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

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

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籌建於2009年,最初為板橋水庫防洪減災展覽館, 2012年6月5日,被河南省水利廳命名為“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2013年9月3日被淮河水利委員會命名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情教育基地”。2013年4月9日,經河南省文物局同意,駐馬店市政府批准命名為“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 2018年10月,命名為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籌建於2009年,最初為板橋水庫防洪減災展覽館, 2012年6月5日,被河南省水利廳命名為“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2013年9月3日被淮河水利委員會命名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情教育基地”。2013年4月9日,經河南省文物局同意,駐馬店市政府批准命名為“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27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情教育基地、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開館暨掛牌儀式在駐馬店市板橋水庫舉行。這是我國首個以防洪為主題的水情教育基地。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錢敏出席並宣布開館,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小平及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市長武國定分别致辭,儀式由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巡視員龐漢英主持。出席儀式的還有淮委、省水利廳、駐馬店市委、市政府、省文物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駐馬店市水利局和板橋水庫管理局的有關領導同志。

建築布局

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大體分為五部分:一是河南省整體防洪形勢。包括河南省整體水利概況,自然地理情況,四大流域防洪形勢等反映河南省防洪工作全局的相關介紹;二是河南省歷史上比較大的洪水災害。包括洪水的成因,造成的損失等情況。三是專題介紹"75.8"特大洪水。包括洪水的成因,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潰壩的過程,洪水演進的過程,造成的巨大損失,國家救災情況以及對目前的警示意義等內容;四是水庫復建。介紹板橋、石漫灘等水庫的復建情況。五是目前我省防洪體系的現狀。介紹我省現階段防洪工程、水文、信息化、防洪隊伍建設等情況。

作用價值

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是河南省、也是目前我國第一個以防洪為主題的水情教育基地。旨在加大力度宣傳省情水情,普及防洪知識,提高公民水患意識、防洪減災意識、節水意識和水資源保護意識,凝聚公眾愛水、惜水、親水、護水的共識,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水利、重視水利、支持水利、參與水利的良好氛圍。

"75.8"特大洪水

河南省是全國唯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處於南北氣候和山區向平原的兩個過渡帶,水旱災害頻繁。防汛重點是一黃(河)二淮(河),黃河要確保南堤,不讓洪水南侵。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潁河則是河南省防汛的心腹大患。

1975年8月上旬,洪汝河上游曾出現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造成了毀滅性的災害。泌陽縣林莊3天雨量達1605.3毫米,位於暴雨中心地區的板橋和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垮壩失事,另有竹溝、田崗兩座中型水庫及58座小型水庫先後潰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