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蠅

骨蠅是一種夜行動物,以大型哺乳動物的腐爛屍體為食。

骨蠅(bone skipper)骨蠅(bone skipper)
科學家原本認為骨蠅(bone skipper)早在160年前便已滅絕,但這種蒼蠅卻“死而復生”,重現地球,在西班牙被人發現。它曾被認為是由人類消滅的第一種蒼蠅,發現結果卻表明,人類做不到那一點。

特徵

骨蠅是一種夜行動物,以大型哺乳動物的腐爛屍體為食。據報導,骨蠅僅在冬天才開始活躍,橙色頭部會發光。

別稱

別稱:腐骨蠅。

生活場所:大沼澤。
體長:30公分~50公分。
體重:650~800克。
特徵:身體細長的大型昆蟲類,擁有著三對狹長的翅膀,前兩對翅膀較大,擅長持久性地飛行,而末尾的一對翅膀則偏小,主要負責維持身體的平衡。腐骨蠅的頭部擁有著兩隻碩大的複眼,具備著良好的動態視力。發達的嗅覺也使得這種沼澤昆蟲能夠輕鬆地找尋到獵物。腐骨蠅沒有鋒利的口器,僅有一條吸管懸掛在腦袋的前方。身體的下方,三對帶有毛刺倒鉤的足是固定身體的良好工具。平時,腐骨蠅便依靠著這樣的細足懸掛於沼澤植物那挺出水面的莖幹之上。與腐骨蠅的胸部相比,它們的腹部顯得尤其龐大,幾乎占據了體長的三分之二。而在這龐大的肚子中,儲存的正是腐骨蠅最強大的武器——酸性複合毒液。
在自然界中,我們很少看見哪種生物會使用遠程的武器。這也使得擁有遠程武器的人類在對抗動物的時候,占據了空間距離的優勢。很顯而易見,掌握了遠程武器之後,我們可以在安全的距離對目標展開攻擊,而對方卻只能氣呼呼地乾瞪眼。攻擊距離的增加讓我們本體的生存率大幅度地提高著,也讓我們的敵人的逃跑變得更加困難。
但是,如此優秀的武器設備,動物們卻偏偏不愛使用。原因很簡單,遠程武器是嚴重的資源消耗品!誠然,一頭亞洲豪豬可以將自己脊背上的尖刺射向敵人,但是它在獵人們的心目中,危險程度還不如一頭用屁股撞人的美洲豪豬。
動物們不像人類,擁有著發達的工業生產力。可憐的亞洲小豪豬一旦射完了自己身上的刺,那便只有活活挨打的份了。顯然,我們可以看出,在遇到大量的敵人的情況下,或者遊走在經常會遭遇突發戰鬥的野外,一件在短時間內就會被消耗待盡的遠程武器,還遠不如一副可以長期使用的近戰兵器。將自己身上的一個零件發射出去,只需要不到一秒鐘的時間,然而要讓武器重新長出來,卻要消耗大量的身體能量儲備,經過漫長的細胞分裂才可以。這樣的高成本當然是得不償失的。
但是腐骨蠅卻偏偏是是與眾不同的遠程攻擊生物,生存在大沼澤的它們巧妙地解決了“彈藥”的供給問題。其奧秘就在於,它們的彈藥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大沼澤中最普遍存在的資源——水!相對於固體的彈藥的生成,液體彈藥在製作成本與製作周期上都擁有著極大的優勢。水分在腐骨蠅的體內混合了強烈的酸性物質與神經毒素之後,便醞釀成為了這種沼澤殺手致命的酸性複合毒液!
更為可怕的是,腐骨蠅是群居生活的動物。每當蠅群發現目標之後,所有的腐骨蠅便群起而攻之。如同一個個傑出的獵手,它們飛舞在安全的距離處,通過收縮腹部的肌肉,將毒液從吸管狀的口器中激射而出。酸性的毒液很快便腐蝕了對手的皮膚,而從瘡口滲透進血液的神經毒素則漸漸地剝奪了獵物的行動能力。在成千上萬隻腐骨蠅的聯合攻擊下,即便是再兇猛強悍的敵人,此時也只能懊惱地哀嚎著倒下。
等到獵物徹底地死去,腐骨蠅們就開始停落在獵物的屍體上,繼續噴吐著毒液,腐爛著獵物的細胞,將起融化成營養的湯汁,吸收進自己的肚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