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設有五個學系,包括生物化學、生物學、化學、數學和物理學系。 生物化學系張明傑教授,於2007年獲頒中國科學界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表揚他的傑出研究成就。 理學院注重因材施教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教育。

學院介紹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設有五個學系,包括生物化學、生物學、化學、數學和物理學系。學生人數1800左右,約占香港科技大學的四分之一。

科研成果豐碩

理學院的科研,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個別成果更達世界領先水平,屢獲殊榮。理學院更擁有一流師資,所有教授都擁有博士學位,全部為博士生導師,並來自世界知名學府。他們知識廣博,經驗豐富,具備國際視野,致力培育人材。重要科研成果包括:
生物化學系張明傑教授,於2007年獲頒中國科學界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表揚他的傑出研究成就。他成功闡釋腦細胞訊息傳遞的過程,為治療諸如中風之類的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研發基礎。目前醫學界尚未有治療中風的藥物。
化學系唐本忠教授及物理系湯子康教授因推動材料科學及納米技術基礎研究及套用的發展,表現卓越,於2007年獲頒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
物理學系王寧教授獲華人物理學會頒授2006亞洲傑出成就獎。王教授於2000年在科大成功觀察到全球最細、直徑只有0.4納米的單壁納米碳管,為納米碳管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這項研究成果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推舉為當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其後他與同僚湯子康教授共同發現納米碳管具超導性。
化學系韓利強教授(Prof. Richard Haynes)與德國著名的拜耳公司成功研製出高療效、低成本的抗瘧疾新藥青蒿碸,這項研究獲全球化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套用化學》選為2006年3月20日的封面專題。
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教授,於2004年3月榮獲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的“L'OREA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香港女科學家和第二位中國女科學家。

教學成績斐然

理學院注重因材施教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教育。成績卓越並有志從事研究的同學,從一年級春季學期開始,已經可以在教授及研究生的指導下,在實際環境中培養對科研的興趣。此外,數學系及物理學系分別培養了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參賽隊伍及首支香港世界物理奧林匹克參賽隊伍,為香港奪取金、銀獎牌。
除本科課程外,學院亦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藉以擴闊視野活躍思維,發掘及發揮自我潛能。活動包括本地,內地及海外的短期實習,導師計畫及本科課題研究等。2006及2007年的寒假及暑假,學生在理學院的協助下,遠赴美國,菲律賓, 斯里蘭卡等地參加短期實習,體驗當地生活。通過課外的學習生活,學生們更能豐富閱歷,學以致用。

國際交流計畫

理學院與多間海外知名大學,建立了一個緊密聯繫的國際交流計畫,為同學們提供本校以外的學習機會,體驗海外學習生活模式。計畫自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多位內地同學參加,均獲益良多,今後還將進一步擴大交換地區和名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