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魚

馬面魚

馬面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拉丁學名: Navodon septentrionalis),潮汕俗名:迪仔;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剝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為魨形目革魨科溫暖性近底層海泮魚類。主要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黃海、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基本信息

馬面魚基本意思

拼音:mǎmiànyú
詞義:一種魚類。

馬面魚詳細解釋

馬面魚資源豐富,無,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於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受歡迎。
作為菜餚,中醫師黃懷得特別欣賞馬面魚的細幼、無腥味。由於此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薑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薑絲調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試。馬面魚肉可以製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鬆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製成烤魚片,乾烤馬面魨,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馬面魨,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馬面魚營養價值

馬面魚馬面魚
馬面魚肝大,可制魚肝油。肝占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製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這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不僅含多種胺基酸,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於年幼兒童以及一般體弱多病者等都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不過製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實用價值。
馬面魚的食療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馬面魚全身是寶。我們應該珍視它,又要合理開發利用

營養成分

品種

可食部份%

水分—

蛋白質%

脂肪—

馬面魚

46.5~

80.2~82.2

16.1~17.7

0.2~0.4

皮(乾)的胺基酸含量

名稱

微克公子/毫克魚皮(乾)

百分比含時%

名稱

微克公子/毫克魚皮(乾)

百分比含量%

甘氨酸

1.992

14.96

纈氨酸

0.176

2.058

脯氨酸

0.711

8.182

亮氨酸

0.156

2.05

丙氨酸

0.859

7.65

苯丙氨酸

0.098

1.6

谷氨酸

0.465

6.84

異亮氨酸

0.86

1.128

精氨酸

0.34

5.988

蛋氨酸

0.074

1.151

門科氨酸

0.320

4.263

賴氨酸

0.188

2.7

絲安酸

0.285

2.99

甲硫氨酸

0.066

0.99

蘇氨酸

0.184

2.186

酪氨酸

0.031

0.566

日文翻譯

馬面魚日文發音為“カワハギ”,日文漢字寫作“皮剝”。
“皮剝”是由於馬面魚的魚皮乾硬,能夠輕易地整張剝下而得名。

馬面魚的功效與作用

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馬面魚的菜譜

炆馬面魚

原料:馬面魚、姜、蔥、豆醬。
做法:馬面魚去皮洗淨待,姜切絲、蔥切段備用。起鍋下油,下薑絲爆香,再放馬面魚略煎,然後下豆醬,加小半碗清水,用中火炆,八九成熟時放進蔥段,加蓋炆二分鐘後即可。

五花肉蘿蔔燉魚

用料:去皮五花肉二兩,白蘿蔔六兩,小馬面魚半斤(三條)。
做法:
1.將小馬面魚去皮洗淨,抹點鹽醃兩小時。
2.五花肉切長塊,白蘿蔔去皮洗淨切長粗條,姜切片,蔥切段備用。
3.擦去魚身上的水份,入油鍋煎,多煎一會兒再撈出待用。
4.將五花肉入乾鍋內煉出油份盛出待用,注意不可煉得太乾。
5.用五花肉煉出的油放入姜、蔥炒蘿蔔,然後放五花肉煸炒,放一勺醬油、一勺料酒、一小勺鹽、一小勺白糖、適量雞精、兩個泡野山椒(小個的那種),添水蓋鍋蓋略燉,再放入小馬面魚,中火燉至收湯,撒上蔥花即可。
這樣做出來的肥肉不膩、海魚不腥、蘿蔔也不會太過清淡,而且綜合起來的味道真的很好吃,有空不妨試試吧!

凍豆腐燉馬面魚

1.把它洗乾淨後,橫切為段。
2.鍋內添適量的水,一般這不到1斤的一條魚,半斤豆腐,水剛剛沒過豆腐和魚即可。
3.接著向鍋里加入花生油2湯匙、豬五花肉1兩左右(切條或小塊)、鵪鶉蛋大小的鮮姜1塊(拍扁)、花椒粒10粒左右(裝調料盒)、辣椒片兒若干,先開火煮燉,
4.開鍋後轉中火燉10分鐘左右,加入凍豆腐塊(農家老豆腐在冰櫃凍制的),再加適量的鹽,蓋鍋蓋,中小火,繼續煮燉,注意觀察,避免糊鍋底,
5.發現湯汁濃稠,尚余少量(鍋底淺淺一層湯汁),即可將拍扁切碎的3~4瓣大蒜和手指頭粗細的大蔥一根(切短段)撒入,
6.10幾秒後之後即應關火,撒香菜末(或段)後出鍋裝盤。

乾煎馬面魚

原料:馬面魚(剝皮魚)一條500克,精鹽750克,淨油200克,料酒20克,生薑50克,小蔥50克。
製法:把馬面魚宰殺乾淨,切去頭部眼睛以上部分並剝皮洗淨,然後用精鹽醃味,要把馬面魚用精鹽整個蓋起來;約5小時後取出洗淨,加料酒、生薑片、小蔥裝盤進蒸箱蒸約10分鐘熟透後取出;晾涼後下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色時起鍋,配上檸檬汁上桌即可。
特點:外酥里嫩,香味濃厚。
要領:煎馬面魚時要掌握好油溫,以防粘鍋燒焦。

炸馬面魚

馬面魚10條
配料:生菜葉
做法:1馬面魚過油炸至金黃色
2用花椒麵,孜然粉,料酒,鹽,味素調成汁,烹製即可。

紅燒馬面魚

原料:
馬面魚。
配料:
生薑、蔥、料酒、蒜、老抽、味素、乾辣椒
做法:
1、把馬面魚先洗乾淨,在魚身上劃幾刀,便於入味。放上少許鹽,生抽。醃製一會;
2、鍋內放少許油,油熱放生薑.再將馬面魚兩面都煎一下。然後放少許水,要浸過大半部分魚,放入辣椒料酒。水開小火,熬至湯有點濃,這時酌情放鹽,放入蒜,味素,蔥。1-2分鐘起鍋
蔥油馬面魚
1把馬面魚去頭和內臟,剝去外皮洗淨,然後在正背面各自劃上幾刀。
2用鹽均勻地抹在魚的兩面和肚子裡醃一個晚上(因為魚大,時間短,不容易入味)蓋上保鮮膜,放入冰櫃保存。3在魚身上放入薑片加入適量的料酒,上鍋蒸15分鐘,(一般魚不是很大的話,10分鐘就可以了,從水開後的時間算起)4魚蒸好後在鍋里悶一會,然後端出,在魚身上撒上蔥花。5熱鍋下油,等油溫升到一定程度(我一般等油冒煙後)把熱油直接淋在魚身上,這時就會聽到(吱)的聲音和聞到蔥的香味了。

馬面魚刺身

日本料理中的馬面魚刺身,魚肉細膩有彈性,非常美味。在日本料理中,與魚刺身同樣出名,甚至更出名的料理是魚肝。魚肉刺身的旬在夏季,而魚肝刺身的旬在秋冬。為了越冬,馬面魚會大量攝取魚餌,魚肝也隨之變得非常發達,個頭越來越大,占據魚肚子裡的主要空間。新鮮的魚肝呈粉紅色,油脂含量豐富,鮮美中帶著微甜,口感十分細膩潤滑,是非常美味的日本刺身料理。

馬面魚馬面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