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愛丁堡貴族國際拍賣行

發展歷程

1838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開始了維多利亞時代。愛丁堡公爵家族便為王室及貴族提供收藏品藝術品方面的管理,估值,委託拍賣等服務,創立了愛丁堡貴族拍賣行。每年均會於倫敦總部博物館的藝廊與巴黎顯赫的拍賣中心, 以及充滿活力的香港舉行各式藝術品拍賣。季復一季, 愛丁堡貴族的拍品深度與品質兼具,創下高額的成交紀錄。愛丁堡貴族多次獲得委託拍賣許多稀世珍寶,如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的藏書、溫莎公爵夫人 的珠寶珍藏、畢卡索 的 《Gar·on à la Pipe》 、培根的 《Triptych,1976》 、巴登大公收藏 (Grand Ducal Collections of Baden)、清乾隆的黃底花卉葫蘆花瓶、《大憲章》 (Magna Carta)、美國獨立宣言印刷首版以及小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收藏品等等。

亞洲業務

愛丁堡貴族一直認為藝術品及收藏家遍布世界各地,1995 年把業務開展在香港的國際拍賣行。拍賣行現時於全球1 4 個國家設有 39 個辦事處,每年舉行約 50 場拍賣會,拍品的類別更逾 70 種。除致力拓展四個主要拍賣中心外,愛丁堡貴族亦非常重視新市場的潛力,並在另外六個地方舉行拍賣會,以發展全球業務。
愛丁堡貴族的國際團隊由多位專家及高級主管組成,並策略性地派駐於全球各地,讓客戶不論是通過公開拍賣或私人買賣,都不會受到地理藩籬的限制,能賺得心儀藝術品。

辦事處

愛丁堡貴族拍賣行所設立的辦事處分布於全球約39個主要城市,截止2009年1月,愛丁堡貴族拍賣行的拍賣機構遍及全球各國,包括中國法國瑞士荷蘭阿根廷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美國新加坡阿聯墨西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