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組團B、C標準分區之間,起於龍灘子水庫,止於嘉陵江,總占地面積約1100畝,總長約4公里,總投資約1.2億元。

基本信息

介紹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健身步道、景觀壩、互動體驗區、森林景觀區、休閒娛樂區和歷史、文化、科技長廊等。公園一期用地約200畝。2011年3月11日上午重慶市北碚新城(大學城)管委會在馬鞍溪濕地公園組織開展了主題為“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啟動馬鞍溪濕地公園建設”的植樹活動,作為馬鞍溪濕地公園建設正式啟動的標誌,活動當天共栽植臘梅300餘株,小葉榕400餘株,綠化面積6000多平方米。

特色景點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寒梅映雪:此處以西南大學梅園文化為衍生,片植臘梅,點綴幾株紅梅 ,沿溪邊設定以一仿古亭名曰“暗香亭”,掩映於梅林之間,暗喻北碚人像寒梅一樣寒霜傲骨,屹然挺立的精神。

碧岸飛虹:此處作為吊橋的周轉場地,通過植物景觀配置,打造繁花勝景。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樵棧山歌:該處是由一趣味園林小品構成的景觀健身道,遊客步入其間一面吸收天然氧氣,一面觀賞優美山色,看著“樵夫”高興的笑容,自然神情舒暢。

曲棧風荷:曲棧即為木棧道,其設計原型來自於古代脫粒農具連耞,連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生態綠島。夏季棧道邊荷花盛開,飄香四溢,穿梭其中,其樂無窮。

石磨廣場:此處著重展示農具石磨,各種類型的石磨營造了文化氣氛;園林小品和地面鋪裝也展示了石磨的演變過程,同時部分石磨還可供遊客推動玩耍。

曲水流車:此景點以水車為原型製作而成,為園林景觀小品,展示了古代水車的作用。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科普館:以農具和標本展示為主,重點展示犁、龍骨車、耬車、耙等農具復原模型圖例,說明這些農具的主要用途、功能以及有關各種農具的詩詞。

桃溪春徑:此處是以桃樹為主,點綴櫻花、貼梗海棠、柳樹等植物的觀景游步道。

觀景平台:此處作為好吃街道路軸向的延伸,是觀賞景觀的最佳位置,同時結合休閒商業街的特點,打造城市觀景陽台。

授時廣場:該廣場以古代授時圖為題,將授時圖雕刻在圓形廣場的地面上,使人們在遊覽該景點的同時感受古人的偉大智慧結晶。

犁耘春播:該廣場以“一牛、一犁、一鞭、一農夫”為主題雕塑,營造了農民辛勤耕作的場景,告誡人們“盤中之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馬鞍溪濕地公園 馬鞍溪濕地公園

玉葉茗香:此處為茶室,位於北溫泉採摘園旁,不僅可以供游 人中途休息,同時也具備了商務休閒洽談等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