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

體育學

體育學是研究體育科學體系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其內容主要是研究體育科學體系的結構、層次及其演變;應設定的學科;各學科之間以及與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綜合發展的關係。體育學中所反映的體育科學的結構被劃分為3個層次和3大門類。3大門類中的基礎學科是指哲學、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種學科在體育領域裡的運用,如運動形態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體育哲學、體育統計學、體育史等。

學科簡介

學科簡介

世界上較早的體育科學體系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屬於教育範疇的一個科學分支,主要是為了培養體育師資而設定的。近幾十年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和生活的提高,不僅培養體育師資的科學體系有了新的發展,而且用於健康目的的身體鍛鍊活動也廣泛地發展起來,並發展了相應的理論與學科;還有作為國際體育交往和人們文化生活重要內容的競技運動的迅速發展,又出現了有關運動訓練的科學理論與學科。這一切使體育科學的內容遠遠超出了原來用於教學的體系所包括的內容。因此,揭示體育科學中所有學科的內在聯繫以及它們在結構和層次上的關係,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體育科學體系,使合理設定的各門學科得以協調地發展,避免相互脫節和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就成為加速發展體育科學必須解決的問題。基於這樣的原因,在體育發展史上開始有了體育學這個新學科和新概念。有的學者在其所著體育理論或體育原理之類的著作中也包括有體育學,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由於各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對體育的要求有差異,在學者之間對體育和體育科學的認識也就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別很大,如有的學者認為體育學就是體育科學學,其中也包括體育科學的體系。所以,目前各國學者對體育學的認識既有共性,又各有特點。

2009年學科排名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0403 體育學(2009年)

學校代碼及名稱 整體水平
排名 得分
10043 北京體育大學 1 89
10277 上海體育學院 2 76
10574 華南師範大學 3 73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4 72
10003 清華大學 5 70
10653 成都體育學院 5 70
10027 北京師範大學 7 68
10585 廣州體育學院 7 68
10285 蘇州大學 9 67
10335 浙江大學 10 66
10475 河南大學 11 65
10511 華中師範大學 11 65
10200 東北師範大學 13 64
10208 吉林體育學院 13 64
10736 西北師範大學 13 64
10110 中北大學 16 63
10247 同濟大學 16 63
10459 鄭州大學 16 63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16 63
10610 四川大學 16 63
10611 重慶大學 16 63
10681 雲南師範大學 16 63
90064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 16 63
10233 牡丹江師範學院 24 62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24 62
10762 新疆師範大學 24 62

2012年學科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15所,本次有14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53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10043 北京體育大學 93
10277 上海體育學院 89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81
10522 武漢體育學院
10071 天津體育學院 77
10176 瀋陽體育學院
10574 華南師範大學
10653 成都體育學院
10285 蘇州大學 75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0027 北京師範大學 73
10330 南京體育學院
10003 清華大學 71
10108 山西大學
10319 南京師範大學
10542 湖南師範大學
10200 東北師範大學 70
10242 哈爾濱體育學院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10475 河南大學
10511 華中師範大學
10165 遼寧師範大學 68
10183 吉林大學
10718 陝西師範大學
10001 北京大學 67
10346 杭州師範大學
10414 江西師範大學
10445 山東師範大學
10602 廣西師範大學
10635 西南大學
10681 雲南師範大學
10736 西北師範大學
11117 揚州大學
11646 寧波大學
10166 瀋陽師範大學 66
10247 同濟大學
10370 安徽師範大學
10512 湖北大學
10532 湖南大學
10610 四川大學
10636 四川師範大學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64
10135 內蒙古師範大學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10320 江蘇師範大學
10351 溫州大學
10459 鄭州大學
10611 重慶大學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10638 西華師範大學
11258 大連大學
11414 中國石油大學 63

學科結構

體育學中所反映的體育科學的結構被劃分為3個層次和3大門類。體育科學的3大門類即體育基礎學科、運動技術學科和體育社會學科。3個層次即體育學為第1層,它還包括體育哲學和體育情報學兩個中間環節;3大門類為第2層;3大門類之下的各門學科為第3層。以體育科學的實際發展為基礎體育科學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但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都是從局部的特殊性開始,逐步認識總體的普遍性。所以,沒有體育科學各個學科的發展,就談不到研究體育科學體系的學科─體育學的發展。因此,建立體育學首先要建立體育科學中的各個學科。

體育基礎學科

根據現代科學向微觀和巨觀兩個方向發展以及學科愈分愈細,而又愈趨綜合的特點,3大門類各自所屬的諸項學科和內容也將分立許多獨立的新學科,形成學科群,並且很多都帶有綜合性。3大門類中的基礎學科是指哲學、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種學科在體育領域裡的運用,如運動形態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體育哲學、體育統計學、體育史等。

體育哲學以體育科學的總體為研究對象,研究體育中的生命觀、科學觀、科學方法論和其他哲學問題。它是體育科學的重要理論基礎。還有體育情報學和體育比較學,前者是為體育科學中所有學科服務的輔助性工具學科,後者是將比較的方法運用於體育領域的科學,它概觀古今中外各種社會的體育現象,探索體育的歷史、思想、理論和實踐等各個領域的發展規律,展望世界體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運動技術學科

包括各個運動項目和相應的理論。例如各個運動項目的理論和實踐以及體育手段、體育教學身體鍛鍊、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等共性的原理與方法都屬於這個門類中的已有學科。而運動學、運動效能測定方法等則是這個門類中有待創立和發展的學科。運動學是研究人體運動動作的產生和發展規律的一門新學科。運動效能測定方法是對從事鍛鍊、教學或訓練的質量進行定量分析的學科。

體育社會學科

是指研究體育社會現象的學科,既研究體育與社會其他方面的關係(如與經濟、社會制度的關係等),又研究體育內部活動的社會關係。其中學校體育是人們都熟悉的學科。

體育社會學是研究體育的社會屬性的學科,其中包括體育與社會的關係、體育對社會的作用、體育的社會結構等。在體育社會學科方面,有的國家還設有體育行政和體育管理。體育行政是研究體育事業如何發揮國家的、社會團體的、基層組織和個人的積極性,使體育有組織、有計畫地發展的學科。體育管理是研究如何通過對全社會的體育工作實行計畫、組織、指揮、監督和調節,以取得最佳社會效果的學科。此外,還有研究不同職業和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的社會體育、病殘者的特殊體育等。

3大門類的學科是互相聯繫的。基礎學科為研究其他學科的具體規律、原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他學科則為基礎學科探索普遍性規律積累材料。各類學科應協調地配合發展。體育科學體系不同於教學體系,它的實際內容既包括又超過了教學體系。教學體系也是發展變化的,在體育院、系的教學中應從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出發,依據體育科學體系的結構和內容,建立各自的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