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及其當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及其當代意義作者: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鄧小平理論、認識論、經濟哲學和現代化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基本信息

書 名: 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及其當代意義
作 者: 余源培 著
出 版 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5-1
I S B N : 9787309070989
定 價: ¥35.00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聯繫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經濟建設中的現實問題與核心的理論問題,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與闡釋,以及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的探討,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經濟哲學,著重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與我國當下經濟建設經驗的相關性,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的當代意義,並對當代西方的某些主要思潮進行了直接的批判。全書注重問題域、論述框架與核心觀念的前沿性、思想性與學術性,從論題的前沿性、研究的系統性以及研究的深度而言,本書具有顯著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余源培,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政協第八、九屆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常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七五”“八五”“九五”規劃組委員;《辭海》分科主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哲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理事、上海市社聯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鄧小平理論、認識論、經濟哲學和現代化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主要著作集中在三方面:1.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任《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分科主編;參加教育部兩本教材的編寫;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導讀》。2. 經濟哲學。專著《尋找新的學苑——經濟哲學成為新的學科增長點》和論文近30篇。3. 辭書。任《辭海》、《大辭海》分科主編;任《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常務副主編;主編《鄧小平理論辭典》;任《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卷)主編。

圖書目錄

上篇
重視對社會經濟運動的哲學研究
開展經濟哲學研究之我見
經濟哲學在我國的緣起
馬克思的啟示:在哲學與經濟學的結合中走向歷史的深處
論經濟哲學的學科性質和一般研究方法
經濟哲學是經濟學與哲學發展融合和變革的產物
試論經濟哲學的基本範疇研究
我國經濟哲學應重視對重大實際問題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的主題是人的全面發展
《資本論》的當代意義
社會主義與貨幣關係之歷史反思
資本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
“國家資本主義”與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
破解社會生活中的“斯芬克司之謎”——對“效率”與“公平”關係的思考
深入反思“非典”肆虐根源
打造“誠信社會”——關於經濟倫理視野的思考
意識形態在網路時代
對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之社會的哲學思考
評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
下篇
要關注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
在哲學與經濟學的結合中推進現代化事業
返本開新,服務好社會主義現代化主題——對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發展的思考
試論鄧小平的世界歷史眼光
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層次思考
“抓住機遇”是鄧小平重要的歷史哲學思想
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再解讀
建構新時期價值觀論綱
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種哲學審視
唯物史觀視野中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理性思考——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觀念先行
制度建設:讓“權錢腐敗聯盟”無法藏身
論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指導意義
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人力資源強國建設
論消費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從如何看待消費主義談起
附錄
引導好“知識消費”
為塑造“城市精神”構建堅實平台——談提升城市的形態文明、功能文明與素質文明
樹立和實踐科學的發展觀
科教興市的關鍵在提高人的素質
牢固樹立人人都可成才的觀念
理性看待人均GDP破1000美元
上海和諧發展靠什麼
用“企業公民”醫治“責任缺失症”
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
讓發展更好地惠及廣大民眾
關心新農村建設是一種歷史責任
抓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風氣
“文化大餐”應當名副其實
文化自覺的價值取向
重視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消費不夠”與“消費不當”都要重視
應對經濟危機不可忽視“道德救援”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