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峰鷹楓圖

高奇峰鷹楓圖

《高奇峰鷹楓圖》國畫,是畫家高奇峰創作的作品,尺寸大小:164.5×67厘米,作品取名為《鷹楓圖》,正是取“英風”的諧音,傳達著作者以雄鷹的豪氣來比喻我們的民族和民族精神的。

基本信息

簡介

無論是對於舊時代還是舊藝術,高奇峰都具有一種旗幟鮮明的叛逆精神,因此才使中國美術史上出現了一位傑出的藝術大家和獨樹一幟的“嶺南畫派”。

高奇峰的《鷹楓圖》,紙本設色,縱164.5厘米,橫67厘米,藏於廣州美術館。看著這幅畫,油然想起杜甫的那首詩:“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撖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镟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作者在畫中營造出一派蒼茫悲涼的氣氛。在—個深秋的荒野,一隻棲息在楓樹上的蒼鷹像是發現了獵物正展翅欲飛。那極具動感的造型與堅如磐石的樹幹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效果。蒼鷹展開的雙翼似乎正掀起獵獵秋風迎面撲來,使觀者心神為之一振。鷹的身體是以嶺南派特有的寫意手法暈染完成,水墨交融,特色鮮明。而鷹的眼、喙、爪卻以工筆法勾勒,細膩傳神。看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鋒利的如同鋼鉤一般的爪,相信這隻蒼鷹在屬於它的天空中必定是所向無敵的。作品取名為《鷹楓圖》,正是取“英風”的諧音,傳達著作者以雄鷹的豪氣來比喻我們的民族和民族精神的。

畫中的楓葉雖然沒有染成紅色,給人的感覺卻是殷紅的,這就叫作“寫意”。這種淡赭色的葉片,更能襯托出作品所要表現的蕭瑟與悲涼。這種設色方式,體現出高奇峰的革新意識與倉慚的魄力,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作者

高奇峰(1889---1933)名岫蝙,廣東番禺人,早年隨嶺南畫壇前輩居廉和其兄高劍父學畫。1907年兄弟同渡日本,在日本畫家田中賴璋的指導下致力於新派繪畫的研究,頗具心得。1910年兄弟二人在廣州舉辦畫展引起文化界關注,被藝術界合稱“二高”,後又與陳樹人並稱為“嶺南三傑”。高奇峰早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敗的清政府捨生忘死地鬥爭。在他居住的房間裡到處都秘密儲存著同盟會製造的炸彈,他卻能在裝炸彈的箱子上安然入睡,故被同志們稱為:“革命家兼寫生手。”他高尚的人品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貞曾得到孫中山的讚譽。

對於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高奇峰同樣具有著革命的精神,他說:“我以前是單純學習中國傳統古畫的,並且很專心去模仿那唐宋名家的作品,後來覺得其優美之點固多,然傾向哲理也易犯玄虛之病,而且學如逆水行舟,覺得不集眾長,無以充實其進展之力。漢明帝時,西域畫風輸入,藝術上得了外來思想的調劑,於畫學非常發達,日臻昌盛,此其證明也。”因此,高奇峰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努力地把西洋繪畫當中諸如色彩關係、明暗對比、幾何構圖等不同於中國畫的創作理念有機地吸收過來,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技法相互融合,著重於中國畫特有的氣韻、哲理、抒情與詩意的表現,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這種創新是在豐厚積澱上的自我超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