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股癬

體股癬

體股癬是指股內側、會陰、臀部感染真菌後引起的皮膚病。傳染性非常的劇烈,治療時應消滅傳染因素、堅持正確使用青癬寧、股癬組合療法等重要治療,忌用皮質類固醇軟膏、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常發生在暴露部位,但可以蔓延至體表任何部位。股癬是腹股溝部位的皮膚癬菌感染,特別是大腿根內側和皺褶部位,嚴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最常見於熱帶地區。

基本信息

名片

體股癬是指股內側、會陰、臀部感染真菌後引起的皮膚病。它多通過直接接觸患者和生癬動物或間接接觸被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治療時應消滅傳染因素、堅持正確用藥、忌用皮質類固醇軟膏、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

體股癬體股癬

體股癬是指股內側、會陰、臀部感染真菌後引起的皮膚病。股癬的真菌可以通過內衣、浴巾等傳播,也可通過性生活傳播,故股癬也被列入性傳播性疾病之中。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股癬就一定是通過性交傳染的,臨床上80%以上的股癬是通過非性交傳播的。在我國引起股癬的病原體主要是毛癬菌屬的紅色毛癬菌和石膏樣毛癬菌,表皮癬菌屬的絮狀表皮癬菌以及少數白色念珠菌。
(1)股癬剛開始時,為邊緣清晰、稍微隆起的紅斑,漸漸擴大,上面有落屑,漸漸由紅色轉為褐色或膚色。

(2)病損的中心漸漸自動癒合,向周圍發展,紅斑的邊緣炎症比較明顯,上面可有皮疹、水皰、痂皮,甚至糜爛,形成環形。

(3)愈後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瘙癢症狀嚴重。

體癬和股癬的關係

癬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其中又以體癬和股癬最為常見。

同一樣的疾病

實際上,股癬也是體癬的一部分,因其發生的部位特殊而單獨提出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體癬和股癬是同一種疾病。
體癬是指發生於除頭皮、毛髮、掌跖、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膚上的一種皮膚真菌感染。股癬則指發生於腹股溝、會陰和肛門周圍的皮膚癬菌感染。
體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紫色毛癬菌等常見病原菌(真菌)引起。該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患癬家畜如狗、貓,或間接接觸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癬等)而發生;長期套用糖皮質激素,或發生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易發生體癬或股癬。當然,氣候溫暖、環境潮濕,更有利於本病的發生。一般來說,病情在夏季往往發作或加重,冬季減輕或消退。

不一樣的表現

雖然,體癬和股癬是同一種疾病,但它們有各自不同的表現。
體癬一般好發於面、頸、腰腹、臀及四肢等皮膚處,臨床表現為紅斑、丘疹或水皰,由中心逐漸向周圍等距離擴展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中央炎症減輕,伴脫屑或色素沉著,也就是說,患部中央有自愈傾向,日久成為環形。環的邊緣稍為比鄰近正常皮膚高起,該處炎症表現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由於致病真菌不同及外體差異,皮損表現可有差異,如由親人性紅色毛癬菌引起的皮損,常呈大片形,數目較少;親動物性犬及石膏樣小孢子菌引起的皮損,炎症較明顯,常以水皰為主,損害較少,但數目較多。
體癬患者常感瘙癢,病久者因經常搔抓,可引起局部濕疹樣改變,或繼發細菌感染。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兒童,其次是青壯年男性,另外有免疫缺陷疾病,比如愛滋病等,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的病人,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股癬可單側或雙側發生,基本損害與體癬相同,但由於該部位溫暖潮濕,易摩擦,常表現為下側邊界清楚、炎症明顯的紅斑。病久者,皮損可失去典型表現,或因搔抓致浸潤增厚、苔蘚樣變。

中藥

中藥方劑治療

方劑1


王不留行、五倍子各60克,醋適量

制用法:將前二味研末,用醋調勻,外塗患處。
適應症:體癬

方劑2


川椒、硫黃各15克,密陀僧、烏賊骨各30克,黃柏20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生薑1塊,蘸取藥粉揉擦患處,早晚各1次,連用20天為1療程。

適應症:體癬

方劑3

蛇蛻、露蜂房各1個,全蟲2克,食醋300毫升

制用法:將上藥入食醋中浸泡24小時後備用。同時,先將患部洗淨,用棉簽蘸藥液外塗患處,每日2-3次。

適應症:體癬

方劑4


硫黃12克,枯礬6克,花椒、大黃、密陀僧各1.5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米醋調。搽患處。
適應症:體癬

