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撒·華盛頓·傑斐遜·倫道夫

馬撒·華盛頓·傑斐遜·倫道夫

馬撒·華盛頓·傑斐遜·倫道夫是 托馬斯·傑斐遜和馬撒·韋利斯·斯克爾頓的第一個孩子。被父親叫做“帕西”的馬撒·華盛頓·傑斐遜,另外還有兩位叫做馬撒·華盛頓·傑斐遜·倫道夫。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在她10歲那年,母親就去世了。從此她成了家中的女主人。

帕西聰明好學,長得很像個子高高、紅頭髮的父親。她在法國的私立學校學習過古典文學,精通法語。傑斐遜一貫提倡教育,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切受教育的機會。他給女兒們制訂了嚴格的課程表:

上午8—10點:練音樂

上午10點一下午1點:舞蹈或繪畫(每天輪換)

下午1—2點:繪畫或寫信(每天輪換)

下午3—4點:閱讀法語

下午4—5點:聽音樂鍛鍊

下午5點一睡覺:讀寫英語

帕西學得很輕鬆。由於她的學習熱情和才能,加上遵守父親的嚴格要求,她所受到的教育高於同時代的大多數婦女。

他們父女的關係很好,而且隨著女兒的成長日益密切。傑斐遜代表新維吉尼亞州去費城參加大陸會議時,馬撒陪他一同前往。1784年她陪同父親去法國住了幾年。

1790年,馬撒18歲時與從小就認識的小托馬斯·曼·倫道夫結婚。新婚夫婦搬到蒙地塞羅附近的埃奇山莊園。(傑斐遜的家產是他妻子帶來的,根據長子繼承法,已婚婦女的繼承物歸丈夫所有。)

1791年到1818年間,馬撒和小托馬斯共生了12個孩子。由於兩家住的很近,馬撒和父親的關係仍很密切。她還是蒙地塞羅的女主人,把那裡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家。

儘管倫道夫在1819—1822年任維吉尼亞州州長之前沒有什麼出色業績,但他還是被選入了國會。(馬撒是第一個成為維吉尼亞州第一夫人的總統女兒;另一個是林登·貝恩斯·詹森的女兒琳達·伯德,她丈夫查爾斯·羅伯在1982年當選維吉尼亞州州長。)

但馬撒的婚姻並非事事如意。倫道夫受到一連串的精神分裂和破產的打擊,對岳父產生怨恨,家裡經濟也日益拮据。歷經感情和經濟上的磨難,馬撒對孩子和父親的愛始終不變。而傑斐遜家另一個倖存下來的孩子波利的去世更加拉近了這對父女的關係。

1826年傑斐遜的去世粉碎了馬撒的情感和經濟支柱。父親留給她一堆不小的債務,丈夫又不管家,馬撒一人負擔著自己的家庭和父親的地產留下的問題。她打算賣掉蒙地塞羅或把它改成一所學校,幸好南加州和路易絲安那州議會聽說馬撒的艱難處境後,各給她撥款一萬美元,使她得以維持生活。

1836年,在父親死後10年,馬撒死於中風。她被葬在心中永遠的家蒙地塞羅,而不是埃奇山。

家庭成員

“獨立宣言之父”托馬斯·傑斐遜

托馬斯·傑斐遜(1743.4.13—1826.7.4)是美國第3任總統,生於維吉尼亞州。

他是彼得·傑斐遜和珍妮·蘭道夫·傑斐遜的兒子,父親是農場主。傑斐遜就學於

威廉和瑪麗學院,1767年取得律師資格。1767年進入殖民地議會。1775年參加第H次

大陸會議。次年,參加《獨立宣言》五人起草委員會,成為宣言的主要起草人。17

76年重返維吉尼亞議會,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法案。1779一1781年任維吉尼亞州長。

