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斯基歌劇院樂團

俄羅斯眾多的管弦樂團無一能與擁有光榮歷史的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交響樂團媲美。後者的前身是小型宮廷教堂樂隊,後來從皇家宮廷管弦樂團成長為獨立的俄羅斯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歷。

簡介

馬林斯基歌劇院樂團馬林斯基歌劇院樂團

俄羅斯眾多的管弦樂團無一能與擁有光榮歷史的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交響樂團媲美。後者的前身是小型宮廷教堂樂隊,後來從皇家宮廷管弦樂團成長為獨立的俄羅斯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歷經一個世紀之久,在充分吸收西方音樂經驗的基礎上誕生了一支純粹的俄羅斯交響樂團。俄羅斯音樂家深受歐洲音樂大師的教誨,這些大師有--弗朗西斯科-阿拉里亞、溫琴佐 -曼弗雷蒂尼、尼爾達薩雷-加盧皮、托馬索-特拉埃塔、喬萬尼-帕伊謝羅、朱塞佩-薩蒂、多梅尼科-奇馬洛薩、文森特 -馬丁尼-索勒。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支管弦樂團的成員大部分為俄羅斯音樂家,自那時起把外國音樂家的經驗運用於自身,俄羅斯的音樂文化已日臻成熟發達,直至二十世紀,這些外國音樂家為俄羅斯音樂的發展做出非凡的貢獻。義大利作曲家和指揮家卡特里諾-卡沃斯,將俄羅斯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把他四十年(1799-1840)的音樂生涯貢獻給了俄羅斯戲劇事業。卡沃斯的名字與管弦樂團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聯繫在一起,他為創建民族性的俄羅斯歌劇院做了大量奠基工作,並將米哈依爾-格林卡的《為沙皇獻身》搬上舞台,俄羅斯文化深深受惠於他---這部作品被公認為俄羅斯音樂史上民族樂派歌劇的起點,馬林斯基管弦樂團的歷史大體上與俄羅斯音樂史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繫。無人可以否認,俄羅斯歌劇和芭蕾正是誕生在 “俄羅斯皇家歌劇院”的舞台上,格林卡和達爾格梅日斯基,謝洛夫和穆索爾斯基,柴科夫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歌劇都是在這裡被第一次搬上舞台,也是在這裡的舞台上,最初以柴科夫斯基和格拉祖諾夫,後以普羅科菲耶夫和蕭士塔高維奇的作品為代表的、獨創的俄羅斯交響芭蕾音樂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如果沒有俄羅斯北部首府的音樂精英-皇家劇院的音樂件家的貢獻,同樣無法想像俄羅斯交響樂的發展。十九世紀最優秀的俄羅斯指揮愛德華-涅普拉夫尼科擔任馬林斯基劇院的首席指揮,並由他負責由俄羅斯音樂協會主辦的交響音樂會。馬林斯基歌劇院及其管弦樂團的第二個黃金時代與涅普拉夫尼科漫長的音樂生涯緊密相聯。這一時期,俄羅斯藝術急劇發展,並與西歐藝術相互影響,親臨馬林斯基指揮的著名藝術家無一不注意到俄羅斯音樂文化的高水準。他們中有一些極富聲望的作曲家,及當時最重要的指揮家,同時一流的器樂演奏家也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

瓦萊里-捷傑耶夫恰值“後改革”時期來到劇院,他受命擔任馬林斯基歌劇院和管弦樂團的藝術總監。瓦萊里代表了一種新型的指揮家-集無窮的藝術才賦,廣泛的創造活動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管理才幹於一身。略略數年,音樂智慧和他的演出團體經過巨大努力,已深刻的改變了劇院的藝術方針。從馬林斯基的節目單

中消失已久的作品---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隱城基捷日的故事》、理夏-施特勞斯的《莎樂美》、莫扎特的《魔笛》、斯特拉文斯基的《夜鶯》重歸醒目的位置;並增添了新的曲目:普羅科菲耶夫的《狂暴的天使》《賭徒》、華格納的《帕戲法爾》、蕭士塔高維奇的《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上演的劇目風格拓寬,要求樂團臻至新的專業水準,除此之外,戲劇演出任務與日漸增多的交響音樂會結成一個整體.馬林斯基劇院"逍遙音樂會"的電視轉播至今仍栩栩如生保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毫無疑問,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交響樂團正逐步贏得世界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的聲譽.

