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紐森

1998年,為Littala設計的 Marc 德國紅點大獎(獲獎設計Embryo椅)


1963年馬克·紐森出生在悉尼近郊,他的成長頗具傳奇色彩,在馬克出生沒多久,他的生父就因為某些原因一走了之,馬克的母親從此帶著年幼的兒子漂泊打工。馬克12歲的時候已經在歐洲轉了一圈,後來又到過亞洲遊歷,他的啟蒙教育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
1982年,馬克考上了悉尼藝術學院學習珠寶設計以及雕塑,家人對此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從小一有機會就到外祖父的車房工廠里擺弄各種工具,做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在學生時期他瘋狂迷戀上了椅子,自此一頭栽進工業設計的世界。在1984年畢業前,他在澳洲Crafts Council舉辦的“featuring the Lockheed Lounge”的展覽中展出他的作品:紐森把18世紀的馬車座椅加以改造,以“創造一個流動的金屬形式”為概念,推出了令人驚奇的Lockheed躺椅,整個躺椅以手工打造的再生銀色金屬漆與弧形線條,呈現出了具有迷幻色彩的流動感。紐森由此一舉成名,並獲得企業家Teruso Kurosaki的賞識,希望將他的設計投入生產。
1987年,紐森前往東京,在Kurosaki的公司工作,從此開始他的設計生涯。東京時期的馬克•紐森崇尚聚酯、棉和木等天然材質,迷戀不間斷的圓弧線條。為日本家飾品牌idee設計的embryo 椅子、義大利品牌Cappellinifibreglass Felt 椅子和Orgone 躺椅,都以大面積的弧形線條表達視覺的無限延伸,並加入原木和棉織布材質,表達他對“陽光與自然”的熱愛。在此期間,他的作品在亞洲、歐洲廣泛展出。 1991年,紐森前往巴黎定居並建立工作室,並得到了歐洲享有盛名的照明公司Flos和家具公司Cappellini和Moroso 的青睞,成為委任設計師。
“未來想像和科技造型”是90年代後紐森另一個創作重點,強調鮮艷的色彩和富有想像力的造型,他從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物品出發,開罐器造型的TV Chair、積木般的Nimrod Arm Chair、蜂巢靈感的Gello Table、限量版的Event Horizon Table和Orgone Chair,都以鮮艷色彩和流動線條,塑造紐森的個人風格。
1994年,因為找不到喜歡的手錶,所以想要開始設計手錶的紐森與瑞士企業家Ike先生攜手創造Ikepod腕錶之後在巴黎開設工作室,為不少知名品牌做設計,1994年和OliverIke在瑞士共同創立Ikepod鐘錶公司,生產他設計的手錶,並且限量生產包括Event Horzon Table 和Orgone Chair在內的鉛制家具。在巴黎,他的設計風格亦從此轉向,開始大量運用不鏽鋼、聚乙烯與鋼板烤漆等現代科技工藝,運用多材質的不同結合,表達科技在人類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例如以整張鋼板彎制而成的Alufelt Chair、結合橡膠與皮革、不鏽鋼的Gluon Chair、Komed Chair都是典型作品。同時,這段時期紐森也顯示了他在室內設計上的天賦,他設計的一系列餐廳及飯店遍布倫敦、日本、科倫、和曼徹斯特。那時的馬克很窮 “大家都以為我會因為得到許多讚譽而變得腰纏萬貫,其實那時我身無分文”馬克後來回憶道。他那時靠賣設計圖紙過活,最離譜的一個小道訊息是:馬克曾經窮得匿居在女友東京郊外的宿舍衣櫃裡,即使是搬到巴黎後,他還住過“紅燈區”不見天日的小隔間1992年,在給資生堂完成Basala Flacon的香水瓶設計後,馬克獲得了一筆20000美元的設計費,他用這筆錢實現了自己當時的夢想:阿斯頓馬丁DB4跑車。
1997年,紐森搬到了倫敦,在那兒他和Benjamin De Ha 成立了Mare Newson公司,進行範圍廣泛的設計接受來自歐洲、北美和亞洲等地顧客的定製,從鐘錶、椅子、腳踏車、玻璃器皿設計到餐館、錄音工作室、私人噴氣式飛機的內部裝修等等都有涉及。alessi、Flos、Cappellini、Magis、Biomega、Ikepod、福特汽車等各大品牌跟風般不惜重金邀請他為自己的產品設計。和KarlLagerfeld合作的香水瓶,和Alessie、Magis.、B&B、 AmericanStandard等國際家具公司設計商品等。
1997年,紐森為Alessi設計的一系列廚衛用品
1998年,為Littala設計的 玻璃器皿
1998年,紐森為一架私人噴氣機進行了內部設計(Dassault Falcon 900B) 螢光清綠機艙主牆,銀灰回紋地毯,亮黑漆料摺疊桌面,銀框黑皮超大沙發外機身用迷幻圓點圖案裝飾。
1999年,紐森負責設計的福特021C概念車,可能是全世界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概念車這一次他將一種更具年輕人的樂趣和討人喜歡的概念付諸汽車製造的實際如果叫孩子們畫一幅他們心目中的汽車,估計和021C有很多相似之處。
