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全

馬忠全

馬忠全,新中國開國少將、原海軍副司令員。1930年10月參加工農紅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榮膺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膺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他曾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95年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馬忠全 馬忠全

馬忠全,原名馬忠乾。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家無寸土,自幼替人放牛、幫工為生。參加紅軍黃安獨立師時,連長錯把馬忠乾聽成了馬忠全,從此馬忠全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了下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二師連長,營長。參加了為保衛鄂豫皖蘇區,開創川陝蘇區的歷次戰役戰鬥和長征。

1936年12月,馬忠全隨主力長徵到達陝北後,去援西軍隨營學校學習。1937年5月,由於戰場形勢吃緊,他中斷學習,提前分到紅四軍十師三十一團任參謀。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幹部普遍降職使用,馬忠全被任命為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三營十二連連長。參加了著名的夜襲陽明堡機場的戰鬥。1938年4月,任七六九團三營營長,東進冀魯平原開展游擊戰爭。在副師長徐向前的統一指揮下,在冀南地區依靠和發動民眾,發展地方基幹武裝,打擊日偽軍和反動會道門勢力,開闢了冀南抗日根據地。9月22日,團長王近山率團來攻河北柏鄉縣,不克,遂退至八里莊休息,遭日寇包圍。馬忠全親自拖過一挺機槍就猛掃敵人正面,掩護主力突圍,此戰,他右手指負傷致殘。此後歷任七六九團團長、太行軍區第五分區副司令員。參加了響堂埔白刃戰、石匣攻擊戰等戰鬥。

解放戰爭初期,馬忠全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太行縱隊第四支隊支隊長、第三縱隊八旅旅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上黨、平漢、隴海、湯陰等戰役戰鬥。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國民黨軍由南至北向我解放區猛撲,企圖圍殲我軍或將我軍趕過黃河以北。晉冀魯豫野戰軍決定發動隴海戰役,分兵兩路攻敵薄弱部位。三縱隊八旅配合六縱隊為右路,先取蘭封,截斷隴海線路。8月10日晚,馬忠全帶領部隊繞過考城、呂園子,向隴海路開封至蘭封段進擊。11日,攻占羅王車站,繳獲一列軍列(載有1輛坦克和大批軍用物資),他繼而扼守車站,堅決抵住了開封東援之敵,保證六縱隊拿下蘭封、杞縣等城,同時消滅了大量從蘭封西逃之敵,俘敵400多人。

1947年月,馬忠全隨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先後任皖西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皖北獨立師師長,恢復發展了皖西北老根據地。為鞏固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1949年春,馬忠全任第二野戰軍三兵團十軍三十師師長,參加了渡江、解放大西南戰役。重慶解放後,1950年1月至4月,他兼任川南軍區樂山軍分區司令員、樂山行署專員,組織領導軍民開展剿匪鬥爭,殲滅匪特16000餘人。

1950年12月,馬忠全與老首長王近山一道赴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在途徑武漢時,勾起了思鄉之情,王近山勸他回家鄉探望,並送他200塊錢做盤纏。這是他自16歲參加紅軍後第一次回家。

1952年7月,從軍事學院畢業後,馬忠全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艇學校校長。1955年任南海艦隊青島基地副司令員,1959年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榆林基地司令員,1962年任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1969年任北海艦隊司令員,1973年任海軍副司令員,為海軍現代化建設,為捍衛祖國的領海主權,建立了顯著的功績。

馬忠全戎馬一生,七次負傷,身中九彈。董必武同志於1960年2月2日在海南島椰莊題詩讚道:“珠崖椰樹欲凌霄,屢受颱風永不凋,本性堅貞經鍛鍊,故鄉人有此標高”。

戰鬥人生

痛苦選擇

馬忠全 馬忠全

1932年6月,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發起大規模的第四次“圍剿”。因張國燾估計錯誤,失去打破“圍剿”的希望。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越過平漢路向西轉移,撤離鄂豫皖蘇區,19日,紅軍到了棗陽新集。一股敵人趁正面攻擊部隊吸引紅軍主要兵力之時,突然向紅四方面軍十師和十一師的接合部發起猛攻,突破防線,直撲紅四方面軍總部。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臨危不懼,指揮部隊進行反擊。

