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胄[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

馬胄[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
馬胄[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胄,原名馬永新,1966年生於臨洮縣,1989年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於著名書畫家舒春光先生,並得黃胄大師親筆指點,2006年山西電視台製作“天下又一驢痴—馬胄”專題片,作品多次在全國各大電視台和報紙專題報導。他現為甘肅省美協理事、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甘肅分院創作員、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甘肅臨洮馬家窯書畫院院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馬胄[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 馬胄[山西清風書畫院副院長]

馬胄先生,中國著名藝術家、畫家先生 幼蒙家教,八歲隨父習畫,後考上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著名畫家舒春光。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北人,他對毛驢自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他家境貧寒,經歷坎坷,卻不墮青雲之志,對藝術的追求永無止步。他曾做過雕塑,畫過油畫,畫過漆畫以及玻璃畫,涉獵過國畫,但他最鍾愛的還是畫毛驢,多少年來一直追求著那份對毛驢的熱愛,孩童時代,跟隨大人草灘牧驢、趕驢馱糞拉車,勤苦耐勞的毛驢形象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友一份特殊的情感:青年時求學天山腳下畫下了大量的毛驢寫生,積累下數以千計的毛驢速寫,千姿百態的毛驢在他的心中構成了一幅幅逼真生動的藝術形象。可以說,他心繫毛驢,胸裝毛驢,他戲稱自己為“驢痴”人們也讚譽他為“驢痴”。

在他心目中,毛驢是有靈氣的。它有溫順的一面,也有野性的一面,頗具喜怒哀樂的情態。而幼小的毛驢娃子的調皮、憨態,著實令人喜愛。成年毛驢那矯健苗條的身影,那絨絨的毛,長長的健美腿,畫家若想形神兼備又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談何易事。何況一幅畫,其筆墨、造型、經營布局,氣韻虛實等等,無不融入畫家對描寫對象的了解、印象和情感,也無不融入畫家的修養、思想和意趣。沒有藝術上的素養和技法上的磨練,是難以勝任的,也是難以畫遂人意的。有道是技進於道,道法自然,包容甚大,“繪事之途多艱難”。

馬胄 馬胄

縱觀馬胄筆下的毛驢,筆豐墨潤,元氣淋漓。或跑或跳,各盡其態,雖傲骨嶙嶙而又是憨態可掬;他畫驢猶如寫字,橫豎塗抹,僅寥寥數筆,一頭形神兼備的毛驢便躍然於紙上。他畫一頭毛驢所用的時間,相當於一般畫家寫一個漢字用的時間。他所追求得正是以一種寫的手法、寫意的精神去描繪去表現,不再是一種先定大形,然後補墨、勾勒、點染,而是或勾或塗,隨意生髮,勾、皺、點染一氣呵成;或從頸部畫起,或從尾部畫起,於筆墨情趣之中又不失大形,其筆墨濃淡變化自然舒暢,形體結構準確生動,最後以焦墨畫蹄點睛,揚其鬃尾。如此技法,如此效果,非對形體及筆墨有非常掌握之人莫能為之,足見其功底之紮實,功力之深厚。原甘肅省文聯副主席、著名書畫家汪玉良先生,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廖國柱先生,隴上著名書法家彭效忠、於忠正等社會名流對馬胄畫作稱讚有加,謂“後生可畏”。而他的畫作已被許多社會名流、賢達所垂青和收藏。

儘管馬胄畫驢得到黃胄之真傳,但我們把它的作品跟黃胄大師比較來看,還是與很多不同的。黃胄畫驢,筆墨嚴謹,章法簡略,毛驢較為寫實,以骨勝;而馬胄先生則是筆墨灑脫,章法繁複,毛驢較為寫意,以韻勝。我們在欣賞他的毛驢的同時,還可以把它當做一幅大寫意的花鳥或是書法作品的去品讀。更為可貴的是,馬胄為他心目中的毛驢賦予了一種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豪邁精神及具有人性光輝的種種生活情趣,這是極具時代特徵和時代精神的,也可以說,他的畫開創了毛驢畫的嶄新境界,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馬胄也擅長畫駱駝和人物。他正當人生的的壯年,精力充沛,年富力強,以其刻苦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對毛驢的痴愛,以及對藝術的理解、把握和表現,相信他將為印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名言。願他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堅持走自己的藝術道路,不斷向更高的境界攀登。

先生作品

先生作品(部分) 先生作品(部分)

先生近照

先生近照 先生近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