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蕪銅經濟圈

馬蕪銅經濟圈

馬蕪銅經濟圈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是安徽及皖江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帶動安徽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馬蕪銅現為安徽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由馬鞍山、蕪湖、銅陵三市組成。如果給安徽設定一個“安徽四小龍”的話那無疑就是: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對安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有著重要的地位。馬蕪銅地區經濟實力非常雄厚,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在全省最高,但低於長三角平均水平,僅為江蘇平均水平的75%,是皖江地區的精華,具有較高的競爭力。

基本信息

圈情概況

馬蕪銅經濟圈是“蕪馬同城化”和“馬蕪銅一體化”共同助推的產物,該圈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東部、西北部分別與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接壤。馬蕪銅經濟圈面積13077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38%;人口742萬人,占全省的12.48%;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5149億元,占全省的21.35%;財政收入占全省的30%左右。

馬蕪銅經濟圈是目前我省唯一的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的都市圈,2014年達到10600美元,按照國際經驗,已經達到中等發達水平;這一地區是我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三市平均為67.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5個百分點。

馬蕪銅城市 馬蕪銅城市

馬蕪銅經濟圈已具備了打造經濟圈的基本條件:三城市的相互間距離很近,發展水平相當,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位居安徽省前4位,城鎮化率均在65%以上,都高出全國和安徽的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短期規劃

為大力推進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積極融入“長三角”,實現安徽在中部地區奮力崛起,努力提高皖江地區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推進區域經濟共同協調發展,根據《安徽省城鎮體系規劃》,省建設廳組織馬蕪銅三市規劃部門聯合編制了《馬蕪銅城市群規劃(2003——2020年)》。 《規劃》將馬蕪銅城市群總體定位為:國內富有競爭力的基礎產業和製造業基地、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樞紐型城市群、安徽省融入長江三角經濟圈的先導區域和全省經濟成長的核心和創新基地。

在產業布局上,《規劃》提出:重點建設沿江馬蕪銅產業帶,積極建設沿江通道產業帶。

《規劃》將產業主軸定位為沿江產業帶。將產業次軸定位為五大沿江通道特色產業帶,即:1、當(塗)—丹(陽)—博(望)通道;2、合(肥)—蕪(湖)—宣(州)通道;3、馬(鞍山)—蕪(湖)—南(陵)通道;4、銅(陵)—南(陵)通道;5、蕪(湖)—馬(鞍山)—申(上海)運河通道。

在發展策略上,《規劃》提出:突出“打造”馬—蕪組合城市為城市群核心城市,著力培育為馬蕪銅城市群的核心經濟輻射源。到2020年,將馬—蕪組合城市建設成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物流中心,先進的基礎材料及加工製造業基地,安徽省南部商貿中心與科技文化中心和現代濱江山水園林旅遊城市。組合城市人口為330萬左右; 積極“做強” 銅陵市,成為馬蕪銅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時,“做特”多級城鎮組團。

在公路網規劃上,《規劃》提出:積極構築“三縱四橫”的高速公路骨架,形成與長三角地區無縫對接、方便快捷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

“三縱”,即建設沿江高速公路、滁黃高速公路和合銅黃高速公路。“四橫”,即建設巢馬溧高速公路、蕪淳高速公路、蕪宣高速公路、銅宣高速公路。

蕪馬銅交通規劃 蕪馬銅交通規劃

同時,進一步完善馬蕪銅城市群公路交通網路,建設城市群東部一級公路(馬鞍山-黃池-石橋-烏溪-灣址-南陵-工山-順安-銅陵)和建設太白—石橋—大隴—湖陽—高淳的一級公路,加強馬鞍山市域內各城鎮之間東西橫向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