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毛薑,猴姜,石岩姜,申姜)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ze.)J.Sm.的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葉二型,營養葉枯黃色,革質,卵圓形,羽狀淺裂,下面有短毛,無柄,覆瓦狀疊生在孢子葉柄的基部;孢子葉綠色;長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7-13對,寬2-3cm,基部裂片短縮成耳狀;葉柄短,有翅。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內藏小脈的交叉點,在中脈兩側各2-4列,無蓋。孢子期夏季。附生於樹幹、岩石上。主產湖北、浙江。
【採制】: 全年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再燎去茸毛。
【性狀】: 根莖扁平條狀,常彎曲,有分枝,長5-15cm,寬1-1.5cm,厚O.2-O.5cm。表面密被棕色披針形小鱗片,邊緣有睫毛,經火燎者鱗片焦灼並有脫落,呈棕褐色,兩側及上面具凸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體輕,質脆,折斷面紅棕色,有17-25個維管束排列成環。味淡,微澀。
【化學成分】: 含橙皮甙(hesperidin)、柑橘素(naringenin)等。
【性味】: 性溫,味苦。
【功能主治】: 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腎虛久瀉、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扑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附註] 同屬植物中華槲蕨D.baronii(Christ)Diels的乾燥根莖同作骨碎補入藥。
英文名: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學名: Rhizoma Drynariae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