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致

馴致

拼音:xùn 釋義:亦作“ 出處:《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拼音:xùn zhì
釋義:亦作“ 馴至 ”。逐漸達到;逐漸招致。
出處:《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示例:郭沫若 《青年喲人類的春天》:“青年人在這種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覺地便馴致頹唐。”

勿自暴 勿自棄聖與賢 可馴致

[譯文]
說話不講道理叫做“自暴”,做事胡作非為叫做“自棄”,做人絕不可以這樣,不自暴自棄,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是可以逐漸做到的。
[小故事]
清末狀元張系直自幼苦讀,十六歲赴州試卻名落孫山。考完試回到學塾,塾師覺得很不光彩,大聲呵斥說:“要是有一千人去考,取九百九十九人,只有一個人不取,這個人就是你張季直!”老師的話讓張季直非常難過,他決心記住“恥辱”。在睡覺的時候,他用筷子將髮辮別住,只要頭一動,身子一翻,立即醒來,不管天亮與否,就坐起來讀書。兩年苦讀後,張季直成為了甲午狀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