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羊

在青藏高原,馱羊主要分布於藏北那曲地區、阿里地區及日喀則地區,是牧民和農區、集鎮進行貨物交換的輔助交通工具。馱羊主要馱鹽巴、糌粑、茶葉、酥油等生活必需品,每隻羊能馱10公斤左右,每人一次可管理馱羊百隻,上百隻羊成群馱運,總量就很可觀。馱羊日行夜宿,邊走邊採食,不用準備草料。綿羊行走較慢,日行10-12公里,由於羊的性情溫順,馱羊頭數又多,把馱物捆綁在羊背上後,不論路途多么遙遠,沿途再也不需要裝卸,故運輸物品較簡單、省力。
在日喀則地區,經常可以看到牧民們趕著馱羊南下的壯觀景象,幾百隻、上千隻羊,每隻羊背上挎著兩隻布袋,裝上10多公斤沉甸甸的鹽巴,在頭羊懸鈴發出丁當清脆的鈴聲帶領下,成群結隊地穿過山谷,越過河灘,不知疲倦地向邊境貿易點進發。在交通工具不夠發達的育藏高原,用馱羊進行鹽糧交換,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運載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