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竹馬[典故]

騎竹馬[典故]
騎竹馬[典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史書記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公 語諸人曰:‘少時與 淵源 共騎竹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詠》:“ 大曆 年中騎竹馬,幾人得見 會昌 春。” 前蜀 韋莊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舊》詩:“曉傍柳陰騎竹馬,夜隈燈影弄先生。”亦省作“ 騎竹 ”。 唐 杜甫《清明》詩之一:“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與兩從兄,自鬭草騎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嘗一語失敬愛之度。”

基本信息

簡介

騎竹馬(騎竹馬)

古時兒童常相與騎竹馬為戲,後因用作詠兒童生活與友誼的典故。

出處

唐代 李白《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乾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民間遊戲匯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