方劑5

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

制用法:共研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塗患處。
適應症:體癬、股癬、足癬

方劑6

明礬6克,白鳳仙花12克

制用法:研細調勻。塗在患處。
適應症:體癬

方劑7

羊蹄草3克

制用法:搗汁,醋調。敷患處。

適應症:體癬、股癬、足癬

方劑8

核桃樹皮500克,蒲公英250克

制用法:煎液。外塗患處,每日1-2次。
適應症:體癬

方劑9  


黃瓜1條,烏硝少許

制用法:切黃瓜一段去瓤,放入烏硝少許,過一夜。取黃瓜水搽患處,每日數次。

適應症:體癬

方劑10


巴豆仁3個

制用法:連油杵泥。以生絹或紗布包搽患處,每日1-2次。
適應症:體癬

方劑11

黃連、黃柏、黃丹、荊芥(微炒)各等份  

制用法:研為末。外用。

適應症:體癬、足癬、股癬

方劑12

皂角適量

制用法:和醋煎熬成膏。塗敷患處,數次便愈。

適應症:股癬  

方劑13

生半夏、醋適量  

制用法:用生半夏適量,加醋少許,磨汁。外塗,每日2-3次。

適應症:股癬  

方劑14  

赤芍、烏蛇、大薊、小薊各9克,薏苡仁、白朮、當歸各15克,麻黃5克,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體癬  

方劑15  

蒼耳子、川椒15克,大風子9克 制用法:煎湯。洗患處。

適應症:體癬

方劑16

鏇覆花、天麻苗、防風等份
制用法:上藥為末。洗淨患處,以油調塗之。
適應症:體癬[1]

外用中藥治療

【配 方】金銀花、苦參、白花蛇、蒲公英、龍血竭、兒茶、沒藥、地膚子、蛇床子、麝香、草苯、蟬蛻、等三十多種名貴中草藥。

【主 治】手足癬、體股癬、牛皮癬等各種頑癬。

中西結合治療

內服藥

 外敷藥

注意事項

 一、切忌搽用激素類藥物,以免產生免疫抑制作用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也不宜使用對皮膚刺激性較強的癬藥水。治療體股癬一般局部外用抗真菌藥,如1%蘭美抒霜劑,最好使用孚琪、哈迪、克霉唑癬藥水等不含激素的抗真菌藥。療程要足夠,一般搽至體股癬損害消退後二周,以保證治療徹底。

 二、對皮膚嬌嫩處,選擇較溫和製劑如咪唑類霜劑,以免引起接觸性皮炎。儘量避免濫用一些影響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如皮質激素等,以免誘發感染。

 三、醫院外用藥物:複方苯甲酸搽劑、灰氏癬藥水、複方雷鎖辛搽劑,3%咪康唑霜、1%-2%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等,每天2次,連續2-4周。對皮損廣泛或單用外用藥療效不佳者,可同時內服灰黃黴素,成人每天0.6-0.8g,連用2-4周,或酮康唑0.2g,連服2-4周。伊曲康唑或特並萘芬亦可酌情採用。

 四、體癬或股癬在原則上以外用藥治療為宜,但以部位而分別選藥。如對發生在面部、兒童軀幹、四肢的體癬,可選用3%g霉唑乳膏、1%益康唑乳膏、2%咪康唑乳膏(達克寧)或複方苯甲酸軟膏塗敷,一般於1周左右獲效,連續2~4周可以痊癒。對成人軀幹、四肢的體癬,可選用複方苯甲酸酒精、複方十一烯酸軟膏,或1%特比萘芬乳膏、1%聯苯苄唑乳膏塗敷,1日1~2次,連續1~2周。

五、股癬者可塗敷20%土槿皮酊或複方土槿皮酊,1日2~3次,連續15日;輕症可塗敷複方十一烯酸軟膏(腳氣靈),或複方苯甲酸酒精與複方苯甲酸軟膏(魏氏膏),早晚交替使用,一般於2周痊癒。對由紅色毛癬菌所致的泛發性體癬,常用白芨、檳榔、土槿皮各5g,白部10g、斑蟊0.3g、60%酒精100ml,浸泡後過濾,外用塗敷,1日4~5次。

六、對體癬範圍較廣泛,炎症顯著或外用藥療效不佳者,可服用灰黃黴素,1次0.3~0.4g,1日2次,連續2~4周;或特比萘芬,成人推薦劑量為1日250mg(分1~2次),連續2~4周。  

七、家庭成員應同時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癬病如手足癬、甲癬等也一定要同時治療。當體股癬廣泛和外用藥療效不好時,可口服蘭美抒片劑治療,每日1片,連服1周。  八、應將股癬與手足癬、甲癬等其他部位的癬病同時治療,以防自身反覆感染。  

九、在治癬期間應經常換洗內衣褲,並要堅持將洗外陰與洗腳的盆、毛巾等分開用,及時進行清洗、晾曬和消毒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