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中學

首陽中學

首陽中學坐落在隴西西隅——西北藥材重鎮的隴西縣首陽中學是一所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創辦於1968年,占地100畝,其中建築面積4390m2,學校擁有微機室1個,微機32台,現有46個教學班,學生2800人,154名教職工,教師學歷達標率85%以上。

基本信息

首陽中學 - 概述

隴西首陽中學是一所古樸的農村中學,坐落在西北藥材重鎮首陽,是一所集普通班和美術、音樂、體育特長班為一體的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創辦於1968年,由原首陽農中與首陽國小國中部合併,選現址建立。1971年改名為隴西七中,1975年恢復現名,現占地100畝,有46個教學班,2800多名學生,154名教職工。學校先後湧現出了國家級優秀教師1名,地級骨幹教師和教學能手8名,縣級骨幹教師28名。首陽中學已成為隴西縣師資力量較雄厚的學校之一。

首陽中學 - 學生文化

首陽中學 首陽中學

首陽中學是一個以文化藝術綜合出眾的普通高中,該校在音樂,體育,美術方面的教育成果是隴西縣中學之列之首。文學愛好者更是層出不窮,尤為突出的有零八屆學生會主席柴瀟。在柴瀟的帶領下,他本人做主編,邀請知己陳小柏為社長,楊晶玉為責任編輯,創辦“野草文學社”,後又創刊《野草》,並在校發行6期,投稿者不光來自校內,還有隴西縣內及周邊縣城一些中學,並取得很好校園文學推廣效果。

首陽中學 - 辦學思路

首陽中學 首陽中學

從學校實際出發,以人為本,積極進行新課程改革,努力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使教育教學工作得到穩步提高,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學校連續8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走進首陽中學校區,就有一種正氣旺盛、催人奮進的感覺。多年來,該校以“德育為首、五育並舉、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在研究總結多年德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台了首陽中學德育序列化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組三線”的德育工作網路,從整體上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上下聯動的德育網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用“事業來規範、用修養來調節、用情感來維繫”的管理方略,實現從“以法治校”到“以德治校”。使德育工作走向科學、走進課堂,保證了德育工作融入管理,融入評估。為了努力實現“抓學習、鼓幹勁、促質量、上台階”的總目標,學校始終不斷加強各項管理,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細化並出台了《教師行為十不準》、《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等相關管理制度,細化教育環節,倡導創新教學、備課強調“規範”當頭,“新”字為先、講練強調“精”字掛帥、“對象”為要,並納入年終考核,在教學目標上,著重抓“三不”、“四把握”;在課堂教學結構上由傳統死知識向培養創新能力和基本技能轉軌,由傳統的落入式教學向新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模式轉軌,同時對教師的校本培訓緊密結合教研教改,充分利用現有的人才資源,努力營造學校的學術氛圍與教學氛圍、發揚敬業、探索、拼搏、奉獻精神,樹立敬業愛生的師表形象,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學校先後湧現出了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地級學科帶頭人2名、教師發表地級以上論文30餘篇。

首陽中學 - 特色教育

培養“優良+特色”的學生,是首陽中學的教學亮點,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特色教育的教學實踐已在首陽中學得到長足進展,據該校校長楊朴明介紹:2004年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專科上線率分別達到到100%、67%、98%、錄取率居全市第一,在參加省教育局舉辦的第三屆“學生天地杯”中學生文藝匯演中榮獲三等獎的好成績,使每一位學生都品嘗了成功,特長得以發揮,個性得以張揚。

多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在教育教學及其管理、校園經濟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績顯著。93年以來,教學質量迅速提高,連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為隴西西部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990年學校捐資設立了“首陽中學教師獎勵基金”,1995年,又爭取到“以工代賑綠色希望工程”項目。在學校和學農基地,建成儲存量達50噸的恆溫庫一個,冷飲生產線一條,日光節能棚三間,商品房8間,辦學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音樂教育

學校圍繞音樂特色的增強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課程作為突破口,構建了音樂特色整體課程框架,以課程的開發帶動各種特色項目,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多年來,學校為各類音樂學院輸送了一大批才藝突出的學生。在省、市、縣舉辦的文藝活動中,我校選手依靠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演唱技巧,多次榮獲優異的成績。其中在全省舉辦的文藝匯演中曾兩次獲三等獎,在2011年定西市舉辦的文藝演出中,獲青年組一、二、三等獎,少年組一等獎。學校現有四個高中音樂班和一個國中音樂輔導班,共有200多名音樂學生。有專門的音樂教室、音樂排練室和琴房,有八架鋼琴,四架電鋼琴,30架古箏,還有長號,短號、薩克斯、二胡、笛子等樂器,並組建了一支風格獨具的由學生組成的樂隊。學校開設樂理、聲樂、器樂等課程,已擁有一套完整的課程內容與系統科學的教學方法。除了上課及課餘排練外,學校還定期為學生安排公開演出,給每一個學員提供一個充分展示的機會,讓其能隨時展示歌唱才華和拓展舞台表演能力,並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挖掘他們在音樂方面的潛力。

體育教育

校園內處處彰顯體育文化建設的氛圍。現有標準化籃球場4個,桌球桌32張,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與足球場各一個,體育設施配備齊全。為學校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與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學校高中部每級都有體育班,該班的學生除了正常上文化課以外,每天早晚還要進行體育專業訓練,田徑、體操、武術、籃球、排球都有專門的教練進行嚴格的訓練。由於擔任訓練的教練教學經驗豐富,訓練方法科學,訓練強度合理,在體育教學方面,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在隴西縣舉辦的運動會中,首陽中學每年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並受到表彰獎勵。在高考中,體育升學人數年年穩步提升。如今,學校體育特色文化建設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吸引了全市各地許多兄弟學校前來參觀交流。

美術教育

學校緊緊圍繞高考,開設素描、色彩、速寫、書法等課程。現有美術教室5間,美術訓練室3間,美術教師個人畫室3間。美術高考升學率每年居全市之首,其中2011年就有59名學生考取美術學院,升學率高達60%。全校美術教師努力學習最新藝術創新成果,成功的開展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及時分析總結各名牌大學的命題內容,準確地把握各名牌大學的命題方向,並以獨特的逆向思維教學法進行嚴格的超寫實訓練,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時間短,見效快,使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優異的成績。

回首過去,寒來暑往,春華秋實,首陽中學秀木成林普新篇。全校呈現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散發者強烈的青春氣息。正是由於“勵學競首,比德鄰陽”精神,也正是因為首陽中學的特色教育,成就了首中學子飛翔的夢想。

首陽中學 - 積極進取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為人師表的工作態度培養了一大批勤奮好學、品學兼優的莘莘學子,也鑄就了首陽中學的輝煌,但校領導班子同時清醒地認識到“學海無涯、不進則退”,在教育教學工作日新月異的今天,努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引進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仍是學校的當務之急,我們深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基礎設施薄弱的困難會得到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