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養生療法

香道養生療法

香道養生文化是香道文化的分支,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沉檀龍麝,沉香是香中極品,華濟堂充分利用沉香的藥性,與血竭等其他珍貴中藥配伍研發了龍沉香、沉香灸及消骨痛痹丸等養生系列產品。

香道養生療法包含:香湯、香蒸、香泡、香灸、香薰、精油、線香、香材、香粉、香皿,調香、制香、香席、經絡調理等。

基本簡介

概述

自古以來,藥香與中國傳統中藥“湯、膏、酊、丸、散”並駕齊驅,是傳統中醫文化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宋代《蘇沈良方》等醫學著作中均有大量關於藥香醫病、藥香養生的詳細記載。香道養生的風潮在明清兩朝達到極盛,宮廷和貴族階級廣泛流傳三分治七分養的養生哲學,通過四時節氣變化,配伍合成相應的藥香,達到預防疾病、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紀氏家族非常重視香道養生文化、藥香養生文化的傳承,在百年行醫實踐中潛心研究了一整套完善的藥香養生理論體系,並以沉香、血竭等名貴中藥為主要原料,研製出奇楠龍沉香系列,奇楠龍沉粉、沉香灸、消骨通痹丸等一系列健康養生品。其中,龍沉開智香成為很多寺院大德高僧研讀經文必用,也被很多家長求來用於學生高考前的減壓、開智、安神和助眠。沉香灸以名貴沉香代替傳統艾草,通過灸療手法迅速地將藥力滲透至人體病灶部位,疏通經絡、溫中補氣,達到艾灸難以企及的保健治療功效,可廣泛套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男科、皮膚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消化疾病、呼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科疾病、痛風、風濕、糖尿病、腫瘤等疾病有特效。消骨通痺丸對治療頸腰椎病、關節病、無菌性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等有顯著、獨特的療效,消骨痛痹丸方劑及其製作工藝於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並獲太和縣科技進步一等獎。紀玉田老先生和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四代傳承人紀高峰博士均被授予“國際中醫(藥香)養生文化傳承人”稱號。

歷史淵源

古老的中國香道文化堪稱民族文化奇葩之一。先秦時期,香主要用於祭祀,用於表達人們對天地的敬仰。到西漢中葉,西域、南亞的香料傳入中原,深得皇室貴族喜愛。西晉張華編撰《博物志》中記載,漢武帝時,西域小國進貢沉香,起初皇帝覺得香品普通,對獻香的使者不太待見,後來發現沉香有治療時疫的奇效,焚燒之後,香氣三月不散,驅瘟避瘴。沉香養生從此流行在漢代貴族階級中間,並形成了用香道養生的規制。漢朝末年瘟疫及黑死病蔓延,使當時六千萬人口急劇下降到不足三千萬人口,醫聖張仲景以藥香為組方以《傷寒論》為指導,挽救了華夏民族的一次大災難。這是史料中最著名的香道養生療法的記載。
經歷了隋、唐、宋時期,藥香已經與中國傳統中藥“湯、膏、酊、丸、散”並駕齊驅,大批優秀的中醫不斷研究以沉香為主配伍的方劑,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著名醫學典籍《蘇沈良方》都有詳細的香道養生的記載,在一代代中醫學者的努力探索下,香道養生文化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並得以廣泛套用。
清朝,皇室貴族非常注重香道養生,御醫根據四時節令變化以香藥調配,製作成隨身佩戴的香餅、香囊、環佩等,一方面象徵身份,另一方面祛邪養生。慈禧太后是非常注重中醫香道養生的歷史名人,也是非常長壽。

華濟堂華濟堂

華濟堂於清朝道光元年創立,以中醫傳統的香道養生療法、香藥療法、香灸療法聞名,醫治了許多疑難雜症,得到患者的廣泛讚譽。清朝鹹豐八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親手為華濟堂題寫金字匾額。可惜到了民國後期,由於社會動盪、戰火頻繁,香道養生文化、香灸養生文化幾乎絕跡。香道養生、香灸養生及香藥配伍等祖國傳統中醫精髓的繼承者已是鳳毛麟角。
香道養生療法香道養生療法

