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料栽培

香菇生料栽培

香菇生料栽培,是指培養料的配方香菇是木腐性菌,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培養料中必須含有30%以上的鋸末。

香菇生料栽培新技術
一、原料準備
1.培養料的配方香菇是木腐性菌,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培養料中必須含有30%以上的鋸末。培養料配方如下。
(1)木屑38千克、麥麩10千克、糖1千克、石膏0.5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多菌靈35克。
(2)棉籽殼20千克、木屑19千克、麥麩10千克、糖0.75千克、石膏0.5千克、多菌靈35克。
(3)玉米芯25千克、木屑15千克、麥麩8.5千克、糖0.75千克、 石膏0.5千克、尿素0.25千克、多菌靈35克。
(4)稻草(或麥秸)粉19.5千克、木屑19.5千克、麥麩9.25千克、糧0.75千克、石膏0.5千克、多菌靈35克。
2.木屑的預先處理由於木屑中混有大量的松、柏、杉等木屑成分,這些樹種的木屑中含有抑制菌絲生長的烯萜類物質,因此在種植香菇時,要採用必要的措施加以處理,才能使菌絲正常生長。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2%的石灰水將木屑浸泡12~24小時,或用0.2%~0.3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小時左右,然後撈出,用清水沖洗曬乾備用。
(2)用沸水煮木屑15分鐘左右撈出,經清水沖洗後晾乾備用。
(3)太陽曝曬60~90天也能使烯萜類物質分解揮發。
3.堆積發酵根據配方將培養料混合均勻,然後按1:1.3 的比例加水拌勻建堆。堆寬1.2~2米,高1~1.5米,呈梯形, 長度視料的多少和場地而定。堆制期一般為26天左右,翻堆一般4~5次,時間分配為7天、6天、5天、4天、4天。發酵時間短,料不能完全腐熟;發酵時間過長, 培養料中的養分損失大。其他料加入結合翻堆進行先後次序為:石膏在第1、2次翻堆時分兩次加入,尿素在建堆、第1、2次翻堆時分3次加入。石灰在第3次翻堆時加入。麥麩、糖、多菌靈在堆料發酵好後,裝袋之前加入。料堆顏色為棕褐色或咖啡色,不呈黑色;味醇香,無臭味、酸敗味和霉味;料變得柔軟,富有彈性;體積比原來的縮小40%,重量減輕30%左右。
二、菇房消毒
培養料進菇房前進行第一次消毒,進菇房後進行第二次消毒。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菇房、床架和培養料中的雜菌和害蟲。具體方法是:每100立方米的空間,用硫磺500克、敵敵畏100克、甲醛200克,與木屑混合加熱,密封熏蒸24小時,然後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等到菇房內藥味散盡, 才能進入操作。
三、栽培管理
1.壓胚或裝袋
(1)拌料。多菌靈溶於少量清水中,並與麥麩加入培養料內,逐漸加入適量清水,充分攪拌均勻,培養料中的含水量大約在 60%,以手握料指縫間有水,而又不低下為度,pH為6.5~7,再拌入10%的菌種。
(2)壓胚或裝袋。在水泥地上先鋪一層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過的塑膠薄膜,將長、寬均為33厘米、高為8厘米的木製框模放在薄膜上,再撒1厘米厚的菌種,將拌種的培養料倒入木框內,稍加壓平,表面再撒1厘米厚的菌種,以不見培養料外露為宜,最後用木板刮平、壓實,鬆開框模,即成厚度為6~7厘米的菌種胚塊,最後摺疊好薄膜即可。如用袋裝,先將拌種的培養料裝入袋內,再在中央用椎形棒插個洞,最後在料袋兩端撒一層1厘米厚的菌種,以不見培養料為宜,扎口密封即可。
2.菌絲培養期間的管理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在菌絲生長期間,要求空氣的相對濕度為60%~65%。在菌絲長滿之前, 要避免掀動薄膜,以防止雜菌侵入,並有利於保溫。當菌絲長滿時,將菌胚翻一個面, 繼續培養4~5天,當表面菌絲有40%左右轉變成褐色時,就可上架催菇。
3.出菇期間的管理出菇的最適溫度12℃~18℃,晝夜溫差大,可促進香菇子實體的形成。菇房內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採取的具體措施是:向地面和牆壁上噴水,空氣中噴霧。菌塊的含水量要達到50 %~60%,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菌塊的含水量會逐漸降低,但不能直接往子實體上噴水,否則子實體易爛。如果菌塊的含水量降到40%以下,手拿起感到很輕,這時就將菌塊浸入水池中,浸泡15~20小時,使它充分吸足水分,然後取出放回架上。一般采菇4~5批,直至培養料的養分全部耗盡為止。
4.采菇子實體長到7~8成開展時,就要及時採收。採收時要注意采大留小,采管結合,要防止損傷周圍的小菇和菌塊, 不要將菌柄基部留在菌塊上,以免雜菌侵襲影響出菇。
5.噴施營養液
(1)配方。1號健壯素:B90.5克、維B140毫克、尿素100克、水100千克。2號健壯素:B91克、維B1100毫克、硫酸鎂50克、磷酸二氫鉀100克、水100千克。
(2)使用方法。采菇兩茬,停水2~3天后,用1號健壯素,連續噴2~3次,每平方米用營養液0.25%,可使菌絲轉白、變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