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腐敗

隨著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一些大大小小的腐敗分子相繼“落馬”,民眾拍手稱快。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在種種權錢直接交易的腐敗現象之外,高爾夫腐敗作為一種新腐敗現象正悄然蔓延。“高爾夫腐敗”與“一般的腐敗”一樣,其實質仍是權錢交易。必須引起高度警覺和足夠重視,決不能掉以輕心,應進一步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背景

高爾夫腐敗 高爾夫腐敗

在中國,高爾夫球是一項遠離普通人的貴族運動,是“貧富懸殊”的代名詞,不但球具超貴,打一場高爾夫花費金額更是天價,如溫州東方仰義高爾夫球場無限期個人卡的定價為43.8萬元,副卡30.8萬元,企業卡45.8萬元。即使是針對普通消費者的會員卡,年費也高達2.8萬,此外尚需交納年費7200元。 正是因為此運動的高消費,使官員頻頻出現在高爾夫球場上顯得格外刺眼。高爾夫球場客觀上已成為官商勾結的常備平台,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時下“高消費、零付費”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正所謂高檔場所潛規則:埋單的不消費,消費的不埋單。很多百姓質疑這些高官的年薪能承擔得了這種消費嗎?顯然,這項體面、有品位的高爾夫運動,注定一頭連著官員腐敗,一頭連著百姓怨憤。讓人們糾結的不僅僅是高爾夫腐敗帶來的不良風氣,還有高爾夫球一詞背後隱藏的極端齷齪。

實例

2010年8月9日,溫州高爾夫球協會正式成立之時刊登的廣告上公布了協會名譽主席、名譽副主席等人的名單,名單中除了企業界知名人士和當地媒體相關人員外,共有30餘名溫州高官要員呈現其中並擔任要職。協會主席是由溫州市人民政府一位副秘書長擔任。其中名譽主席一欄4人,分別為現職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市長、政協副主席。名譽副主席16人中,包括有紀委常委、紀委副書記,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等。溫州高爾夫球協會網上公布的入會費是398000元人民幣,每年需交會費7200元人民幣,這是屬於高端消費範疇。協會成立,名單出示,雖然存在高爾夫球協會進行炒作、甚至有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在媒體上刊登廣告的嫌疑,但引起社會輿論大嘩。

行政性法律規定

2006年浙江省頒發了編號為“浙政發2006[57]號”的檔案,要求現職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在行業協會兼任職務,已兼任職務的,必須於2007年底前辭去行業協會職務或辭去公職。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檔案,明文規定“現職公務員不得在行業協會兼任領導職務,確需兼任的要嚴格按有關規定審批。”

《中共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也明確規定,領導幹部不得違反規定在經濟實體、社會團體等單位中任職,不得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不得用公款參與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和獲取各種形式的俱樂部會員資格。

現象分析

“高爾夫腐敗”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少數長期居於權力部門的領導幹部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簡單的金錢美色已不能滿足其需要,他們更希望通過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參加“貴族式”運動等業餘生活,“躋身上流社會”,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樣的腐敗似乎是屬於“個人私生活”,是“生活小節”,具有相當的隱蔽性,黨紀國法難以管到。如果某些黨政領導幹部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思想認識不深、廉政意識不強、對自己要求不嚴,就很容易越陷越深最終“落馬”。事實上,在追求高質量生活過程中迷戀上高爾夫運動,最終在權錢交易中身敗名裂者,已不鮮見。“領導不打高爾夫,一年省回兩億五”,“看不見我的時候,我在高爾夫球場,看得見我的時候,我在法庭上”一類的熱“段子”,更道盡了其中的問題。

無論是“高爾夫腐敗”還是“優雅式腐敗”都與“一般的腐敗”一樣,其實質仍是權錢交易,其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的危害性因其隱蔽而更加危險。

通過“高爾夫腐敗”我們也要關注這一運動在中國的變異問題:一是高爾夫球場的奢華路線。地點、草種的挑剔,設計師的“大牌”,加上會所的豪華,高爾夫球場想不顯山露水都難;二是高爾夫運動的公關取向。“找領導到球場”式的一拍即合,你情我願,只能讓“高爾夫腐敗”的印記越來越鮮明。

如何預防與整治

第一,認真開展黨風廉政思想教育,嚴格執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進一步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第二,對協會等各類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定期進行全面清查,凡有黨政幹部違反規定兼任職務的,一律整改到位並依紀依規進行處理。
第三,對相關的人和事,要分清不同情況,嚴格依紀依規作出處理:凡是參加高爾夫球協會的黨政幹部,一律無條件退出;對知情而參與的,甚至拉別人參與的,責令其作出深刻檢查,視情再作處理;必須引起高度警覺和足夠重視,決不能掉以輕心,吸取教訓,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工作。

網友熱議

高爾夫腐敗 高爾夫腐敗

有民眾質疑,一個高爾夫球協會,為何要讓那么多官員參與,溫州高爾夫球協會如此高調將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綁在一起,實屬罕見。
也有人認為這是政府有意通過高爾夫球協會這樣一個平台,方便與企業溝通,“更好地服務於企業”,並稱如果企業家們遇到了難題,有各方面的領導在,“啥問題都能解決”。
有民眾表示,政府官員是否會自掏腰包買單打高爾夫,值得懷疑,如果由企業買單,就將助長不良風氣的產生。

也有網友對此反駁:人大、政協、紀委監督部門的領導一個不少,“有了他們在一邊監督著,哪個不自掏腰包買單啊?”並稱,“雖說官員收入低點,但打打高爾夫還負擔得起。”

相關評論

我們應該努力恢復高爾夫運動的本來面目。據說,高爾夫球最初是蘇格蘭牧羊人發明的,後來被英國皇家所接納,成為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很熱愛的一項運動。在高爾夫最發達的美國、英國,高爾夫球反而是大眾化的運動。美國有近兩萬個高爾夫球場,其中80%是公眾高爾夫球場,向平民開放,收費最低的甚至只要8美元一場。 應當說,高爾夫運動與高爾夫球場本身並沒有錯,受詬病的是某些特殊身份的打高爾夫球的人。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規範高爾夫球場的運作,還原高爾夫本來的運動面目。

高爾夫腐敗 高爾夫腐敗

設若高爾夫運動能真正成為陽光產業,它被異化的政治社會內涵真正得以去除,官員不必因“見不得人的東西”而屢受人們猜疑;設若中國小里,高爾夫和籃球、足球、游泳等運動一樣,成為一項普通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不必承載過大的社會意義;設若中國高爾夫運動的平民化,讓“草根”出於自身發展的考量,能對它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不必付出“苦悶”與“無所適從”的代價,這將是怎樣的願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