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樂理應試速成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平裝: 1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6461569
條形碼: 9787536461567
尺寸: 26 x 18.5 x 1 cm
重量: 222 g

內容簡介

音樂基本理論簡稱基本樂理(或“樂理”)。儘管音樂注重形象思維,但作為理論就必須運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才能將某些重要的理論(如定義)逐步地統一起來,否則就正如《音樂信息》2004年第39期《樂理教學呼喚統編教材》一文中所說,樂理教科書的編著專家們處在“各自為戰,各自為政,半同半異,各抒己見”的狀態。
“音樂無國界”,“音樂語言是世界語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些精闢的語句說明人們的審美實踐具有鮮明的共性,因此,樂理也應該有共同的格局,系統性和邏輯性就必然是其發展的方向。(見筆者另篇《試論基本樂理之邏輯思維》)所以樂理書在編目和闡述中都要理通從本源到分支這一科學發展的線索,才能使讀者儘快地通曉樂理之理(基本規律),又因此而容易弄懂其中的各個課題(見第四章音樂基本理論的邏輯性——樂理之源與解題方法)。

目錄

樂理初步
一、從“音”說起
(一) 定義
(二) 樂音與噪音
(三) 音的四種性質
(四) “音樂”釋義
二、記譜法:定義
(一) 記錄高低
(二) 記錄長短
(三) 五線譜、簡譜書寫格式
(四) 各種記號
高考樂理
第一章音的高低
一、音級
(一) 樂音體系
(二) 音列
(三) 音級
(四) 基本音級
(五) 變化音級
(六) 等音
(七) 穩定音級與非穩定音級
(八) 正音級與副音級
(九) 基本音級各音的位置、標記和名稱
(十) 民族調式音級
二、調和調性
(一) 調
(二) 調 號
(三) 調號的由來
(四) 調性
(五) 調的產生規律
(六) 調的關係
(七) 遠近關係調
(八) 調的識別方法
三、調式
(一) 定 義
(二) 調式音階
(三) 調式變音
(四) 調式分類
四、調性關係與調性變換
(一) 調性關係
(二) 調性變換
(三) 調性變換的分類
(四) 移 調
(五) 譯譜
五、如何分析認定調式調性
(一) 記譜類型
(二) 認定要領
六、音 程
(一) 定 義
(二) 音程的種類
(三) 同度數而不同音數的各種音程的相互關係
(四) 音程轉位的規律與特例
七、和 弦
(一) 定義
(二) 三和弦
(三) 七和弦
(四)調式中的和弦
(五) 等和弦
(六) 和弦的套用
八、解決
(一) 解決的基本概念
(二) 各種解決
第二章音的長短
一、節奏定義
二、節奏型與長短基本組合型
(一) 節奏型
(二) 長短基本組合型
(三) 三拍子的長短組合
三、節奏的複雜演繹
(一) 音值劃分的形式
(二) 單節奏的橫向演繹
(三) 復節奏的縱向演繹
(四) 裝飾音的套用
四、節奏與速度
五、音律與節奏規律
六、節奏練習法
(一) 單節奏練習法
(二) 復節奏練習法
第三章音的強弱
一、音的強弱在音樂中的意義
(一) 生理效應(感受)
(二) 心理效應(感受)
二、節拍
(一) 定義
(二) 相關名詞
(三) 節拍的變化規律
(四) 基本節拍的特點
三、強弱的基本類型
(一) 節拍強弱
(二) 記號(及術語)強弱
(三) 句逗強弱
(四) 起伏強弱
第四章 音樂基本理論的邏輯性——樂理之源與解題方法
一、音的高低課題之源與流一
(一) 什麼是音的高低之本源
(二) 本源發展變化的邏輯
(三) 源流融會貫通
(四) 排列歸納法——解題的基本方法
(五) 排列歸納法在解題中的套用
二、音的長短課題之源與流
三、音的強弱課題之源與流
第五章 音樂常識概要
一、中國傳統音樂
(一) 古代歌(樂)曲
(二) 民歌
(三) 民族器樂
(四) 戲曲音樂
(五) 曲藝音樂
二、外國音樂:各個歷史時期及流派
(一) 文藝復興時期
(二) 巴洛克時期
(三) 古典主義時期
(四) 浪漫主義時期
(五) 現代音樂
三、中外名家及其主要作品
(一) 中國音樂家及其主要作品
(二) 外國音樂家及其主要作品
四、中外名歌名曲
五、名詞解釋
(一) 旋律
(二) 曲 式
(三) 音樂體裁
(四) 交響音樂
(五) 管弦樂隊
第六章 高考樂理試卷及答案精選
附錄:試論基本樂理之邏輯思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