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專家李宗浩談急救

首席專家李宗浩談急救

作者:李宗浩,2008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首席專家李宗浩談急救》教我們在突發事件或者意外事故中一些急救的技術。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封面

書 名: 首席專家李宗浩談急救

作 者:李宗浩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開本: 16

定價: 20.00 元

內容簡介

眼看著命若遊絲的危重病人一步步走向死亡,可那輛救命的車就是等不來,生死攸關之際,急救醫生能出現在病人身邊嗎?在我們正常的生活、工作環境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改變,心腦血管病發生率扶搖直上,且往往以危急重症形式表現;隨著人類交往的頻繁,旅遊、出差時發生意外傷害等也不少見。凡此種種,對突然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家庭、路上、辦公樓房及其他公共場昕的各種急症、意外傷害都需要在現場立即進行緊急救護。普及急救知識技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面向社會、社區和廣大公眾,作為一個在此領域裡工作40多年的急救醫生,責無旁貸。《

作者簡介

宗浩,男,浙江湖州南潯人,主任醫師、教授,是國內外著名的急救、復甦、災害醫學專家。主持籌建並長期在北京急救中心擔任領導工作,系國務院有特殊貢獻津貼專家,被原聯邦德國授予空中救援總部榮譽會員。現任中國武警醫學院、武警總醫院首席急救專家,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總編輯,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救援醫學會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世界急救、災害醫學協會成員。主編《冠心病的急救與監護》、《現代急救醫學》、《現代災害醫學》等專著。

目錄

引子

1我與金編輯在走向江南嘉業藏書樓的路上

2在濃濃的書卷氣和靜靜的園林里,開始了我們的“急救”談話

Ⅰ我的急救理念

3急救,應該從醫生的手中解放出來,向公眾大力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

4“挽救生命,減少傷殘”是我的現場急救原則,我從不動搖這一原則

5急救社會化必須要衝出醫院的圍牆,走入社會、走進社區和家庭

Ⅱ救命第一術——心肺復甦

6心肺復甦,是20世紀醫學領域一顆光芒四射的救命星

7口對口吹氣,好似吹綠原野的春風,喚起生命的重奏

8心臟擠壓如點撥剛剛停頓的鐘擺,讓它重新啟動血液循環

9亨利·海姆力克急救法——一種有效的針對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方法

10《2000年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國際指南》的問世與進展

Ⅲ救死扶傷的“生命鏈”

11從相聲大師馬季猝死,談在救死扶傷的現場上的一條看不見的“生命鏈”

12“生命鏈”第一環——早期通路

13“生命鏈”第二環——早期心肺復甦

14“生命鏈”第三環——早期心臟除顫

15“生命鏈”第四環——早期高級生命支持

Ⅳ“不測風雲”——伴隨生活中的常見急症

16擺在公眾面前的心腦血管急症

17“談虎色變”的心臟性猝死

18關於冠狀動脈狹窄堵塞的談話

19風風火火的腦出血

20來勢洶洶的支氣管哮喘

21劇烈的腹痛——面對急性胰腺炎

Ⅴ急性中毒——不可迴避的話題

22從《水滸》中武大郎的砒霜中毒致死說起

23常見的有機磷殺蟲藥中毒

24安眠藥中毒

25經常“惹禍”的亞硝酸鹽中毒

26煤氣中毒,不僅僅發生在冬季

27細菌,總是食物中毒肇事的元兇

Ⅵ現代社會的陰影——災難突發事件與意外傷害

28“天災人禍”——我國將此統歸為“突發公共事件”

29人類面臨的各種災難突發事件:地震、洪澇、颱風、熱浪……

30“7·28”唐山地震與“5·12”汶川地震

31空中急救,我國醫學救援的“軟肋”

32車禍猛於虎

33空難、海難及其種種意外

34乘坐飛機時的一些不適情況

35江河湖海的暈船

36蛇咬、狗蛟、昆蟲蜇傷種種

37漫談炎熱下的中暑、隆冬時的凍傷

38國際減災十年鋪設下的道路

尾聲

……

序言

人類在享受現代文明陽光的同時,也不斷被天災人禍的陰霾所籠罩。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強烈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又一次地警示我們,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嚴重尤其是地震頻發的國家,加強防災、減災的安全教育,學習基礎的急救知識、技能至關重要,當災難來臨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同時,在我們正常的生活、工作環境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改變,心腦血管病發生率扶搖直上,且往往以危急重症形式表現;隨著人類交往的頻繁,旅遊、出差時發生意外傷害等也不少見。凡此種種,對突然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家庭、路上、辦公樓房及其他公共場所的各種急症、意外傷害都需要在現場立即進行緊急救護。

普及急救知識技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面向社會、社區和廣大公眾,作為一個在此領域裡工作40多年的急救醫生,責無旁貸。為此,與金菲編輯作了長談後著成此書,以饗讀者。

文摘

我們應該對當代社會的急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開放、活躍、進步發展的時代,誰都說不定哪一天會與急救打交道,或本人、或親屬、或同事、或路人。就拿最近的事來說吧,,今年年初南方的低溫冰災損失很大,而5月12日四川汶川的芮氏8級大地震,傷亡人數之多,波及範圍之大,令人震驚!上至國家最高領導人下到普通公民,都在為搶救自己的同胞盡心盡力。與此同時,科學救援普及基礎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這一重要的題目擺在了我們面前。現代的急救理念是什麼?現代的急救知識是什麼?我們要掌握哪些基本的技能……

現代社會急救新概念是什麼?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水平?我們的差距在哪裡?21世紀我們該做什麼?一句話,這是人命關天之事。所以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20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但目前我們的工作距這一要求還相差甚遠。我想,衛生保健中最基本的內涵中必須包含急救。人都快要死了,還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護,那還談得上什麼享有衛生保健?我說,社區基層衛生服務必須涵蓋急救,人人享有急救權。

金:完全同意!您所說的這一些,也正是讀者所需要了解的知識。

宗浩:急救,不僅僅是社區的基層衛生保健機構所必須承擔的工作,也是我們每個人,至少是大多數人都應該掌握的知識,尤其是活躍於社會上的人士及在公共場所、旅遊等部門工作的人員更應對其有所了解。

金:這就是您多年來在各種場合,大聲疾呼的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在急救領域裡的一種具體體現?

宗浩:是這樣的。從巨觀上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至關重要。由於我從事急救醫學工作,我的專業就“科學普及”而言,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