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象莊園

驢象莊園主要講述有“驢象之爭”之稱的美國總統大選,每四年一次,由最初的君子之爭,發展成民主黨和共和黨間的轟轟烈烈的激烈角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競技”。

基本信息

出版社:法律
類 別: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世界政治
開 本:32開
ISBN:9787503686481
頁 數:307
出版日期:2008-09-01
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25元

內容提要

有“驢象之爭”之稱的美國總統大選,每四年一次,由最初的君子之爭,發展成民主黨和共和黨間的轟轟烈烈的激烈角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競技”。常言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讓我們進入本書一起瀏覽其制度、現實、歷史和故事吧!

作者簡介

龔小夏 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碩士,哈佛大學社會系博士。作者長期在美國從事教學、研究、媒體工作,熟悉美國政府各個部門以及民間機構的運作,並多次親身參加各級政治競選活動,對美國選舉政治的具體操作有深入的了解。現居美國首都華盛頓。

目錄

作者前言
第一章 投票選總統
兵家必爭之地:“搖擺州
“謝天謝地,我們這沒有人到街頭去暴動”
佛羅里達點票和美國的政治危機
第二章 漫長的選民資格變革史
婦女與美國總統大選
年輕選民
Y0uTube與年輕選民
第三章 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
民權運動重塑美國
民權運動第一夫人:科瑞塔·斯各特·金
歐巴馬和美國的“顏色政治”
歐巴馬:民主黨2008年的希望
第四章 候選人的產生
一聲尖叫斷送了總統前程
獨行俠麥凱恩
搭檔和對頭
希拉蕊為什麼丟掉了選舉
第五章 競選募
美國工會和總統大選
超級說客的超級倒台
從“艾米莉的名單”說起
第六章 利益集團和公民助選
新罕布夏州助選記
第七章 競選廣告
晚間脫口秀:笑話干預政治
第八章 驢象兩大黨及其基本選民
超級星期二中的亞裔選票
新移民法案與美國的未來
通過總統大選看美國政治的極端化
第九章 都市、鄉村、選區
宗教入侵政治
美國政治中的“農村包圍城市”
美國地方選舉政治一瞥
第十章 選舉日
我的第一個大選日
美國總統布希第二屆任期就職典禮

前言

2004年,我報名去參加總統選舉活動,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克里助一臂之力。由於2000年大選佛羅里達點票出了問題,所以這次該州的選舉特別受到關注。在選舉之前兩個月,我來到佛羅里達最大的城市邁阿密,加入了郵政工人的助選隊伍。對於人生地不熟的我,這是接近選民的極好機會。
布希和克里的第一次電視辯論就是在邁阿密舉行的。當時,我和幾十位郵政工人一起觀看電視辯論。我覺得,布希看上去傻頭傻腦,克里卻很精明。特別在談到外交政策的時候,布希只會反覆地強調反恐,一味替伊拉克戰爭辯護,卻說不出什麼能夠體現對世界有點深入理解的話來。當主持人問克里,美國在國際上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克里的回答非常乾脆:“核擴散。”接著,他簡要地解釋了世界上核擴散的狀況,並且很得要領地闡述了他未來的應付政策。我正在點頭稱是,卻看見旁邊的郵政工人們臉上都有點茫然,其中一個人嘟噥著評論克里:“他在說些什麼鬼話?”
答辯後,克里馬上來到了我所在的會場。他非常得意地朝聽眾揮著手喊道:
“你們看到我和布希之間的區別沒有?” 雖然在場的人發出一片歡呼,可是我還是能感覺出來身邊的人們缺乏熱情。我突然意識到,克里在這些普通的美國人中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同。他們也許會出於黨派的原因將選票投給他,但是卻不把他當作自己人。如果這批民主黨的基本民眾是這樣的態度,那中間派的選民又是什麼樣子?果然,在這次大選中,大部分中間選民選擇了布希,讓非常討厭布希的美國和歐洲的知識分子精英迷惑不已。
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被人稱作“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競技”。二百多年來,美國人通過選舉實現政權的更迭與交替。競技的結果,贏者可能以非常小的比分獲勝(在2000年是五百三十七位佛羅里達選民),卻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政治領袖,這就愈發凸顯了競選運動的重要性。
與觀看所有的競技運動一樣,看大選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整個選舉制度不斷地發展,各種規則相當繁瑣,不僅外人看著往往摸不著頭腦,選民也經常感到無所適從。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複雜的規定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選舉的公正性,避免選舉被少數人操縱,並且鼓勵更多的選民參與。
作為一名歷史和社會學者,我對現實政治的運作有很大的興趣。在過去的幾次選舉中,我都參加了最基層的競選運動,從那裡面學到了許許多多在書本和大學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我也寫了一批文章,記載下選舉過程中的觀察、分析、感受。
本書共十章,是對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的全面概述,包括其歷史沿革、制度設計、具體操作等,同時也有我在選舉當時的所見所聞。通過這種方式,我希望能幫助讀者得到理性與感性兩方面的認識。
龔小夏
2008年6月30日
於美國首都華盛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