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祥

高克祥,1954年10月生,陝西延川縣賈家坪鄉高家溝人,曾在子長縣熱寺灣鄉中學讀書。18歲時,應徵入伍。北京外國語學院大學學歷。高克祥: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98年—1999年受德國政府國際發展基金會(DSE)的資助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林業研究所和洪堡大學植物醫學系進修學習過一年。2003年—200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德國康斯坦茨大學(University of Constance)生物系Mendgen教授的實驗室,學習掌握了電子顯微鏡技術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中國駐安哥拉大使

1978年任中國駐巴西大使館職員、隨員。

1982年任外交部美大司隨員、3秘。1987年任中國駐巴西大使館3秘、2秘。

1991年任外交部拉美司2秘、副處長、1秘。

1996年任中國駐巴西大使館1秘。

1997年任中國駐巴西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

2001年9月任中國駐幾內亞比索大使。

2003年任外交部大使。

2004年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海外事業發展部副部長。

2005年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長。

2006年8月-2010年4月任中國駐葡萄牙大使。

2011年6月任中國駐安哥拉大使。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高克祥: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審評議專家。2005年7月畢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並獲得農學博士學位。1998年—1999年受德國政府國際發展基金會(DSE)的資助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林業研究所和洪堡大學植物醫學系進修學習過一年。2003年—200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德國康斯坦茨大學(University of Constance)生物系Mendgen教授的實驗室,學習掌握了電子顯微鏡技術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近年來,與Mendgen教授繼續開展了有關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每年都要到德國康斯坦茨大學進行相關合作研究的試驗。

承擔課程

本科生:《植物病理學》(製藥工程專業)、《國外植保技術》(雙語教學)、《生物防治》等。

碩士研究生:《免疫細胞化學》、《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物病理生理學》、《高級植物病理學》等。

博士研究生:《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進展》、《環境及資源真菌學概論》

研究領域與方向

1、生防菌與病原菌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機制

2、植物病原菌與寄主植物互作的超微結構和免疫細胞化學定位

3、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機制和套用

4、生防資源微生物的分子鑑定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內生菌毛殼與寄主植物和病原菌原位互作的超微結構和免疫化學研究” (30571498), (2006.1-2008.12)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 “生防毛殼與病原菌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細胞學研究” (30710103021), (2007.5-2009.12)

3、主持山東農業大學青年科技創新基金項目: “抗生素在毛殼菌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初探”( 23406), (2006.1-2008.12)

獲獎情況

1、“楊樹內生菌優勢種群動態及拮抗真菌的篩選”,2000年獲河北省林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VA菌根菌促進、葡萄苗木生長的機理及優良菌株篩選”,1999年獲河北農業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

3、“楊樹爛皮病綜合防治技術”,1994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著作、論文情況

1. 參編教材6部。其中副主編《森林植物檢疫》,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

2. 在《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Archives of Phytopathology and Plant Protection》, 《林業科學》, 《植物病理學報,《植物保護學報》,《套用生態學報》,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中國生物防治》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有3篇論文被SCI收錄。

郭曉、高克祥、劉曉光等. 螺鏇毛殼ND35 β-1,3-葡聚糖酶的誘導、性質及其抑菌作用. 植物病理學報, 2005,35(6):493-503 ?

高克祥、劉曉光、郭潤芳等. 木黴菌對楊樹樹皮潰瘍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林業科學, 2001,37 (5): 82-86 高克祥、劉曉光、郭潤芳等. 木黴菌對五種植物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2002, 33 (1): 37-42

辛雅芬、商金傑、高克祥. 拮抗木黴菌的生防機制研究進展.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5,33(4):88-91

郭潤芳、劉曉光、高克祥等. 拮抗木黴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套用與研究進展. 中國生物防治,2002, 18(4):180-184

劉曉光、高克祥、谷建才等. 毛白楊內生菌優勢種毛殼ND35室內拮抗作用的研究. 林業科學, 1999, 35 (5): 57-61

劉曉光、高克祥. 生長模型預測法在楊樹細菌潰瘍病流行預測中的套用. 林業科學, 1998, 34(4): 121-128

劉曉光、高克祥、項存悌. 楊樹細菌潰瘍病損失估計的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1997, 20 (3): 21-26

萬慧,劉曉光,曹榮花,高克祥*,宋勇. 螺鏇毛殼ND35抗生素的產生及其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植物保護學報,2007,34(1):51-56

馬迎新, 劉曉光*, 高克祥, 秦乃花, 龐延東, 時呈奎. 根際細菌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的生防作用初探.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 22 (1): 49-53

劉曉光*, 高克祥, 高吉剛. 植物相關細菌群體感應信號分子的檢測. 編號: 200610-463

劉曉光,高克祥*,康振生,何邦令. 生防菌誘導植物系統抗性及其生化和細胞學機制. 套用生態學報,2007,18(8):1861-18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