列。彭司先同志作為校長,“創造一流、追求卓越”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標。積極主持制定了高要二中各項管理制度、教學科研獎勵制度、教學目標管理和獎勵方案、高要二中聯考獎勵方案、高中學生過程性評價方案等規章制度。為學校的規範化管理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期間,積極加強黨的建設,先後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傳統”等活動,進一步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和戰鬥保壘作用。2006年1月擔任校長以來,學校共獲得肇慶市“人才工作先進單位”、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肇慶市“新增優質學位獎”、高要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和高要市“推進高中教育發展先進獎”等榮譽。彭司先同志為人誠信,能團結教師,善於與人溝通,有較強的交際能力。善於處理好上級和同事的關係,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能關愛學生,有較強的學生管理能力。工作中能廉潔自律,認真落實兩個條例的精神,自覺抵制社會的各種不良風氣,有很強的防腐抗變能力。

周世安
周世安,男,中共黨員,1974年出生,廣東省高要市人。2000年廣東省教育學院物理系畢業,本科學歷。2004年被評為物理一級教師,擔任過班主任、級組長、團委副書記,2006年擔任團委書記兼政教處副主任,2009年9月擔任校長助理。周世安同志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團幹部、高要市優秀團幹部;多次獲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高要市聯考達標貢獻獎、聯考培優突出貢獻獎;多次獲學校教學質量一等獎,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及優秀級組長。以創建未成人教育基地為目標,圍繞“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為中心工作,通過“信心教育法”創新地開展德育工作,形成了“發現——賞識——激勵”的育人方法,取得顯著的效果,為學校構建“和諧、書香、文明、綠色”校園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直以來周世安同志所擔任的級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信心教育工作、安全文明工作、團委工作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03年擔任高三級組長,聯考上本科率達56%,上專科率78%均居肇慶第二位高要市第一位;2004年團委獲“肇慶市五四紅旗團委”;2005年擔任聯考備考領導成員獲“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2007年學校獲“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信心教育獲廣東省創新德育工作一等獎;2008年獲“廣東省書香校園”;2009年擔任聯考備考領導小組副組長獲“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2009年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等榮譽。

學校簡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高要二中創業簡史
1997年初,為了高要教育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適應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上個世紀末,高要市委、市府決定在南岸城區再建一所完全中學,命名為高要市第二中學。學校於1997年3月開工建設。
1998年秋,便在並沒有完全建設好的“工地”上開始招收第一屆高中和國中學生,總計招收高中五個教學班267名學生,國中三個教學班116名學生,教職員工43人,然後師生就開始了將近三年的邊建設邊教學的時期。
1999年秋,高中13個教學班、國中5個教學班,學生近900人;教職工8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25人。
2000年秋,高中21個教學班,國中8個教學班,學生近1700人;教職工106人,其中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49人。2001年7月第一屆初、高中學生畢業,分別參加中考與聯考,全面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並奪得了高要聯考和中考的狀元,“一炮打響”,學校也因此逐漸為社會、家長和學生認可,招生形勢也一路看好。

2002年7月聯考、中考繼續輝煌,胡蔓妮成為第一個高要自己培養的北大學子,學校名聲大震,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可是學校的設施卻跟不上發展的形勢,特別是學生生活設施嚴重不足,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2003年6月,上級決定二中主要發展高中教育,停止招收國中新生。
2003年9月,由於二中連年聯考、中考成績十分突出,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要求來二中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上級決定擴大二中的教學規模,開闢新校區。
2003年10月,二中高中校區正式動工建設。
2004年秋,新校區迎來了第一屆高中新生,一千二百餘師生又開始了新輪的邊建設邊教學時期。全校共有教學班61個,其中高中45個,國中16個,在校學生3400多人;教職工22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1人,一級教師93人。
2005年秋,全校總計78個教學班,其中高中56個,國中22個,在校學生4263人;教職工27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6人,中學一級教師98人。
2006年秋,我們通過採用逐步轉移的方式,穩妥地實現了初、高中分離,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校兩區的管理。全校共有99個教學班,其中高中65個,國中34個,在校學生5548人;教職工33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2人,中學一級教師121人。
2007年6月,新校區第一屆高中學生畢業,成績斐然。

教師榮譽

榮譽
2007--2008年度學校共獲得20項省、市、縣集體榮譽和20項個人榮譽,其中包括有:廣東省創新德育工作“一等獎”、“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肇慶市“聯考突出貢獻獎”、高要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高要市“文明單位”、高要市“先進基層團委”等榮譽稱號。彭司先校長被評為肇慶市基礎教育系統首批名校長;鄭志平副校長等9人被評為肇慶市基礎教育系統首批學科帶頭人、名教師;周聖軍等10人被評為高要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學校標語

