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風散

驚風散

祛風化痰,退熱鎮驚。用於小兒驚風,發燒咳嗽,嘔吐痰涎。驚風散就是針對嬰幼兒的這些情況而研製的,一般情況下,只要用得恰當,就可作為院前緊急處理用藥。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因此很容易受到突發事件、惡劣環境、心理因素等影響,出現一些病理生理性反應,如抽筋、驚哭、驚恐、懼怕、睡眠易驚醒及做噩夢等。顧名思義,外風就是從外部感受到的邪氣。內風則由體內產生,可影響機體,出現像風邪一樣的病變。這種情況的出現,中醫稱為驚風。

基本信息

處方

硃砂150g 雄黃 450g 天竺黃 300g

全蠍(去勾) 40g 鉤藤 300g 巴豆霜 250g 倒爬蟲 4g

製法

以上七味,硃砂、雄黃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巴豆霜粉碎成細粉;其餘天竺黃等四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混勻,即得。

性狀

本品為淺棕黃色的細粉;味淡、後微鹹。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B)。

功能與主治

鎮驚,化痞,消食。用於小兒急驚風,手足抽搐,宿食積痞,腹脹。

用法與用量

用溫開水調服,一次0.3g,一日2次;三歲以下小兒酌減。

貯藏

密封,防潮。

驚風,是中醫的說法,它包括“驚”和“風”兩方面。

“驚”就是指驚恐、恐懼、驚嚇的意思。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因此很容易受到突發事件、惡劣環境、心理因素等影響,出現一些病理生理性反應,如抽筋、驚哭、驚恐、懼怕、睡眠易驚醒及做噩夢等。

“風”是風邪(中醫理論中病因的一種),有外風與內風之分。顧名思義,外風就是從外部感受到的邪氣。例如天氣驟變,小孩受了風寒,這風就是外風。

內風則由體內產生,可影響機體,出現像風邪一樣的病變。例如飲食不乾淨,引起臟腑的一些變化,繼而產生“風”。

不管外風或內風,都可影響五臟六腑,使其發生病理改變,如:外感發熱、咳嗽、噁心、嘔吐、泄瀉、驚恐、抽筋、睡眠易驚,甚至神昏等。這種情況的出現,中醫稱為驚風。

驚風散就是針對嬰幼兒的這些情況而研製的,一般情況下,只要用得恰當,就可作為院前緊急處理用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