敵我雙方經過連續三天的浴血拚殺,都陷入了極度疲憊的狀態。馬忠全在這場血戰中受傷。

徐向前分析認為,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越不利,被國民黨軍圍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必須組織部隊馬上突圍。

可部隊突圍,傷員怎么辦?過去在根據地,戰鬥一打響,傷員自有地方蘇維埃政府安置,現在遠離蘇區,沒有這個條件。然而,帶著這些傷員突圍又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選擇就是將他們留下。

馬忠全所在的二十八團甘良發政委也處在痛苦的選擇中。馬忠全兩處負傷,能不能跟上突圍部隊啊?如果把他留下來,說不定能混過國民黨軍的包圍,保下一條命呢。

這時,甘政委叫來馬忠全,掏出一小袋銀元,痛苦地說:

“小馬,你負了傷,拿上錢,混出敵人的包圍圈,回家吧,等著咱們紅軍打回來。”

聽到這話,馬忠全驚呆了,因為自打參加紅軍以後,他就沒想過要離開這支隊伍。他用懇求的目光看著甘政委,堅定地說:

“政委,紅軍就是我的家。我生是紅軍的人,死是紅軍的鬼!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我的傷不要緊,只是傷在手上,我的腿還能走,還能打仗。政委,我能跟上部隊!你看,我的傷最多十幾天就會好的。”說著,馬忠全向甘政委伸出了包著繃帶的雙手。

甘政委被馬忠全的決心感動了,最終決定讓他隨大部隊突圍。

刮骨治傷

馬忠全(照片3) 馬忠全(照片3)

1935年8月,沙窩會議以後,中革軍委決定將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組,組成左、右兩路軍。馬忠全所在的紅四軍被編入右路軍,隨毛澤東領導的中央紅軍一同前進。

進入草地兩天后,馬忠全右肘關節的傷勢越來越重了,整條胳膊腫得跟槓子一般粗,每前進一步都痛得他直冒冷汗。後來整個右臂已無法穿衣服,紅腫得發紫發亮,右肘的皮下好像汪著亮晶晶的水,傷口折磨得他吃不下、睡不著,讓他一會兒熱一會兒冷,像是“打擺子”。

戰友們看著心發急,團長看著更心疼,衛生隊的醫生看後,說要截肢。馬忠全堅決不同意鋸掉這隻握槍的胳膊。又過了幾天,團首長正好碰到了軍收容隊的一位老醫生,便立即帶他去給馬忠全看傷。醫生看後猶豫了一陣說:“不截肢也可以,但要切開放膿,把裡面的爛肉全部刮乾淨,可是沒有麻藥會非常疼痛。”

馬忠全正在給部隊作戰前動員 馬忠全正在給部隊作戰前動員

馬忠全當即表示:“只要能保住胳膊,沒有麻藥也行。”於是,醫生讓他躺在用一塊一米多長的舊油氈布鋪成的“手術台”上,開始實施手術。醫生蹲下來輕聲對他說:“我要動刀了,你可要堅持住啊。”馬忠全咬著毛巾,左手緊攥拳頭,說道:“開始吧!”說完,把頭扭到了一邊。

醫生拿起手術刀輕輕地將紅腫發亮的皮膚切開,頓時,暗褐色膿汁帶著血腥的臭味從切口處噴湧出來,連膿帶血流了一地。膿汁排淨後,醫生小心翼翼地一層層刮著傷口裡腐敗的爛肉,直至見到骨頭,“咔、咔”的刮骨聲聽得真真切切。

