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勇[西藏唐卡協會會長]

高志勇[西藏唐卡協會會長]

高志勇,男,現任西藏唐卡協會會長。長期以來,從事西藏唐卡藝術與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個人簡介

高志勇,男,攝影家,長期以來,從事西藏唐卡藝術與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現任西藏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會長。

2008年和藏漂藝術家張苹合作出版過觀念攝影《Hi, thebody》。

精彩觀點

加速傳統文化發展

2014年10月,西藏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負責人高志勇表示,在傳統文化的保護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傳承難度較高,且缺乏藝術創新力。以唐卡藝術為例,對於長期從事傳統創作且未受過現代美術教育的民間唐卡畫師來說,創新不僅只是單純地將內容和題材更換,關鍵在於創作思維的轉變,最終才能在表現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創新。西藏唐卡作為藏族傳統的繪畫藝術,已經從寺院和經堂走向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其中。

最新資訊

西藏壁畫攝影展”在鎮江開展

“西藏壁畫攝影展”鎮江開展“西藏壁畫攝影展”鎮江開展
2015年4月12日上午,為期一周的“西藏壁畫藝術精品攝影展”在市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了30幅西藏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壁畫攝影作品,集中呈現了西藏壁畫藝術的發展歷程及藝術成就。

本次展覽由江蘇省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前方指揮部、鎮江市委宣傳部主辦,西藏自治區達孜縣人民政府、鎮江市文廣新局、鎮江文學藝術家聯合會、西藏自治區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承辦。

雪域西藏,不僅有極為壯美的自然風光,也有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藏傳佛教寺院無疑是眾多人文景觀中熠熠生輝的王冠,寺院壁畫更是王冠之上最為璀璨的明珠。在西藏,佛教寺院壁畫保有量達數十萬平方米之巨,而尤以十五、十六世紀的壁畫最為精美,藝術成就最高。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夏魯寺壁畫、江孜白居寺壁畫和古格壁畫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西藏壁畫的數位化採集整理受到江蘇援藏工作的關心和幫助。本次的西藏壁畫精品攝影藝術展覽是加強蘇藏兩地文化交流,推進西藏文創產業發展的開端,將有益於深化和拓展江蘇對口援藏工作。它標誌著江蘇援藏工作由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經濟發展、人才培養向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創產業發展提升。

本次展出的是西藏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壁畫精品,展品共30幅,90平方米。記者看到,壁畫栩栩如生,由於畫面題材多與宗教有關,駐足凝望時,它所傳遞給出的古樸的神秘感,令人心生寧靜。它們的拍攝者,西藏自治區唐卡協會主席高志勇,已在這些西藏壁畫上花費了近20年時間。

鎮江新區黨工委委員、西藏達孜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軍表示,在向江蘇、鎮江市民展示西藏璀璨的歷史文明的同時,他們會進一步促進西藏與江蘇、拉薩與鎮江的文化交流,進一步推進兩地在更加廣泛的領域合作,特別是兩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共同探索基於西藏文化內涵的文化創意產業,將西藏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為江蘇與西藏的共同事業、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當凌,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余建,副市長曹麗虹,副市長、省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前方指揮部副指揮長、拉薩市副市長孫曉南等共同參與了開展儀式。

西藏壁畫藝術展在南京金陵美術館開幕

高志勇在給大家講訴西藏壁畫高志勇在給大家講訴西藏壁畫
2015年4月23日,“聖經佛光——西藏壁畫藝術展”在南京金陵美術館開幕,展期為期5天。此次展覽展出了49幅西藏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壁畫藝術作品,集中呈現了西藏壁畫藝術的發展歷程及藝術成就。

開幕儀式上,西藏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主席高志勇介紹了西藏壁畫藝術概況。寺院壁畫是藏族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重要元素、更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精華。在西藏,佛教寺院壁畫保有量達數十萬平方米之巨,而尤以十五、十六世紀的壁畫最為精美,藝術成就最高。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夏魯寺壁畫、江孜居壁畫和古格壁畫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西藏壁畫的數位化採集整理受到江蘇援藏工作的關心和幫助,此次展覽標誌著江蘇援藏工作由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經濟發展向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創產業發展提升。此次展出的壁畫攝影作品,是從歷年來壁畫數位化成果中精選出來的、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壁畫藝術作品。展品拍攝精確度高,色彩還原準確,畫面細節豐富,基本呈現了壁畫的原貌,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全景式地向人們展現了西藏繪畫藝術的精彩與輝煌。

高志勇告訴記者:“我從15歲開始就喜歡攝影,拍攝寺院壁畫也有20多年了,這些壁畫都是拍攝了很多照片,一張張拼接而成的,一幅作品從開始拍攝到最後完成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據了解,高志勇最大的一幅作品是有300多張照片拼接而成,有60多米長。南京是西藏壁畫展出的第三站,4月23日至4月27日期間,市民可前往金陵美術館免費參觀。

參訪尚格會展

高志勇參訪尚格會展高志勇參訪尚格會展
2015年5月22日晚,西藏自治區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主席高志勇蒞臨尚格會展參觀訪問,公司董事長張珺陪同參觀並熱情接待。

在張董事長的陪同下,高志勇主席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公司的文化長廊,聆聽講解的同時不時詢問公司20年發展歷程中的精彩故事。高志勇主席說,尚格的企業文化做得非常高大上,尚格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觀完畢,高志勇主席和張董事長就推廣傳播西藏文化、構想公益與商業結合等話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交流。

唐卡藝術簡介

唐卡——蓮花生大士唐卡——蓮花生大士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西藏壁畫既是西藏藝術史,也是藏民族的發展史。現存西藏壁畫為唐代至現代各個歷史時期作品,總量約為5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於西藏的各個寺廟。西藏壁畫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佛教、寺院和畫師。西藏現存最早年代的壁畫應是阿里扎達的東噶石窟壁畫,約為11世紀早期作品。

公元7-9世紀的西藏歷史前弘期,修建近百座寺廟,並繪有壁畫。但42代藏王郎達瑪掀起滅佛運動(公元838一842年),壁畫幾近毀盡;公元10世紀末西藏進入歷史後弘期,佛教二度興盛並被發展出許多流派,壁畫藝術也隨之步入了“黃金時代”;公元1372年宗喀巴自青海入藏,具有地方特色的畫派也相繼成熟;17世紀中期,專業的民間畫工組織應運而生,並形成畫工世襲制。政教合一的政權形式使壁畫藝術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樣式。

據粗略統計,西藏寺院現有上千座,壁畫總量超過10萬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