清鹹豐八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親手為華濟堂題寫匾額清鹹豐八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親手為華濟堂題寫匾額

紀玉田老先生是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三代傳承人,在繼承了父輩多年來收錄的中醫典方和香道養生法之外,通過精選藥材、古方炮製,研製了沉香灸、龍沉香、消骨通痹丸等,填補了香道養生文化的空白。2006年,有一代國醫之稱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階平同志為紀玉田老先生親筆題寫“世濟醫德”四字,紀玉田老先生被評為“中國優秀特色專科名醫”和“國際中醫(藥香)養生文化傳承人”稱號。作為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四代傳承人,紀高峰博士自幼受父親薰陶,得到中醫香道養生的真傳,並組建了中國奇楠沉(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並與越南、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國際藥香養生文化交流的渠道,受到很多國家政要、宗教、高層、名人、商賈的推崇。

基本內容

香道養生文化是香道文化的分支,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沉檀龍麝,沉香是香中極品,華濟堂充分利用沉香的藥性,與血竭等其他珍貴中藥配伍研發了龍沉香、沉香灸及消骨痛痹丸等養生系列產品。
香道養生療法包含:香湯、香蒸、香泡、香灸、香薰、精油、線香、香材、香粉、香皿,調香、制香、香席、經絡調理等。

一、 龍沉香

1、龍沉香系列特色藥香養生產品
龍沉香系列產品特色藥香養生產品是華濟堂紀氏在百年中醫臨床實踐中不斷摸索,在上百種沉香配伍的藥香方劑中提煉而成的藥香養生系列產品,其中包括龍沉奇楠香、龍沉開智香、龍沉容顏香、消骨通痹丸。其中,龍沉開智香成為很多寺院大德高僧研讀經文必用,也被學生家長求來用於學生高考前的減壓、開智、安神、助眠。奇楠龍沉香被選用作為中越建交64周年禮品。
2、 精細選材,古法炮製
在中藥現代化批量生產的今天,中藥原料造假、農藥、重金屬、激素超標等問題不斷湧現,中藥原料不炮製,或炮製不得法等種種現象使中華幾千年傳統中醫文化蒙受了諸多質疑和誤解。
華濟堂一直秉承“行醫先問藥”的祖訓。繼承傳統古方炮製技藝,根據藥材季節到藥材原產地進行採購,精選優質中藥原料,並針對每一味中藥的不同性味進行淨制、切制、加熱炮製、加輔料炮製等規範、嚴格的後期處理。
中醫用藥如用兵,炮製如練兵,無論多珍貴傳世的藥方,都必須配合品質上乘的藥材原料和精細規範的炮製工藝,才能增強藥效,減少藥物毒性,導引歸經,最終達到藥到病除的理想療效。
所謂醫者仁心,華濟堂以患者為本,以“精細選材,古方炮製”為一貫的經營特色,即使耗費人工、物力,卻不敢有絲毫疏忽懈怠,因此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和廣泛讚譽。華濟堂牌中藥飲片更是以質量上乘享譽同行業,行銷國內外。2006年,有一代國醫之稱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階平同志為華濟堂親筆題寫“世濟醫德”四字,以贊其德。
近年來,華濟堂秉承傳統中醫藥精髓,致力於專業性、職業性、特色性的中醫、中藥推廣模式。現面向全國及國際推廣百年華濟堂品牌,使中華民族傳統中醫精髓發揚光大。