馬忠全緊緊咬住毛巾,鑽心的劇痛使豆大的汗珠密密麻麻布滿前額,不斷順著髮際從消瘦蒼白的臉上流下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爛肉終於刮淨了,滿頭是汗的醫生也長長舒了一口氣,用欽佩的目光看著馬忠全說道:“手術很成功,用不了幾天你的傷口就會癒合。”

馬忠全坐起來,想取下口中的毛巾擦擦汗,可是緊攥著的左手卻張不開了,手指甲都嵌進了手心裡……

周圍的戰友看到這一幕,都十分欽佩,讚嘆道:三國時關雲長“刮骨療毒”傳為美談,今天馬連長“刮骨治傷”我們親眼所見,真是了不起啊!

果然,如那位老醫生所言,馬忠全的傷口很快痊癒了。但他的右臂卻永遠伸不直了。

浴血抗日

馬忠全 馬忠全

1938年4月中旬,八路軍反九路圍攻作戰已進入白熱化。八路軍總部根據戰場形勢命令一二九師:快速向日軍合圍的中心地帶挺進,尋機消滅敵人。

4月16日上午,日軍行至武鄉以東長樂村狹窄地帶,鑽進了一二九師預先設定好的“口袋”。七六九團堵住了日軍的退路,與七七一團、七七二團、六八九團等兄弟部隊一起在河谷中將日軍分割成幾塊……

在戰鬥中,馬忠全殺得性起,索性抄起一桿紅纓槍,上陣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他在端槍刺倒一個敵人時,由於用力過猛,將槍尖扎斷了。他大吼一聲,乾脆就用槍桿子向敵人的腦袋上狠砸……

激戰14個小時之後,日軍苫米地旅團長親率一○五聯隊從遼縣趕來增援,妄圖解長樂村之圍。

劉伯承、徐向前將七六九團調往濁漳河北岸的山坡上,補充增強左翼兵力,阻擊來援日軍。

馬忠全一邊組織部隊以最快的動作在梯田邊挖工事,一邊派出部分人員撿敵人丟棄的槍彈,以補充彈藥的不足。

還沒完全準備好,敵人就在炮火的支援下,以扇形陣勢向八路軍猛撲過來。

馬忠全率部與兄弟部隊在東北角與前來增援的日軍一○五聯隊展開了一場惡戰,他們以密集的火力把一批又一批的敵人壓下了河谷,還一次又一次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

就這樣,他們在一個多小時裡,連續打退了日軍的8次衝鋒,我軍取得了長樂村戰鬥的勝利。

隨後,馬忠全又帶領部隊投入到泥澄口、狼牙山南關鎮等戰役中,粉碎了日軍的多次“掃蕩”。

在此期間,馬忠全率部活躍在昔陽至和順公路沿線及冀西一帶,以奇襲、偷襲、突襲等手段,打擊增援遼縣的敵人,積極出擊敵據點和交通線,積小勝為大勝,打破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和“圍剿”。

百團大戰

馬忠全 馬忠全

1940年夏,為了徹底粉碎日軍“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起一場大規模戰役——百團大戰。

8月20日,是全面破擊的日子。

馬忠全帶領部隊擔負的任務是突襲並固守獅垴山,嚴防陽泉之敵攻擊我破路部隊側背。

戰鬥打響了。一營營長李德生帶著戰士從正面向敵人壓了過去。馬忠全則帶領三營迅速向左側的那股敵人猛撲過去。堅守獅垴山主峰的十四團從右邊側擊敵人。

26日,三營勝利完成任務,奉命撤下獅垴山,陣地交由十四團繼續堅守。

為擴大戰果,給日軍以更加沉重的打擊,9月23日,彭德懷下達了第二階段的作戰命令,決定發起榆遼戰役。

戰役一開始,馬忠全所在的七六九團就秘密搶占了遼縣石匣鎮西南方向的狼牙山。一年前,他們曾在這裡冒雨伏擊日軍,重創了板井大隊。

9月26日夜,陳錫聯旅長召集鄭國仲團長和馬忠全等幾位營長研究制定作戰方案,決定由馬忠全的三營主攻敵人的碉堡;李德生的一營涉河從南向北攻擊,掃清敵人外圍;二營作預備隊。