代表人物

瓦萊里-捷傑耶夫,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席指揮,藝術總監,鹿特丹愛樂樂團首席指揮。

他1996—1997年演出季的頭幾場演出包括在薩爾斯堡音樂節推出的《鮑里斯-戈東諾夫》,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和指揮新以色列歌劇院上演基洛夫版蕭士塔高維奇的《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在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它指揮了《羅恩格林》,與鹿特丹愛樂樂團在倫敦為BBC製作節目並參加雅典藝術節。他還指揮荷蘭廣播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以及聖西西里樂團,後者為紀念瓦萊里-捷傑耶夫指揮該團和基洛夫歌劇院聯袂演出兩周年而舉辦了藝術節。他率領基洛夫交響樂團在倫敦演出,又率基洛夫歌劇團在日本演出《卡門》和《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

捷傑耶夫生於莫斯科,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指揮,師從伊里亞-穆辛。23歲時,它在柏林卡拉揚國際指揮比賽中獲勝。他在基洛夫歌劇院的首場演出是指揮歌劇《戰爭與和平》,後來它成為尤里-特米爾卡諾夫的助理指揮,並在198 8年被任命為歌劇藝術總監。他曾與前蘇聯的所有主要樂團合作並連續四年任亞美尼亞國立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捷傑耶夫在洛杉磯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明尼蘇達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羅馬聖西西里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任客座指揮。

1991年,他首次在美國歌劇舞台上出現,他在舊金山歌劇院推出的劇目是新版《戰爭與和平》。1994年他率基洛夫院重返美國,帶去的劇目是《火天使》,並於普拉西多-多明戈聯袂演出新版《埃羅底阿德》。1992年,他首次在慕尼黑露面,帶去了新版的《鮑里斯-戈東諾夫》。他在1993年為倫敦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帶去了新版《葉甫根尼-奧涅金》。而在1994年,他又為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帶去了有多明戈加盟演出的新版《奧賽羅》。

捷傑耶夫是每年一度在聖彼得堡舉辦的”白夜之星藝術節藝術”的藝術總監,馬林斯基劇院和國際著名藝術家們在藝術節上表演歌劇、芭蕾舞、交響音樂會、合唱音樂會。本演出季的藝術節上推出了《賭徒》、《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瑪澤帕》和《卡門》。他也是分欄米克林國際藝術節的藝術總監和創始人。鹿特丹愛樂樂團捷傑耶夫藝術節則始於1996 年9月。

他是倫敦馬林斯基——基洛夫系列演出的藝術總監,這一系列的特點是由一批與基洛夫劇院有關的藝術家演出俄國大師的代表作以及與聖彼得堡有歷史性

聯繫的西方作曲家的作品。1993年,捷傑耶夫以在皇家艾伯特大廳上演柴科夫斯基的《約蘭達》開始了這個系列演出,隨後他又與皇家艾月樂團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薩克夫的《不朽的卡什切伊》和《亞歷山大- 涅夫斯基》。

1994年,基洛夫歌劇院在巴黎愛麗舍劇院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演出,劇目包括《霍萬興那》(穆索爾斯基)、《隱城基捷日的故事》和《薩特闊》(里姆斯基—科薩克夫)。劇院在倫敦巴比坎劇院演出的《基捷夫》歌劇音樂會被稱為這一演出季的頂峰。1995年10月,基洛夫歌劇院在皇家艾爾伯特歌劇院演出了歌劇音樂會《伊戈爾大公》,查爾斯王子出席了演出。

在1995—1996年演出季,捷傑耶夫指揮舊金山歌劇院與基洛夫歌劇院聯合演出格林卡的《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它還指揮大都會歌劇院演出了新版《黑桃皇后》。他以指揮基洛夫歌劇院參與製作的新版普羅科菲耶夫的《賭徒》而開始了與斯卡拉歌劇院的合作。他還與NHK交響樂團在東京聯袂演出。他指揮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聖西西里交響樂團以及荷蘭廣播愛樂樂團。除與基洛夫歌劇院和交響樂團在聖彼得堡演出外,他還率團在日本、以色列以及歐洲巡演。在歐洲最著名的演出是他率團重返愛麗舍劇院,推出了原版《命運的力量》歌劇音樂會以及割據《伊戈爾大公》和《賭徒》。基洛夫交響樂團和合唱團在1996年夏季首次在美國的巡迴演出是首屆林肯中心國際藝術節的開場節目,他們還在好萊塢圓形劇場舉行的坦戈伍德藝術節演出。

瓦萊里-捷爾基耶夫獲得過的國際性榮譽包括他在1994年當選為倫敦古典音樂獎項中“本年度最佳音樂家”和“ 本年度最佳指揮家”;1996年,《美國音樂雜誌》評選他為“本年度最佳指揮家”。

菲力普古典音樂公司獨家為瓦萊里.捷爾基耶夫錄製音樂製品。他與基洛夫錄製的唱盤包括全場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睡美人》、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奇《第八交響曲》、名為《白夜》的現場演出唱盤、與蒂米特里.赫沃羅索夫斯基聯合錄製的穆索爾斯基的《死亡歌舞》、《魯斯蘭和柳德米拉》、《伊戈爾大公》和《約蘭達》。此外,《霍萬興那》、《黑桃皇后》、《薩特沃》、《戰勝與和平》和《火天使》的音像製品也已經發行。《唱片》雜誌將《火天使》評為1996年最佳歌劇唱盤.

他與倫敦愛樂樂團錄製了穆索爾斯基和柴科夫斯基的音樂作品,與鹿特丹愛樂樂團錄製了鮑羅丁第一、第二交響曲和赫沃羅索夫斯基的作品.在1997年發行的唱盤包括:《命運的力量》、《普斯科夫的女郎》,他與亞力山大.托拉澤和基洛夫交響樂團合作錄製了普羅科菲耶夫的全部鋼琴協奏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