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唐柄鏽菌

馬唐柄鏽菌,屬鏽菌目,柄銹科,拉丁名為Puccinia oahuensis。

馬唐柄鏽菌

拉丁綱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Uredinales
中文目名鏽菌目
拉丁科名Pucciniaceae
中文科名柄銹科
拉丁名Puccinia oahuensis
中文名馬唐柄鏽菌
定名人Ell. et Ev.
參考文獻Pucciniaceae

相關連線

病原菌—披鹼草柄鏽菌對其寄主羊草生理生態學特徵的影響

病原菌與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在自然植物種群中普遍存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是國內外生態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一般情況下,病原菌的侵染不會立即殺死寄主,而是引起寄主植物體內發生複雜的生理生化變化,從而導致寄主形態及代謝功能發生改變。通過病原菌對寄主植物的生理生態學影響的研究,有助於揭示寄主植物與其病原菌在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規律,為進一步研究寄主植物對病原菌的抗病機制及抗病遺傳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中的寄主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寄生菌-披鹼草柄鏽菌(Puccinia elymi)是首次在羊草上被發現的,兩者建立了穩定的相互作用體系。本研究以羊草-披鹼草柄鏽菌作用體系為研究對象,研究鏽菌的兩個重要生活階段(夏孢子、冬孢子時期)和不同土壤環境條件下,不同感病(鏽病)程度羊草的形態特徵及營養代謝物質的變化。實驗結果及主要結論如下: (1)披鹼草柄鏽菌的侵染對羊草葉片的重量及形態有明顯的影響。與健康植株相比,感病的羊草葉片的鮮重、葉長、葉寬顯著下降(P﹤0.05),而乾物質百分率卻高於對照葉片。Ⅲ級病葉的鮮重(10.50g)比對照(11.45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