校園:
辦學理念:二中沒有差生,二中學生潛力無窮,二中學生聰明無比!
標語
二中人精神:團結拼搏,敬業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
辦學目標:加強溝通,構建和諧校園;加強學習,構建書香校園;加強建設,構建綠色校園;加強教育,構建文明校園。
教學樓:
自信創造奇蹟,拼搏續寫神話。
用辛勤汗水圓大學夢,用優異成績報養育恩。
知識改變命運,現在決定未來。
教在興邦,乾灑一腔血;學為報國,苦鑽萬卷書。
怕吃苦另尋他地,圖安逸莫入此門。
把孝心獻給父母,把信息留給自己。
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讓優秀成為習慣,讓目標成為常規。
宿舍區:同住一室,親密如姐妹;遵紀守規,人人爭當優宿。
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一份信鑄就一生輝煌,一個夢想托起一份希望。
今天送我一個學生,明天還你一個棟樑。

管理結構

黨支部書記:
彭司先
副書記:冼寶明
校長:彭司先
副校長:鄭志平鄧偉源張勇周世安
教務處副主任:莫展芬羅本千
主任助理:焦仕華
政教處主任:謝超雄
副主任:廖廣強劉志銘王飛閆剛
主任助理:項佳豪
團委書記:蘇暢
副書記:梁偉成薛麗麗伍海坤
總務處主任:何建輝副主任:劉建華馮甲
工會主席:鄧偉源
辦公室主任:甘志泉
副主任:陳寶蓮陸勇堅

校長致辭

讓信心教育在校園遍地開花------再進安丘四中校園有感 
校長:彭司先
2006年10月,我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到山東安丘四中參觀學習的,安丘四中貌不驚人,典型的農村學校,卻連年創造出山東聯考神話,有什麼秘訣?有,這就是信心教育法!
發現潛能,造就人才,這是信心教育的終極目的。我想,要使學校做大做強,就得“變法圖強”。只要把握了潛能開發的規律,讓學生成功,其實很簡單。前提是“變”——讓學生“變”得更有信心。其實,所有成功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強化學生信念為基礎,所有孩子的墮落,無一不是因為信心的缺失!
回來後,就決定在2007年的高一級實施信心教育,實踐一年來,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級風、班風、學風良好,違紀亂紀現象較少,期末肇慶市統考統改成績全面豐收,特別是高要市學生進入肇慶市三科總分前100名的6位學生全都是我們學校的。
今學期初,我和9位行政、級組長和班主任再次踏進安丘四中取經,我們到達該校,正值學生上操時間,整齊劃一的隊伍,震耳欲聾的口號,腳踏實地的誓言及學生飽滿的精神狀態,使所有參觀學習者為之震撼。一個人,社會可以忽略你,但是你絕對不能忽略你自己的存在;你可能無法強制地要求社會重視你,但你可以自信地重視你自己。因為唯有你才能使自己變得富有價值,唯有你才能開發自己無窮的潛能,唯有你才能讓自己魅力四射。
在坐火車回來的路上,我在想:如何讓我們的全體師生真正變得更加自信,如何讓自信激發每一位學生,使自己的人生因自信而享受快樂的成長,因自信而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因自信而走向幸福。
這些天來,我也沒有忘記讓我們的師生體驗自信,督促有關人員儘快編輯好“信心教育園地”,交流大家對自信的理解,促進師生增強對自信的感悟。努力讓我們更自信,從而使信心教育在我們的校園遍地開花!
我們堅信:別人做的得到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二中沒有差生,二中人潛力無窮!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教好的學生!
(2007年10月)

