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外服飾史

二、服飾制度 二、服飾制度 二、服飾制度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25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22053558
條形碼: 9787122053558
尺寸: 25.7 x 18.3 x 1.3 cm
重量: 590 g

內容簡介

《中外服飾史》介紹了遠古到現代的各種服飾種類和服飾制度,介紹了中國和外國的服飾特點和分類,對於提高學生的服裝借鑑能力,把握服裝流行規律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中外服飾史》在編寫的過程中,既注意保證理論的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又注重專業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論與實踐、技術與藝術有機地結合,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中外服飾史》既適用於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及相關專業的課程教材,也可作為一本服飾欣賞類圖書供服裝愛好者參閱。

目錄

第一篇 中國部分
第一章 史前人類服飾
第一節 服飾的起源
一、服飾的起源
二、服飾起源的諸種理論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原始服裝
二、原始冠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原始的服飾材料與紡織技術
二、服飾紋樣與色彩
三、佩飾
四、髮式與化妝
第四節 史前紡織工具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史前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思考題
第二章 夏商周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夏商周時期服飾
二、冠帽鞋履
三、軍服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與織繡技術
二、服飾紋樣與色彩
三、首飾與佩飾
第四節 夏商周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夏商周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思考題
第三章 秦漢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冠帽鞋履
四、軍服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與織繡技術
二、服飾紋樣與色彩
三、髮式與佩飾
第四節 秦漢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秦漢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一、曲裾袍的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
二、直裾袍的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
思考題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百姓服飾
四、冠帽鞋履
五、軍服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與織繡技術
二、服飾紋樣與色彩
三、髮飾與妝飾
思考題
第五章 隋唐五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冠帽鞋履
四、軍服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與織繡技術
二、紋樣與色彩
三、髮式與妝飾
第四節 隋唐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隋唐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一、襦的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
二、裙的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
思考題
第六章 宋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徵
一、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冠帽鞋履
四、軍服
第三節 宋代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與織繡技術
二、紋樣與色彩
第四節 宋代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宋代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一、宋制盤領襴衫
二、合襠褲
思考題
第七章 遼金元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國服與漢服並行的遼代服制
二、以衣料與色澤區別等級的元代服制
三、兼具漢族與回鶻風格的西夏服制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服飾材料
二、服飾色彩和裝飾紋樣
三、首飾
第四節 遼金元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思考題
第八章 明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履制
四、軍服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明代的紡織業
二、華美的衣料
三、服飾圖案和紋樣
四、崇尚典雅秀美的婦女髮式
五、名目繁多的巾帽與首飾
第四節 明代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思考題
第九章 清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滿漢融合的皇帝百官服制
二、改冠易服後的男子常服
三、滿漢並行的婦女服飾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清代的絲織業及棉織業
二、傳統手工與新興機械並存的紡織業
三、清代婦女的時尚髮式與佩飾
第四節 清代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思考題
第十章 辛亥革命後的近代和現代服飾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服飾制度
一、社會背景
二、服飾制度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長袍與西服並行的男子服飾
二、漢裝、旗裝、西裝三足鼎立的女裝
三、軍裝
四、婦女髮式及服飾品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第四節 新時期服裝的歷史變遷
第五節 近現代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思考題
第二篇 外國部分
第十一章 古代服裝
第一節 古代埃及服裝
一、地理位置與文化背景
二、服裝種類
三、服飾品
第二節 古代西亞服裝
一、地理位置與文化背景
二、蘇美爾人的服裝
三、巴比倫人的服裝
四、亞述人的服裝
五、波斯人的服裝
第三節 古希臘服裝
一、地理位置與文化背景
二、主要服裝種類
三、服飾品
思考題
第十二章 中世紀服裝
第一節 拜占庭時期服飾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三、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第二節 歐洲文化的黑暗期
一、5~10世紀歐洲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三、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第三節 羅馬式時期服飾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三、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第四節 哥德式時期服飾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三、服飾材料、色彩
思考題
第十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服飾
第一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義大利風時代(1450~1510年)
二、德意志風時代(1510~1550年)
三、西班牙風時代(1550~1620年)
四、髮型、鞋帽及服飾品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思考題
第十四章 巴洛克時期服飾
第一節 巴洛克時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荷蘭風時代(1620~1650年)
二、法國風時代(1650~1715年)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巴洛克時期的髮型、化妝和服飾品
二、巴洛克的審美意識與17世紀的服飾文化
第四節 巴洛克時期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巴洛克時期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思考題
第十五章 18世紀服飾
第一節 洛可可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文化背景
一、洛可可時期的文化背景
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洛可可時期的服裝
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服裝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第四節 洛可可時期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洛可可時期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思考題
第十六章 19世紀服飾
第一節 19世紀服飾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帝政時期服飾(1804~1825年)
二、浪漫主義時期服飾(1825~1850年)
三、新洛可可時期服飾(1850~1870年)
四、19世紀末服飾(1870~1900年)
第三節 服飾材料、色彩和裝飾紋樣
一、19世紀的髮型和服飾品
二、19世紀的審美意識與服飾文化
第四節 巴洛克時期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19世紀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
一、款式特徵
二、裁剪縫製技術
三、結構設計分析
思考題
第十七章 20世紀服飾
第一節 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典型服飾形象及特性
一、現代女裝的形成
二、迪奧時代(1947~1957年)
三、流行的多樣化時代
第三節 服裝設計師的影響
第四節 20世紀服飾專用名詞圖釋
第五節 20世紀服飾典型服裝裁剪方法與縫製工藝簡介
一、服裝裁剪方法
二、縫製工藝
思考題
第十八章 東方其他國家的服飾文化
第一節 日本服裝
一、和服的歷史
二、和服的類型、佩飾
三、和服的穿法與創新
第二節 韓國服裝
一、韓服的特點
二、韓服的穿法
第三節 印度服裝
一、印度男裝
二、印度女裝
第四節 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服裝
一、越南服裝
二、泰國服裝
三、馬來西亞服裝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