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廷

姓 名:高煥廷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河北南和 出生年月:1904年 犧牲日期:1932年10月

人物介紹

姓 名:高煥廷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河北南和

出生年月:1904年

犧牲日期:1932年10月

出生於一個生活比較富裕的家庭。幼年讀私塾。後入南和縣立第一高小。1926年,考入縣師範講習所。1929年7月,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代表南和黨組織參加邢台中心縣委會議。後任中共南和縣工作委員會書記。1930年3月,根據黨的指示,主持南和縣黨的秘密會議,聯絡各村進步人士和村長,發動農民進城開展反捐鬥爭。1931年春,以教員身份為掩護,在平鄉、南和一帶創辦農民夜校,傳播革命思想,發展黨的農村組織,建立農民自衛團。1932年7月,受直南特委指示,參與創建了中共南和縣中心縣委,領導任縣、南和、巨鹿、堯山、隆平、威縣、順德。同年10月,駐邢台偽三十二軍特工隊,暗中調騎兵包圍縣委。他銷毀黨的秘密檔案後化裝轉移時,被敵軍擊傷腿部被捕。後被押解到北平(今北京)草嵐子監獄。在獄中,敵人對他軟硬兼施,但他始終嚴守秘密,堅貞不屈。後犧牲於獄中。

生平經歷

高煥廷(1904—1932),字艷卿,南和縣張村人。其父高德義,學名高紀才,為人忠厚,一生務農。煥廷兄弟二人,其弟高煥祺。1904年9月23日,高煥廷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1911年,煥廷八歲入張村私塾讀書。1924年,考入南和縣立第一高級國小讀書,他天資聰敏,成績優異,名列前茅,深受同學稱讚和敬佩。

1926年,高煥廷升入南和師範講習所讀書,1929年9月畢業後,考入大名省立第七師範第八班,後改為四年制第二班。高煥廷在校生活簡樸,學習刻苦,善於獨立思考,又敢於直抒已見,探求真理,很受教師李夢嶺(共產黨員)的器重。在七師黨組織的指引下,高煥廷如饑似渴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和進步書刊,認真探討中國社會問題,尋求救國之路。不久,由李夢嶺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向革命鬥爭道路。

1929年夏,國民黨河北省教育廳撤換了德高望重的大名七師校長謝台臣(共產黨員)職務,委任國民黨黨棍張達夫接任七師校長。張達夫是一個不學無術、思想反動的學閥。他上任伊始,便秉承其上司旨意,以清查“赤化”為名,辭退了全部有革命傾向的進步教師,下令嚴禁學生閱讀革命書刊,限制學生活動自由,妄圖以此手段摧毀大名七師這個“直南共黨淵藪”。

面對反動派的窮凶極惡,七師黨組織決定發動全校學生,開展一場“驅逐張達夫,挽留謝台臣”的革命鬥爭。在黨的指示下,高煥廷、宋泮公等各班學生代表,在校外秘密開會,商討“驅張挽謝”辦法。研究決定,以七師“學生自治會”的名義,開展無限期罷課鬥爭,並組織了學生武裝糾察隊,楊友雲擔任總指揮,高煥廷擔任副總指揮。1929年10月11日晚,高煥廷帶領學生糾察隊,手持木棍、火槍,首先將七師中的國民黨反動分子予以關押,嚴加看管,限制其行動。然後,以“學生自治會”的名義宣布全校罷課,並發表宣言,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向全校師生鄭重提出“驅逐張達夫,迎回謝台臣”的最終鬥爭目標,堅決表示:張不離校,決不複課。但老謀深算的張達夫與大名官府和軍警串通勾結,於次日清晨,大批武裝軍警將七師包圍,四周架起了機槍,設崗嚴密把守,聲稱清查所謂“赤化分子”。高煥廷指揮學生糾察隊與軍警展開了搏鬥,有多名學生被軍警打傷,高煥廷、宋泮宮等32名學生被軍警逮捕。高煥廷及其他學生被關押了三個月之久,飽受了牢獄鐵窗之苦,最後,被張達夫開除學籍回家。

1929年11月,順直省委巡視員喻平在任縣劉屯召開黨的會議,高煥廷代表南和黨組織參加了會議。會上,分析了當前的有利革命形勢,重點布置了關於黨組織的發展及繼續加強農民鬥爭的問題。會後,根據省委指示,建立了“中共南和縣工作委員會”(簡稱“南和工委”),高煥廷任工委書記,吳子平任宣傳委員,白潔身任組織委員。

