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兩岸民間譜牒文化交流大會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副館長朱定波在致辭中表示,“兩岸譜牒專家捐贈的譜牒文獻,將大大豐富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譜牒文獻館藏。 ”當天上午,台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台灣著名譜牒專家廖慶六、金門譜牒專家許金龍等,共向閩台緣博物館捐贈紙質譜牒文獻和電子版譜牒文獻200多冊。 來自四川成都的69歲譜牒專家閻晉修捐獻了3冊族譜文獻,其中一冊是記載了鄧小平家族的族譜《鄧氏宗譜》。

大會信息

譜牒是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姓氏家族世系繁衍、以血緣宗族後裔人物為中心的姓氏家族人物事跡、重要宗族事件的特殊文獻資料。主辦方表示,開展兩岸民間譜牒文化研究與交流,有利於理清兩岸姓氏家族的淵源關係,增進兩岸姓氏家族的認同和血脈親情。

大會內容

據介紹,為期兩天的交流大會期間,閩台緣博物館專設閩台譜牒展館和兩岸族譜對接諮詢服務台,展示閩台緣博物館重要館藏譜牒文獻以及與會者提供的有關譜牒文獻資料共4000多冊,方便兩岸宗親對接家譜、尋根溯祖。兩岸宗親和專家學者還將圍繞“如何不斷完善編修譜牒的表現形式”、“如何完善編修譜牒的主要內容”、“如何做好閩台譜牒對接服務工作”等五個方面進行交流與探討。

嘉賓發言

“這是一次民間譜牒的文化傳承,也是一次民間譜牒的互動交流。”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副館長朱定波在致辭中表示,“兩岸譜牒專家捐贈的譜牒文獻,將大大豐富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譜牒文獻館藏。”
當天上午,台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台灣著名譜牒專家廖慶六、金門譜牒專家許金龍等,共向閩台緣博物館捐贈紙質譜牒文獻和電子版譜牒文獻200多冊。來自大陸各地的譜牒專家也分別帶來相關族譜文獻資料。
“譜牒文化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胸懷民族意識,深耕譜牒文化。”許金龍此次向閩台緣博物館捐獻了88套族譜文獻資料及20套資料影印複印件,他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與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展開合作,促進譜牒和尋親工作的開展。
來自四川成都的69歲譜牒專家閻晉修捐獻了3冊族譜文獻,其中一冊是記載了鄧小平家族的族譜《鄧氏宗譜》。他說,這些都是很珍貴的資料,捐獻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展示後,可以讓更多的後人了解鄧小平的事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