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主要用於高層建築在遭受到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時用於作應急疏散和逃生使用

國內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提高,高頻率的火災事故也越來越多。解決當前高層建築消防已提上日程,人員高層應急逃生和安全疏散問題刻不容緩。

縱觀目前消防器材行業,高層應急逃生緩降器從逃生方式主要分為:固定式群體高層應急逃生緩降器(XLJH-480/240-68)、移動式個人高層應急逃生緩降器(XLYH-100/35-45)和個人背負型緩降器(XLMH-100/35-45);從緩降器核心緩降原理可分為:無電運行的摩擦式緩降器和無電運行的空氣阻尼式緩降器。

下面著重介紹固定式群體緩降裝置(XLJH-480/240-68)、移動式個人(XLJH-100/35-45)緩降器和個人背負型緩降器(XLMH-100/35-45):

XLJH480 系列救生緩降器

本裝置是經國家消防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鑑定,符合國家標準GB.21976.1-2008——《建築火災逃生器材》,本設備的專管人員應認真讀懂使用說明,熟練掌握操作規程,並進行有組織的救生演練,以便在災害突發時能安全有效地實現大人群集體救生。

緩降器類型

固定式群體緩降器

裝置構造:(見右圖)固定式群體緩降器

裝置設定要求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1、本裝置安裝在建築物樓頂平台上或設備層中,要求移動平台前端及救生倉下降的通道無任何突起的建築結構、線纜管道、樹桿等障礙物及易燃物。

2、本裝置救生倉落地處紅線區內不得堆放雜物和車輛,必須保持人員疏散暢通。

3、本裝置在每次強風來臨前,務必將移動平台與底座鎖牢(共四處鎖點)。強風過後,解除三個鎖點,僅留手柄搖輪上方一處鎖點。

4、本裝置應配有經過專門培訓的救護人員進行維護、保養和使用。

裝置的安全操作規程

1、應急準備:

(1)撥出移動平台限位銷,按指示牌指向搖動手輪至限位死點後鎖牢。

(2)從移動平台後端拉出腳梯,使其下部落地放穩。

(3)登上平台(A)、(B)救生倉兩側,按標牌指向分別搖動四個軟索道紅色繩輪盤手柄,迅速將鋼索端錨鉤放至地面相對位置處。由地面人員將錨鉤勾在固定點上,並反向旋轉繃緊鋼索後用棘輪緊牢。

(4)救護人員必須首先拉動(A)救生倉外的下降拉桿,第二步在移動平台後端收放空倉機構處按標牌指向拉動放繩手柄,(也可兩人同時操作),使(A)倉空倉下降。(在(A)倉下降過程中,救護人員也可用制動手柄隨時控制(A)倉的下降速度 ),直至落地。

2、應急救生:

逃生人員在救護人員的組織下,當(A)救生倉空倉落地後,每3-6人為一組進入(B)救生倉,關好安全門,拉動倉內的下降拉桿,下降逃生。當(B)倉落地,人員立即全部離去。同時(A)倉上升與掛鎖掛牢,逃生人員方可打開(A)倉安全門,進入3--6人後,關好安全門,拉動倉內下降拉桿下降逃生。如此上下往復,循環使用。

3、輪椅升降器使用方法:

(1) 從移動平台後端抬起腳梯成水平狀,向里推進至端部放穩。

(2)按標牌指向推動輪椅升降器操作台側面的定位手柄,搖動操作台手輪,將升降托盤降至樓頂地面並打開。

⑶將坐輪椅人推上升降托盤,按標牌指向推動操作台側面的定位手柄,搖動操作台手輪,使坐輪椅人上升至平台高度,再由救護人員推進救生倉,在2—3人陪護下,拉動下降拉桿,下降逃生。

⑷輪椅升降器不用時應立即從平台後端拉出腳梯放穩,以便其她人員利用腳梯蹬上平台救生。

4、擔架病人使用方法:

(1)由救生人員先將病人與擔架固牢後抬入救生倉內,垂直立放,並迅速與救生倉上部的扶手掛牢。

(2)在2—3名醫護人員陪同下,拉動下降拉手逃生。

(3)擔架由用戶提前自備。

用後恢復

救生緩降裝置使用完後,應按以下程式恢復收回至備用狀態。

(1) 首先應調整(A)、(B)兩救生倉上下位置,使(B)倉升至頂端掛牢,(A)倉落至地面。

(2)在平台後部收放空倉機構處,接好380V電源,用電動控制器既可回卷鋼絲繩。在回卷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兩繩纏繞中的平橫,直至(A)救生倉升至頂端掛牢為止。

