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岩宗印之閣

香岩宗印之閣

香岩宗印之閣是頤和園萬壽山後山漢藏建築群的主體建築。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系仿西藏桑耶寺形式而建。

簡介
香岩宗印之閣香岩宗印之閣
是頤和園萬壽山後山漢藏建築群的主體建築。在四大部洲的主建築香岩宗印之閣,重新恢復的金龍和璽彩畫華麗璀璨。殿內的十八尊羅漢像以及三世佛像全部重新貼金。據介紹,僅這些佛像的貼金,就使用了4萬多張金箔紙。此外,四大部洲、日月殿以及兩個值房等9座建築的外檐彩畫,也使用了9萬多張金箔。
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系仿西藏桑耶寺形式而建。當時它是一座3層高閣,1860年英法聯軍毀壞後,光緒十四年重修頤和園時改建為單層佛殿。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前後有廊。正脊歇山黃色琉璃瓦頂。殿內正中供奉三世佛,兩側供奉十八羅漢。閣東、西各有3間硬山頂建築,坐南朝北。
從2010年10月17日到2012年4月25日,國家進行了30年來首次大規模的修繕,主要是恢復四大部洲建築群光緒時期的歷史風貌,同時增加進一步完善了像消防、監控、防雷防電等新的這種科技保護的手段。四大部洲
佛教認為在須彌山外的鹹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各有人居住其中,四大部洲又稱四天下。四大部洲包括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
1、東勝神洲,又譯東毗提訶、東弗婆提等,因其地人身形殊勝而得名。其地形如半月,三面各長二千由句,一面長三百五十由旬。其人面也近半月,定壽為250歲。
2、南贍部洲,又譯南贍浮提、閻浮提,以名為閻浮的樹林或水果而得名。此洲即地球人類所居之地,其北廣南狹,三邊量等,各長二千由旬,南廣三千由旬半。人面形也與之相似,壽量不定,隨劫增減,從10歲至84000歲。
3、西牛貨洲,又譯西瞿尼耶,以其地貿易多以牛為貨而得名。其形圓如滿月,人面也是圓形,壽定為500歲。
4、北俱盧洲,又譯北郁單越,意譯勝處,於四大部洲中國土最勝而得名。其地方形,四邊各兩千由旬。人面形也是方形,定壽為1000歲。
四大部洲之中,南贍部洲比其他三洲欲望都強,是佛陀所生之地,因此要想成佛,只能來此洲登金剛座修行。而四大部洲最好的地方是北俱盧洲,雖然人們不能成佛,但死後定升天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