南和工委建立以後,在高煥廷的領導下,黨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革命主張,傳播馬克思主義,擴大黨的影響,發展黨的組織;恢復和發展“農民協會”,發動貧僱農抗租抗債、抗捐抗稅,打擊貪官污吏和地主豪紳。

1930年3月,省委特派員朱林森來到南和,布置開展反苛雜鬥爭。朱林森與南和黨組織取上聯繫。時值國民黨南和縣黨部正要徵收“自治捐”,全縣人民頗有怨言。高煥廷召集吳子平、沈國華等舉行秘密會議,決定利用兩級國小校長吳獻臣和各村村長的關係,發動民眾向國民黨縣黨部請願,要求放棄徵收“自治捐”。農曆三月初五日,高煥廷、吳子平、吳獻臣集合了一高和兩級國小學生及各村民眾數百人,在高煥廷的親自指揮下,組成一支請願大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憤怒的民眾搗毀了縣黨部的門窗、器物,砸爛了掛在門前的大牌子,撕毀了國民黨黨旗。 縣黨部人員見勢不妙,一個個狼狽逃竄。鬥爭贏得了勝利。

1931年,南和反動縣長王成慈和商會會長王懷美,相互勾結,欺上瞞下,貪贓枉法,漁肉百姓。他們利用河北省政府治理永定河借款之機,玩弄權術,變換手法,把原來按地畝攤派,改為按人頭攤派,加重了全縣貧苦農民的負擔。他們從中剋扣,中飽私囊,大發橫財。再加上反動政府發放只借不還的“八厘公債”,使得全縣人民叫苦不迭,民怨沸騰。

為了打擊國民黨反動勢力,中共南和工委決定發動農民,舉行武裝攻城暴動,向反動政府清算“八厘公債”和“永定河借款”。10月,高煥廷指揮、發動20多個村莊共5000多武裝農民圍攻南和縣城。在武裝農民強大聲威震懾下,縣長王成慈施用緩兵計,詭稱請民眾派代表進城談判,清算賬目。高煥廷、白潔身、黃河新三位代表進城後,王成慈立刻翻臉,將高煥廷等三人扣押。經黨組織的大力營救和民眾繼續鬥爭,反動當局被迫在三個月後將高煥廷三人釋放。

1932年4月,直南特委根據省委指示,建立了“中共南和中心縣委”,高煥廷任中心縣委書記,李亞光任組織委員,周文田任宣傳委員。中心縣委負責領導南和、任縣、邢台、隆平、堯山、巨鹿、沙河等七縣黨組織工作。同時中共南和工委依然存在,高煥廷兼工委書記。

1932年8月,高煥廷在縣城秘密召開中心縣委會議,傳達直南特委四中心縣委(南和、磁縣、大名、肥鄉)聯席會議精神,布置當前中心任務:(1)發動貧僱農抗捐抗稅鬥爭,提出“不出捐,不出稅,不出軍款和一切派款”的口號。 (2)大力在農村貧僱農中發展黨員,建立基層黨組織。 (3)發動青年學生參加抗日反帝鬥爭。(4)深入敵軍士兵中發動兵變。(5)宣傳蘇區紅軍反“圍剿”的勝利。(6)集中力量有條件地發展游擊戰爭。在中心縣委和南和工委的領導下,南和黨組織迅速發展。到1932年下半年,先後在張村、左村、南師、三召、小林建立了五個黨支部和大郝一個黨小組。全縣共有黨員63人,其中知識分子黨員21人,農民黨員42人。

在南和中心縣委的領導下,所轄各縣的黨組織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在高煥廷書記的協助下,沙河縣善下村發展黨員20多人,並在善下建立了黨支部,尹連魁任支部書記。這個黨支部,在高煥廷的直接領導下,發動農民開展清賬反霸、抗租抗稅鬥爭,促進了沙河農民運動的發展。高煥廷還多次到善下村,給黨員上黨課,大講俄國十月革命、馬克思主義思想;講中國的革命前途,講將來土地還家農民翻身得解放等革命道理。使黨員的政治覺悟和革命理論不斷提高。

在任縣,自1930年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後,革命形勢日趨緊張,革命鬥爭處於最低潮。中心縣委書記高煥廷多次到任縣,同劉文忠(子厚)、周文田等黨組織負責人一起,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整頓和恢復了小官莊、辛留寨、劉屯、西柳、安莊、大寨、趙村、大宋等十幾個農村黨支部,使任縣黨組織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全縣黨員達50多人。