2000年,為丹麥Biomega設計了MN01腳踏車,2000年奧運會期間,澳大利亞政府要求紐森為澳洲最著名的“白色地標”———悉尼歌劇院做全新包裝與設計結果,他為純白的歌劇院換上高科技的電子迷幻彩色巨型的白帆屋項上,閃耀炫目的色彩,反映了堡礁、人焰、流水及大地的影色,顯示澳洲的特色。
2003年快達航空公司新訂購的12架A380代表最新遠程飛行技術的客機快達公司力求把它塑造成“超星級飛機”的代表為此,該公司也請來了紐森協調機艙內部的的設計工作。除了政府、航空公司外,世界最大的衛浴品牌———美標也重金請出紐森設計出個人風格十足的套間產品——— Moments系列。該套間以極簡的設計營造出奢華的風格,大氣的黑白灰色調配合極富現代感的幾何造型梳洗櫃與台盆相得益彰,從圓形的寬大把手中衍生出獨特趣味和想像力座廁秉承了後工業時期的設計風格,仿佛是對雕塑作品的懷舊。大尺寸的浴缸寬敞舒適、線條簡潔、造型規整,卻讓人聯想到華麗的享樂主義,富有創意的旋鈕式設計的龍頭則在細節中流露出優雅。這一系列,成為了紐森對“柔和極簡主義”的再一次成功演繹。
如今的馬克·紐森,是世界上最多產、跨度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馬克·紐森的名字已經成為新的時尚符號,各大設計類獎項紛紛為他的作品頒獎:芝加哥 Athaeneum的優秀設計獎、“ELLE家具”的“設計大獎”、“Homes&GardenswithV&AMuseum”的“經典設計大獎”、“設計與裝飾大獎”的“最佳潔具設計”等等……這個“什麼都敢設計”的鬼才設計師,成了“用線條造物的新神”。
馬克·紐森說他喜歡海,海水的流動總是帶著無窮無盡的能量,但又把無窮無盡的重量傾泄的一乾二淨。這就是紐森對科技材質和線條創新的領悟,隨著獲得了無數次獎項和舉辦眾多展覽,馬克·紐森用堅持不懈的努力確立了他的大師地位。他的設計成為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設計博物館,巴黎的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 以及vitra設計博物館的永久館藏品。對於如此多樣化的產出,馬克還是希望他所有作品間能有一條線,連貫相同的精神和概念,這就是他所推崇的“柔和極簡主義”。所以,當你下一次看到這些如液體般圓滑,有點天真又科技感十足的,一言難盡的讚嘆時,不要懷疑,它就是“馬克·紐森”。
“未來要多方嘗試將不同的材質,運用在多種的領域或產品上,尋找出更多的可能,而這也是我一直以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紐森說。
Marc Newson歷年所獲獎項
2006 紅點獎最傑出設計師獎(獲獎設計 新秀麗11-3583-2006 拉桿箱)
2005 美國芝加哥科技協會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 Talby 手機)
美國芝加哥科技協會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Zvezdochka 運動鞋)
柏林 SIFA大獎(獲獎設計G-Star服飾)
2004 日本JIDPO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 Talby 手機)
義大利榮譽勳章獎(獲獎設計 Strelka 餐具)
英國最佳浴室設計和裝修大獎(獲獎設計 Ideal Standard 浴室設計)
英國廚衛雜誌產品革新獎(獲獎設計 Ideal Standard 龍頭)
英國V&A博物館家居花園類經典設計獎(獲獎設計 Ideal Standard Newson 面盆系列)
紐約逾時尚大獎讀者評選的最佳餐廳設計獎(獲獎設計The Lever House)
巴黎L'Observateur 設計大獎(獲獎設計 特氟隆炊具系列)
2003 澳大利亞設計大獎(獲獎設計 快達Skybed)
美國芝加哥科技協會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 快達Skybed)
美國芝加哥科技協會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 Ideal Standard Marc Newson 浴室系列)
英國ELLE裝修設計大獎(獲獎設計 Ideal Standard Marc Newson 浴室系列)
2001 美國芝加哥科技協會最佳設計獎(獲獎設計 DH1門環)
英國 Selfridges百貨短目錄設計獎
2000 德國紅點大獎(獲獎設計Hemipod 腕錶)
1999 東京車站概念車設計獎(獲獎設計 福特 021C)
悉尼設計協會獎(獲獎設計 悉尼系列郵票)
德國紅點大獎(獲獎設計Embryo椅)
1993 巴黎家居博覽會年度設計師獎
1989 美國喬治尼爾森設計大獎
1984 澳大利亞手工業協會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