27日下午5點剛過,馬忠全終於等來了開始進攻的命令。他一聲令下,三營的勇士們就跟著他撲向了敵人的據點。

這次戰鬥,半夜11時左右結束,全殲日軍兩個小隊,生俘日軍12名,並繳獲了平射炮、迫擊炮、機槍、擲彈筒和步槍等武器裝備。

榆遼戰役,打痛了日軍。日軍遂調集重兵對華北各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報復“掃蕩”。

百團大戰進入了第三階段,馬忠全所在的部隊參加了著名的關家垴戰鬥。

太行山根據地反“掃蕩”大戰,隨著關家垴戰鬥的勝利而結束。到了12月上旬,百團大戰宣告結束。

馬忠全在百團大戰中作戰勇敢,指揮靈活果敢,出色完成任務,受到上級表彰,並榮獲一等獎章。

保護首長

馬忠全視察海軍 馬忠全視察海軍

1942年9月,這時已身為團長的馬忠全正率領部隊在王家峪整訓。

這期間,馬忠全還完成了一項光榮而艱苦的任務——護送劉少奇過白晉線。當時,劉少奇準備由華中經太行轉太岳回延安。上級決定把護送劉少奇過白晉線到太岳區的任務交給了馬忠全的十四團。

馬忠全的十四團曾多次執行過護送任務,每次護送都未出過任何差錯,具有豐富的經驗。為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解決根據地的軍需民用,他曾幾次護送大量經費通過封鎖線運往各地。開始行動前,劉少奇聽取了三八五旅主要領導的工作匯報,感到很滿意,他還特意向十四團團長馬忠全詢問了白晉線上敵人的情況。馬忠全向劉少奇詳細匯報了白晉線上的敵情及護送方案,劉少奇聽後連連點頭,說:“很好,很好。”

經過周密的偵察和細緻的安排,馬忠全決定利用黑夜,從民眾基礎好、敵人防守相對薄弱的襄垣、沁縣交界處虒亭和白家莊間,護送劉少奇過白晉線。臨行前,旅首長一再叮囑馬忠全,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必須保證劉少奇的安全。馬忠全堅定地表示:請首長放心,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少奇同志安全通過封鎖線。

當天晚上,劉少奇騎著馬與隨行人員一起,從王家峪村出發向西疾進。馬忠全除給劉少奇派出警衛部隊外,還將主力部隊分布在沿途敵人的據點和炮樓周圍,嚴密監視敵人的動向。戰士們緊握武器,嚴陣以待,死死盯著敵人的據點,隨時準備打擊出動的敵人。

劉少奇一行通過封鎖線時,被一個炮樓里的敵人發現,敵人向我過路隊伍瘋狂射擊,我掩護部隊立即進行了猛烈的還擊,密集、準確的彈雨打得敵人縮在炮樓里不敢抬頭,更不敢走出炮樓攻擊我過路人員。劉少奇看見後稱讚道:“我們八路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就這樣,劉少奇安全地通過了封鎖線,與太岳區來接應的部隊會合,馬忠全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護送任務。

上黨戰役

馬忠全和民兵 馬忠全和民兵

1945年8月29日,劉伯承、鄧小平在赤岸村召開會議,部署上黨戰役。

馬忠全受命率四支隊南下,直撲襄垣。

襄垣守敵大部是閻錫山的自衛救國軍,十分頑固。起初,部隊對此還沒有充分認識。兩次攻城都失敗了,突擊隊傷亡較大。

馬忠全冷靜下來,認真分析了敵人占據有利地形、憑險據守,我軍進攻單一、突擊不順利的情況,決定改變單一的攻城方式,在加強火力掩護的同時,增加突擊隊,多處同時突破。

經過激烈戰鬥,襄垣城終於被攻破了。一夜之間,襄垣換了天地,國民黨守軍800餘人被殲,400餘人被俘。

攻克襄垣的當天,劉伯承、鄧小平帶著各軍區、支隊的領導都來了。一見面,劉伯承就說:“馬忠全,打得不錯嘛,我帶人向你取經來了。”