此外,在隆平、堯山、巨鹿、威縣等縣,黨組織受到打擊破壞後,也都在南和中心縣委領導下,迅速得以恢復和發展。到1932年下半年,所轄各縣共發展黨員200餘人。

1932年夏,高煥廷應同學蘇慶甫邀請,到蘇莊國小任教師。此間,高煥廷為了在知識分子中宣傳黨的主張,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發展黨的組織,在他的倡導和組織下,以學習和研究社會科學為名,成立了黨的外圍組織“讀書研究會”。參加該組織的會員,主要是國小教師和青年學生。其主要成員有高煥廷、蘇慶甫、劉樹德、程秋聲、沈金台、刁茂松等。他們購置和訂閱了大量社會科學書籍及進步報刊雜誌和黨內刊物,還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研究會,進行閱讀和探討。通過讀書研究會活動,研究和討論一些實際問題,巨觀方面,如“中國的前途和命運”“俄國十月革命”等問題;微觀方面,如“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先有 雞還是先有蛋”之類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認真探討,往往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越學興趣越濃,求知慾越加強烈。開展的“讀書研究會”活動,提高了會員們的革命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擴大了黨的影響,從而為在知識分子中物色黨員發展對象,促進黨組織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如程秋聲、刁茂松等知識分子,就是在這個時期被吸收入黨的。

1932年,高煥廷以國小教師的合法身份,利用農閒季節,在張村、夏莊、蘇莊等村莊開辦“農民夜校”,也叫“平民夜校”。通過夜校,他一方面教農民讀書識字,不當“睜眼瞎”,免受地富的愚弄和欺騙;一方面向農民宣傳黨的主張,傳播革命思想,進行階級教育。在張村“農民夜校”,高煥廷親自給農民講課,自籌資金,自編教材,講課內容通俗易懂,適合農民口吻,溶知識文化與政治思想於一體,深入淺出地向農民傳播了革命道理。如,在自編的教材里有這樣兩課:(一)“工人蓋房沒房住,農民種田沒糧吃。是地主養活了農民,還是農民養活了地主?”(二)“戰鼓響了,火炬紅了,振作你的精神,起來鬥爭!”這些教材,引導農民挖窮根,找出路,號召鼓動農民站起來,向邪惡黑暗勢力作鬥爭。在夜校里,他還經常給農民講共產黨領導窮人鬧革命、求解放的主張;講將來土地還家、窮人翻身做主人等革命道理。從而,加深了農民對共產黨的認識和對未來新社會的憧憬和期望。

1932年10月,直南特委交通員楊三朝由磁縣到邢台四師傳送秘密檔案,收件人是邢台中等學校黨總支秘書胡豐登。途中被駐邯鄲國民黨40軍龐炳勛部哨兵查阻.搜出秘密檔案,遂遭扣押。邯鄲駐軍立即通知駐邢台國民黨32軍軍部(軍長商震)。32軍特工隊迅即到四師逮捕了黨總支秘書胡豐登。經審訊胡豐登提供了邢台和南和黨組織的情況。國民黨邢台駐軍隨即逮捕了黨總支書記張璽,四師黨 支部書記王含馥,十二中原黨支部書記、現任南和中心縣委青年團書記周庠。10月15日,駐邢台32軍特工隊長王濟江與南和反動政府勾結,帶領軍隊到南和第一高小逮捕了該校教師、共產黨員趙連城。10月16日,王濟江又帶領32軍一個連的兵力,於半夜包圍東三召村,企圖逮捕工委委員白潔身,適逢白外出未歸,敵人陰謀未逞。同月,王濟江帶領32軍騎兵隊到南和張村逮捕了中心縣委書記高煥廷。高煥廷想趁機越牆逃脫,遭敵人開槍射擊,腿部受傷。他的兩個堂妹上前扶救,被敵人開槍打死,他的伯父高如意也身受重傷。敵人將高煥廷押往32軍軍部。隨即將高煥廷、趙連城、張璽、周庠、胡豐登等人,當作“共產黨要犯”解送北平綏靖公署監獄,經判決後,即送往“北平軍人反省院”(即草嵐子胡同監獄)監禁。在監獄中,高煥廷傷勢日益嚴重,但敵人不予治療,最終被折磨致死。南和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高煥廷同志,為中國革命事業獻出了他光輝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8歲。煥廷同志英名千古,浩氣長存!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