二、 沉香灸

沉香能芳香避穢,預防外邪入侵;能開竅安神,調和情志;能調理五臟六腑的氣機,通行十二經脈的氣血。沉香行走氣分以行氣為主,若要讓氣血運行流暢,則配伍以活血藥更為有效。
血竭被稱為活血聖藥,其中以龍血竭藥用價值最高。血竭破血逐瘀,沉香化滯行氣,用奇楠配伍以龍血竭製成的“沉香灸”兼具了沉香與血竭的最佳藥性,並互為補充,具有“祛除外邪,開竅安神,調和腑臟,溫陽散寒,疏通經絡,運行血氣”的功效。二效公用清血養心,強髒,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將沉香、血竭的藥用功效與針灸古法結合,配合中醫灸療養生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在熱療、藥療、香療三效合一作用下,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止痛、去濕逐寒、交通心腎、溫腎納氣、溫腎暖精、壯陽除弊、防病保健的功效。
沉香灸除了保健還有美容、減肥、補血等功效。通過驅逐體內的寒氣,幫助身體恢復,使身體更加健康,中醫里提出“腎主骨生髓”,尤其針對女性的貧血症狀,可以灸與腎有關的穴位,如腎腧穴、氣海穴、三陰交。
1.沉香灸分類:
直接灸、間接灸、沉香卷灸、溫筒灸、無瘢痕灸。
2.沉香灸方法:
沉香炷著膚灸法、沉香炷隔物灸法、沉香條懸灸法、沉香條隔物懸灸法、沉香條壓灸法、鋪灸法、沉香灸器灸法、溫針灸及其他灸法。
3. 常見病的香灸穴位:
感冒:風池,大椎,風府,合谷
急性支氣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氣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淵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風門,列缺
支氣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氣管擴張:孔最,尺澤,膻中
肺結核:肺腧,太淵,三陰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腧,內關,期門,陰陵泉,俠溪,膻中
膈肌痙攣:中脘,足三里,內關,巨闕
急性胃腸炎: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
腹痛:氣海,中脘,內庭,脾腧
胃下垂:百會,足三里,中脘,梁門,關元
胃痙攣:天樞,中脘,梁丘,幽門
消化性潰瘍:中脘,梁門,足三里,胃樞
腸梗阻:足三里,天樞,支溝,下巨虛
便秘:足三里,天樞,大橫,大腸腧,支溝
失眠:三陰交,內關,足三里,百會
貧血:足三里,關元
高血壓:足三里,絕谷,曲池,血海
心絞痛:心腧,至陽,厥陰腧,膻中,少海,內關
無脈症:心腧,內關,太淵,厥陰腧
糖尿:關元,太溪
脫肛:長強,百會,足三里
膽囊炎:陽陵泉,期門,日月,膽腧,太沖,足臨泣
肝硬化:期門,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陰交

三、 消骨痛痹丸

對治療頸腰椎病、關節病、無菌性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等有顯著、獨特的療效,此方劑及其製作工藝於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並獲太和縣科技進步一等獎。此方劑為純天然中藥製劑,組方獨特,無毒付作用,標本兼治,治療徹底,不易復發。製作工藝和服用方法簡便、價廉。不需手術和機械牽引,病人易於接受。此藥經數千例患者臨床驗證,有效率達100%。

地域分布

香道養生療法以太和縣華濟堂為中心輻射影響到安徽及北京、以色列、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濟堂傳承譜系

第一代:

紀中海,華濟堂創始人,曾任曾國藩湘軍隨軍醫官。

第二代:

紀華章,從小師從父親學習中醫,太和縣中醫院創始人。

第三代:

紀玉田,紀華章之子,安徽省太和縣人,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三代傳承人,中國優秀特色專科名醫。

第四代:

香道養生療法香道養生療法
紀高峰,紀玉田之子,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四代傳承人;國際中醫(藥香)養生文化傳承人;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秘書長

代表性傳承人:

紀高峰博士,從小和父親紀玉田老先生學習中醫,2011年畢業於北醫大,取得博士學位。在秉承傳統中醫藥基礎上,將百年祖傳秘方與現代醫學養生特點相結合,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中醫藥香養生理論體系。組建了中國奇楠沉(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所研發的產品申請了多項智慧財產權。成功把香道養生文化、藥香養生文化推廣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養生文化國際交流渠道,受到很多國家政要、宗教、高層、名人、商賈的推崇。