馬忠全嘿嘿地笑著,撓著頭不好意思地說:“哪有什麼經驗,就是敢打敢拼唄。”

“怎么沒啥子經驗?”劉伯承接著說,“這次打襄垣就不錯嘛,沒有一味地猛打猛衝,動了腦殼,為攻城作戰積累了經驗。你要好好總結,今後還會用得上。”

馬忠全心領神會,使勁地點了點頭。

定陶戰役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向中原解放區發動了規模空前的進攻。

8月10日,已身為旅長的馬忠全奉命率領八旅進抵羅王車站以北地區,選擇有利地形,阻擊東援之敵,同時兼攻羅王車站。

隨後,馬忠全的八旅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奉命往東北方向疾進,抵達山東菏澤西南地區集結。

原來劉伯承、鄧小平決定避強擊弱,弱中選強,分割中路之敵,先打敵整三師,發起定陶戰役。

馬忠全從縱隊受領戰鬥任務後,策馬急速返回駐地,立即進行作戰布置。

9月5日,馬忠全率八旅進逼申倪寨,打響了攻擊的第一槍。兩個團的勇士像兩把鋼刀分別從東、從南同時捅破寨牆,攻進敵人的前沿陣地。敵人被全殲,申倪寨被占領。

6日上午,敵整三師主力在大、小楊湖被殲。中午,整三師師部及第三旅殘部,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倉皇向南突圍。晉冀魯豫野戰軍於秦寨附近地區將其全殲,俘師長趙錫田。8日,定陶戰役勝利結束。毛澤東迅即給劉伯承、鄧小平發電:“慶祝你們殲滅整三師的大勝利,望傳令嘉獎全軍!”

渡江作戰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馬忠全任皖北軍區獨立師師長。

1949年3月21日,馬忠全奉命率領全師從桐城出發,向著安慶西南方的海口洲、鐵板洲開進,為渡江作戰作準備。

開進途中,馬忠全得知,國民黨軍桐(城)懷(寧)潛(山)邊區聯防區署上校主任、外號“林麻子”的林珣的聯防大隊逃到安慶西面的洪家鋪,隨即命令二十團、三十七團將其消滅。

在消滅洪家鋪國民黨軍的同時,獨立師二十七團抵達山口鎮,控制了皖河,偵察參謀李戊辰率偵察排先後消滅了三股敵人,俘獲頗豐,並蒐集木船300多艘。

此時,江北岸只剩敵人一個據點安慶城了。鑒於安慶城周圍均是沼澤丘陵,地形複雜,敵工事堅固,且周圍國民黨軍已被解放軍全部肅清,安慶國民黨軍已成瓮中之鱉,無力影響解放軍渡江作戰,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劉伯承、鄧小平決定暫不攻擊安慶,只包圍監視,集中力量於渡江作戰。

3月28日,馬忠全率領獨立師搶占了長江北岸的灘頭陣地,隨即登上位於安慶西南方、長江之中的海口洲、鐵板洲,控制了長江航道,迅即構築工事,在監視圍困安慶之敵的同時,蒐集船隻,進行水上訓練,準備渡江。

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

馬忠全率領獨立師突破長江天險的英雄氣勢和奮不顧身的英姿,永遠定格在人民解放戰爭的歷史畫卷中!

渡江戰役之後,馬忠全率獨立師返回桐城,並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第十軍第三十師。馬忠全任三十師師長,政委魯大東,副師長朱光,政治部主任張敬一。他們又重新回到野戰軍的序列,參加到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國的最後戰鬥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