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是著名歌手雲南省歌舞團的一首歌曲之一。

基本信息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歌詞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我陪阿詩瑪回家鄉
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
從此媽媽不憂傷
蜜蜂兒不落刺蓬棵
蜜蜂落在鮮花上
笛子吹來口弦響
我織布來你放羊
你織布來我放羊
哥哥像頂帽子蓋在妹妹頭上
妹妹像朵菌子生在哥哥的大樹旁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我跟阿黑哥回家鄉
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
從此媽媽不憂傷

相關介紹

 舞台劇首演者:雲南省歌舞團,
女主角:郭麗娟(納西族A)、依蘇拉罕(傣族B)飾阿詩瑪;
男主角:錢東凡(哈尼族)飾阿黑;陶春(布朗族)飾阿支;
主要男配角:張來善飾畢摩。
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製。
雲南阿著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阿黑悲憤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本片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性傳說。聰明、善良、美麗的阿詩瑪與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愛。頭人的兒子軟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詩瑪並將她關進牢籠逼婚,阿詩瑪堅決不從。阿黑趕來相救,妒火燃燒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這對戀人。最後,阿詩瑪回歸大自然--變成了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
《阿詩瑪》比較徹底的擺脫了"講故事"的傳統模式,採用了無場次--板塊式結構,以黑、綠、紅、灰、金、蘭、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圍繞著阿詩瑪、阿黑、阿支的愛情矛盾,著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細膩的筆觸,精心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阿詩瑪、阿黑、阿支組成了很精彩的雙人、三人舞段。同時在不同色彩的板塊式舞段中,從容、幅酣暢地展現著絢麗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這部舞劇大膽地運用了交響編舞法和某些意識流手段,由於編導有深厚的生活與藝術積累,借鑑中較少斧鑿之痕,保持了鮮明的民族性。
《阿詩瑪》獲1994年文華大獎,並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