歷屆精英

胡蔓妮
宣言:又見七月流火,夏日的躁動如期而至,曾有多少人,多少次,懷著那個被描繪得五彩繽紛、絢爛多姿的夢,期盼過聯考之後的這個季節,終於,金榜題名時,幾家歡喜幾家憂……
然而,歡喜也好,憂愁也罷,都只是對結果的擔待,在承受結果的同時,相信我們都難以忘記自己曾經歷過的高三歲月,在那種磨鍊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的學會了堅忍和等待,一如在面對結果時,我們沒有大喜大悲,不會得意忘形,也不會垂頭喪氣、蹶而不振。畢竟,在這個季節,我們都應該成熟起來了。
現在的我,談起聯考、談起高中,不免有一種雖熟悉卻又遙遠的感覺,但人內心深處都總是懷念過去的,在一路走來的五年大學生活里,曾多少次回想高中時代的人和事,又多少次在夜深人靜時惆悵高中時代那種特別的感覺已經再也不能感受到了。但慶幸的是,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心裡都會會心的笑,記憶深處那一幅幅美麗恬靜的校園風景圖,一張張慈祥可敬的、活潑友愛的面孔,還有一個個溫馨甜美的小故事,就連那千篇一律的一個個6:40的早晨和傍晚,都顯得那么的親切和令人感動。很奇怪當初自己為什麼沒有發現這一切,就像在國外的時候會更愛國一樣,離開了高中,才會更懷念高中。
至今還常常想起高三時用以激勵自己的那句話,“前進,要自信;回頭,要不悔。”每當說起來時,很多同學都說我俗。的確,對一個學中文的人來說,這句話太普通了,沒有一點意境,也沒有一點文采。但就這樣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卻精煉的說出了我的整個人生信條,有什麼比在回頭看的時候沒有一點懊悔更能讓人欣慰、開心的呢?如果有一天從我們的嘴裡說出“如果可以重新開始,如果再給我一點時間……”,這是多么讓人傷心無助的哀嘆,所以,為什麼不好好把握今天,自信滿滿的踏下前進的腳步呢?時間不會等我們彌補缺憾重頭再來,也許在我們的生命中已留下很多的來不及,來不及的見面、擁抱、祝福……但千萬不要忘記,真正的行動從來不會來不及的,停滯不前只能給人帶來遺憾。
不經意間,時間就這樣在我們的身邊溜過,又是一年一度的金榜題名時,不管你是狀元爺還是落第者,或者是仍在高中的歲月里堅忍和等待著的一員,請都不要忘記,時間不會停留在這一刻,結束只是意味著另一種新的開始。所以,我們也不能停留在這一刻,而應該拿出我們的毅力、勇氣和志氣,再次踏出堅實嶄新的步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本科都已畢業的我再看金榜題名,真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感覺,心中之語,言難以盡,遂謹撰小文,祝各位學弟學妹前程似錦,夢想成真!

肇慶高中學校

本任務就來盤點肇慶市高中學校列表。
四會市江谷中學
四會市江林中學
四會市黃田中學
四會市鄧村鎮鄧村中學
四會市黃崗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七中學
肇慶市大旺區大旺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五中學
四會市逕口中學
四會市地豆中學
四會市威整中學
四會市龍甫中學
周開泉中學
四會市四會中學
四會市石狗中學
四會市會城中學
四會市華僑中學
四會市東城中學
四會市白沙中學
高要市祿步中學
高要市祿步鎮第一中學
高要市祿步鎮第二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十二中學
高要市金利中學
高要市師範學校
高要市第一中學
高要市第二中學
德慶縣沙旁中學
德慶縣高良中學
德慶縣官圩鎮中學
德慶縣回龍中學
德慶縣九市中學
德慶縣悅城中學
德慶縣鳳村中學
德慶縣永豐中學
德慶縣播植中學
德慶縣武壟鎮中學
德慶縣莫村中學
德慶縣古有鎮古有中學
德慶縣新圩中學
廣東省德慶縣香山中學
德慶縣德城中學
德慶縣德城鎮第二中學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江口中學
封開縣大洲鎮中學
封開縣封川中學
封開縣杏花中學
封開縣七星鎮中學
封開縣河兒口中學
封開縣蓮都鎮中學
封開縣南豐中學
封開縣南豐第二中學
封開縣漁澇鎮中學
封開縣江口鎮中學
懷集縣崗坪鎮東中學
懷集縣第二中學
懷集縣冷坑中學
懷集縣冷坑鎮中學
懷集縣中洲中學
懷集縣第三中學
懷集縣詩洞鎮中學
懷集縣鳳崗中學
懷集縣英才輔導學校
懷集縣第一中學
懷集縣城鎮中學
廣寧第一中學
廣寧縣古水中學
廣寧縣古水第二中學
廣寧縣洲仔中學
廣寧縣石咀鎮中學
廣寧縣木格中學
廣寧縣五和中學
廣寧縣橫山鎮元愷中學
廣寧縣橫山鎮文杰中學
廣寧縣石澗中學
廣寧縣排沙鎮春水中學
廣寧縣潭布一中
廣寧縣上林中學
廣寧縣螺崗鎮螺崗中學
廣寧縣聯和中學
廣寧江屯中學
廣寧北市中學
廣寧縣赤坑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八中學
廣寧縣南街鎮官步中學
廣寧師範學校
廣東省廣寧縣何楮銘紀念中學
廣東省廣寧縣廣寧中學
肇慶市鼎湖區廣利高級中學
肇慶市鼎湖區鳳凰中學
肇慶鼎湖中學
鼎湖區實驗中學
廣東三茂鐵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肇慶鐵路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黃崗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端州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六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一中學
肇慶市端州區第十中學
四會市大沙中學
四會市龍江中學
廣寧縣其鑒紀念中學
高要市新橋中學
廣東肇慶中學
廣東肇慶加美學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