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是1999年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鮑世修。該書旨在通過深入細緻的分析,全面系統介紹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各個有機組成部分、理論形成的歷史條件、理論特點、研究方法、理論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以及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理論價值、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從而為深入了解、學習研究這一重要軍事理論體系提供了一個基本線索和可供參考的思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是我國軍事基礎理論科研領域近年來湧現出的一項新成果。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產生的歷史條件
第一節 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在軍事上引起的巨大變革
第二節 工人階級進行革命鬥爭需要自己的軍事理論
第三節 19世紀40~80年代歐亞美非各洲戰事頻繁出現
第四節 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創立軍事理論所作的分工與合作
第五節 恩格斯為掌握軍事科學奧秘所作的長期主觀努力
第二章 關於戰爭的理論
第一節 正確認識暴力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戰爭起源於經濟利益的衝突,終結於階級社會的消亡
第三節 戰爭是政治通過暴力手段的繼續,是為物質利益而進行的階級鬥爭
第四節 搞清戰爭性質,採取正確態度
第五節 戰爭同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六節 人民民眾和統帥在戰爭中各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節 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人和武器
第八章 人民戰爭——唯物史觀在軍事領域的生動體現
第九章 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理論新貢獻 
第三章 關於軍隊的理論
第一節 軍隊在氏族制度解體和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產生
第二節 不同性質的軍隊具有不同的社會職能和特點
第三節 軍隊的發展同社會主義以及社會政治制度有著密切關係 
第四節 軍隊戰鬥力的構成取決於多方面的條件
第五節 無產階級的武裝組織是一種全新的革命軍隊
……
第四章 關於武裝起義的學說
第五章 關於軍事藝術的理論 
第六章 科學技術對軍事的影響 
第七章 馬克思恩格斯研究軍事問題的科學方法 
第八章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的特點
第九章 馬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第十章 歷史地位與現實意義
結束語
附錄

文摘

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產生的歷史條件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軍事理論是在19世紀下半葉歐洲特定的社會條件下,適應當時革命形勢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它的出現有著各方面的歷史前提或者叫客觀條件,當然也有創立人自身的主觀原因。
第一節 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
在軍事上引起的巨大變革
發生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期的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在世界軍事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這一時期的戰爭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原因在於這兩次戰爭反映了那個時代新舊兩種軍事思想的激烈交鋒,標誌著西方近代軍事學術領域的一次巨大變、革。
西方封建時代軍事上的沒落 在歐洲,封建時代延續的時間很長,大約從5世紀末直到18世紀。伴隨著這一漫長歷史時期中頻繁戰爭活動而出現的封建時代軍事,作為一種社會上層建築,在十幾個世紀的巨大變遷中,發展到18世紀中期已完全走向沒落。當時西歐國家軍隊兵員的補充,採用僱傭制和強迫徵兵的辦法,兵士是從社會上最墮落的分子中招募來的,其中不少是外國人。軍官則只有統治階級的代表,主要是貴族,才有資格充任。軍隊在戰場上完全按照平時通過機械訓練辦法養成的一套呆板動作行事,兵士們在戰鬥中毫無主動性可言。至於紀律則完全靠棍鞭來維持。軍隊的組織編制這時也比較落後,各國武裝力量基本的建制單位是團。西方封建時代末期軍隊裝備的還都是前裝滑膛槍和滑膛炮,在性能上表現出射速低,射程短,精度差,而且火炮笨重,移動不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