主要特徵

1、百年傳承

華濟堂自道光元年創立至今有近200年的歷史,經四代人對香道養生文化不斷的繼承和完善,反覆套用於臨床,最終形成較完善的香道養生文化體系和成藥方劑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

2、古法炮製

在中藥現代化批量生產,中藥原料造假、農藥、重金屬、激素超標、中藥原料不炮製濫炮製的現象被屢屢曝光,華濟堂堅持祖訓,繼承傳統古方炮製技藝,精選藥材原料,龍沉香系列、沉香灸、消骨痛痹丸中的每一味中藥都經過嚴格的炮製流程和妥善的後期處理,使藥效增強,導引歸經,最終達到藥到病除的理想療效。

3、國際認可

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四代傳承人、國際中醫(藥香)養生文化傳承人紀高峰博士致力於將祖國傳統藥香養生文化在國際領域進行推廣和介紹。目前越南、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政要、宗教人士、名人商賈對中國藥香養生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和青睞。華濟堂祖傳香道養生文化擁有良好的國際口碑和巨大的經濟、文化價值。其中龍沉香被選用作為中越建交64周年禮品。

實用價值

香道養生文化從漢代起源,經過唐宋歷代醫學名家研究和完善,藥香成為與中國傳統中藥“湯、膏、酊、丸、散”並列的重要劑型,香道養生文化在明清兩朝宮廷貴族階級達到極盛,根據四時變化,配伍香藥,達到未病先防,預防疾病,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文化價值

香道養生文化是香道文化與中醫文化結合的產物,其中凝聚著幾千年來歷代醫家的努力成果。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宋代醫學著作《蘇沈良方》都對藥香養生文化有詳細的方劑記載,到民國時期之後,由於戰爭原因香道養生文化產生斷層,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損失。

經濟價值

百年華濟堂繼承和發展了香道養生文化,致力於專業性、職業性、特色性的中醫、中藥,面向全國推廣藥香養生文化,現已陸續成立了幾十家古法炮製、配製、專業銷售中藥的藥鋪、藥店和中醫診所。受到患者的廣泛好評。另外,紀高峰博士在越南、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養生文化國際交流渠道,受到很多很多國家政要、宗教、高層、名人、商賈的推崇,形成了良好的國際口碑。

瀕危狀況

1. 香道養生文化繼承者匱乏

從漢代到明清兩朝,香道養生文化歷時千年,滲透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藥香在中醫領域的發展,與中醫“未病先防”的理論不謀而合。沉香香藥方劑、和香配伍、炮製工藝是中醫精髓重要組成部分。民國後期,國內戰爭頻繁,香道養生文化逐漸凋零,繼承者寥寥,學成者更是鳳毛麟角。

2. 香藥製作傳統配方及工藝面臨失傳

隨著醫藥市場現代化,中藥批量生產,市場以效率取勝,製作藥香龍沉香,其過程顯得精細複雜,調香、制香、精選、炮製每一道制香工序都需要純熟的手法工藝,需要操作者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紮實的中醫理論基礎。尤其藥香傳統性的祖傳配方瀕臨滅絕,藥香又與傳統中藥“湯、膏、酊、丸、散”並駕齊驅,是我國傳統中醫藥劑型的中藥組成部分。

保護計畫

保護內容

成立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推廣香道養生療法,在國際領域宣傳香道養生文化知識。

五年規劃

時 間 保護措施預期目標
2012年 成立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 匯集人才,發展壯大隊伍
2013年 教授香道養生療法基礎知識 傳承傳統中醫精華
2014年 建立一個完善系統的香道養生療法的國際交流渠道 在國際領域傳播香道養生療法
2015年 舉辦巡迴講座,拍攝紀錄片 將香道養生療法進行全面傳播
2016年 在各地設定華濟堂分社,專家坐診。 將香道養生療法進行全面傳播

保護措施

建立機制,爭取資金。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進行了普查,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2、百年華濟堂祖傳中醫第四代傳承人紀高峰博士通過多年努力組建了中國奇楠沉(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並將香道養生療法介紹給越南、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領導、要人,傳播中國傳統藥香養生文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