(3)摘開四條軟索道與地面連線的錨鉤,按標牌指向搖動紅色繩輪盤手柄收回全部索道鋼繩並鎖牢。

(4)從移動平台後端抬起腳梯成水平狀,向里推進至端部放穩。

(5)拔出移動平台限位銷,按標牌指向搖動平台移動手柄使平台收回原處並用限位鎖銷鎖牢。

XLYH100移動式救生裝置

本產品是經國家消防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鑑定,符合國家標準GB.21976.1-2008——《建築火災逃生器材》,本設備的專管人員應認真讀懂使用說明,熟練掌握操作規程,並進行有組織的救生演練,以便在災害突發時能安全有效地實現群體救生。

配軟梯移動緩降器和配滑道移動緩降器

裝置結構(右圖)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高層應急救生緩降器

裝置使用位置

1、裝置適用在具備面向建築物外空間的安全救生門或玻璃幕牆的地點使用。

2、下降通道應無任何建築物、纜繩、樹幹等障礙物,地面無雜物。

3、重要提示:裝置調試後,不得變換其它高度位置使用,如更換高度位置使用,應由專業人員重新調試。

裝置使用準備

1、由經過本裝置培訓的救生人員,將移動裝置對正救生門。

2、拉出裝置底部兩側的調節支腿,轉動手柄使其與地面撐牢。

3、搖動提升手輪,使裝置上部升到固定高度,用兩側支撐固定桿撐牢,鎖好鎖銷

4、向兩側拉出裝置上部伸縮大臂使其展開鎖牢,同時拉動大臂前端處的伸縮臂拉手使兩臂伸出牆外並鎖牢,並在左側(A)臂端掛好配重鉤環。

逃生方法

1、在救生人員幫助下逃生者置入救生吊籃(或袋),掛牢在配重鉤環上並調緊鋼絲繩,救生人員握緊制動手柄後,逃生人員將身體移出牆外,救生人員緩慢放鬆制動手柄,使其垂直下降。

2、此裝置為往復工作模式,右側(B)臂下方安裝有備繩輪,因此當左側(A)臂救生吊籃(或袋)下降至地面時,右側(B)臂備繩輪內的繩頭放出,此時也應掛好配重鉤環,按前一步驟同樣的方式逃生者置入救生吊籃(或袋),調緊鋼絲繩,逃生人員前移身體,救生人員緩慢放鬆自動手柄,使其垂直下降。此後裝置既進入往復式救生狀態。

3、重要提示:逃生人員落地並脫去救生吊籃後,另一逃生人員方可下降。

用後恢復

本裝置使用完後,應按以下程式恢復至備用狀態。

(1) 拔出裝置上部固定伸縮臂的全部鎖銷,使其收回至原位鎖牢。

(2) 摘除兩臂配重鉤環,掛於固定處,並使(B)臂的鋼繩全部纏回裝置下部的備繩輪上。

(3) 摘開裝置兩側支撐固定桿,使其放平。

(4) 打開放油閥手柄,收縮升降支架,使裝置上部降下放平。

(5) 向內收回裝置底部兩側的調節支腿。

五、維護保養:

1、經常檢查、保養,使裝置處於良好狀態。

2、檢查各項輔件是否齊備完好,如配重鉤環、救生吊籃、救生袋、消防斧等,如有破損或丟失,應及時補充或更換。

個人背負型緩降器

個人背負型緩降器 (XLMH-100/35-45)

本裝置適宜家庭應急,戶外登山運動等場所個人使用。使用時將裝置背負在背部繫緊,系牢帶扣,並在預先設好的掛點上憑藉體重和空氣阻尼限速可實現從60米高樓平安降落地面,且可將繩收回,為之再用。

本產品經國家消防裝備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認可,納入北京市建築物外空間應急救生地方標準和ISO9001質量驗證體系認證。符合國家標準GB.21976.1-2008——《建築火災逃生器材》,

本產品技術參數:

1、緩降方式 空氣阻尼

2、緩降速度 國標0.16—1.5m/s

3、最大承載重量 100kg

4、最大高度 60m以下

5、繩索強度 2000kg

6、安全帶強度 1500kg

7、每次承載人數 1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