1784年出任駐法公使。1789年任國務卿。1800年當選總統。1803年,他決定購買路

易斯安那,使美國國土幾乎擴大了一倍。1804年連任。離職後,他開始了退隱生活。

此間,他創建了維吉尼亞大學,擔任了該校第一任校長。在《獨立宣言》50周年紀

念日的前幾天,傑斐遜已病得很重,處於昏迷狀態。一次他清醒後問醫生“是不是

那一天?”他指是7月4日。就在這一天,他與世長辭,與亞當斯同時西去。

簡·倫道夫·傑斐遜

馬撒的妹妹

生於:1774年4月3日 出生地:維吉尼亞州埃爾比馬勒,蒙地塞羅

卒於:1775年9月 死亡年齡:1歲零6個月

死因:不明

簡·倫道夫是傑斐遜家六個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時美國正在力爭從英國統治下

獨立出來。她只活了18個月,世人對她知之甚少,只知道她的出生很順利,不像後

來的弟弟妹妹都是難產。她死時父親正巧在家。她短暫的生命“已得到了足夠的關

懷和疼愛,一定是她的早逝使傑斐遜不願離開妻子”。因為當時傑斐遜正致力於新

國家的誕生,家庭和國家兩者之間他難以選擇。簡死後,馬撒再也沒有恢復健康,

日漸衰弱。

“傑斐遜之子”

馬撒唯一的弟弟

生於:1777年5月28日出生地:維吉尼亞州埃爾比馬勒,蒙地塞羅

卒於: 1777年7月14日死亡 年齡:17天

死因:不明

作為傑斐遜唯一的兒子,他好像沒有名字,加上他只活了幾天,可能他一出生

人們對他能否成活就沒有把握。當時美國實行長子繼承法,給他們唯一的兒子起名

對於傑斐遜夫婦至關重要,因為他將是他們的財產繼承人。

傑斐遜的這個兒子的夭折頗有諷刺意味。正是傑斐遜自己成功地推動了弗吉尼

亞州首先廢除長子繼承法,進而很快推廣到了全國各州。在建國初期就廢除該法或

許部分應歸功於這個孩子的夭折。

瑪麗·傑斐遜·埃普斯

馬撒的妹妹 生於:1778年8月1日 出生地:維吉尼亞州埃爾比馬勒,蒙地塞羅

卒於:1804年4月17日 死亡年齡:25歲零8個月

死因:分娩併發症 學歷:家教,法國私立學校

職業:主婦,母親

配偶:約翰·韋利斯·埃普斯

子女人數:不明

瑪麗·傑斐遜,暱稱波利或瑪麗,一生都生活在姐姐馬撒的陰影下。在她去世

之前的憂鬱時期,她那公正而嚴厲的父親從白宮寫信給她,試圖說服她不必跟姐姐

競爭:“我從來不曾對你或你姐姐另眼相看。你們兩個都有權得到並且都確實得到

了我全部的愛。”

在父親的建議下,波利在法國巴黎附近的一所天主教修道院受教育。她9歲時,

妹妹露西第二死於百日咳,她也差點喪生。在12歲的家奴薩利·海明斯的陪伴下,

波利前往巴黎。自母親去世後,她已與父親和姐姐分離了六年,露西第二死後她又

花了兩年時間才到達歐洲。(傑斐遜認為她在美國擺脫不了疾病的威脅。)波利到

達巴黎時對父親和姐姐已經很生疏了。

與馬撒相反,波利長得像她母親,很可愛。她嫁給了表兄約翰·韋利斯·埃普

斯,使傑斐遜家和她母親韋利斯家關係更加密切。波利的丈夫成為參議院成員後,

這兩家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結合起來在維吉尼亞州乃至全美國都舉足輕重。

露西·伊莉莎白·傑斐遜

馬撒的妹妹 生於:1780年11月3日 出生地:維吉尼亞州雷奇蒙德

卒於: 1781年4月15日 死亡年齡:5個月

死因:不明

露西·伊莉莎白的名字取自傑斐遜的兩個妹妹,11歲的露西和21歲的伊莉莎白。

她出生時個頭很大,體重11.5磅,人們都認為她能活下來。

露西死時,傑斐遜正在雷奇蒙德的維吉尼亞州議會,他回到蒙地塞羅才得知女

兒的死訊。妻子因三個孩子的先後夭折而鬱鬱寡歡,更加深了傑斐遜的痛苦。17個

月後,憂鬱的妻子在生另一個孩子時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