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始建於1951年12月,位於風景秀麗的國際旅遊城市杭州的北郊,餘杭東苕溪之畔,104國道旁的瓶窯鎮。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固定資產4500餘萬元,醫療用房2萬多平方米。現有員工293人,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骨科、兒科、重症監護室(ICU)、高潔淨層流手術室、血液透析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等13個臨床科室和6個醫技科室。

基本信息

醫院介紹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藥品
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始建於1951年12月,位於風景秀麗的國際旅遊城市杭州的北郊,餘杭東苕溪之畔,104國道旁的瓶窯鎮。這裡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素有杭州的北秀明珠這稱。
醫院是一所二級綜合性醫院,2005年初完成醫院整體遷址工作。新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固定資產4500餘萬元,醫療用房2萬多平方米。現有員工293人,其中衛技人員260人,中高級職稱93人。設計床位300張(現開放200張),設有內科、外科、婦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產科、骨科、兒科、重症監護室(ICU)、高潔淨層流手術室、血液透析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等13個臨床科室和6個醫技科室。其中皮膚科為區級重點學科,在區內外有較高知名人士度。近年來,醫院先後購置了德國西門子全身螺鏇CT、計算機放射成像系統CR、DG3310型C形X射線機、瑞典AK95/95S血液透析儀、進口腹腔鏡、彩色B超、日立7060全自動生化儀、膀胱鏡、彩色都卜勒儀、多功能麻醉機、紐邦呼吸機、超音波碎石儀等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醫療儀器。新病房綜合大樓採用電腦系統化管理,內設百級層流手術間、集中供氧。每個病區設有單人、雙人、多人間及豪華套間病房,均有獨立衛生間,極大地改善了病人的住院條件,能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病人的需求。

服務理念

醫院以“優質誠信的醫療服務,安全有效的診療技術,便捷順暢的服務流程”為宗旨,將現代化的高科技醫療設備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溶入到為每個患者的診治過程中,使您切實感受到來自區三院的真情服務。

科室介紹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藥劑科
藥劑科下設中西藥品庫房、門診西藥房、門診中藥房、病區藥房、臨床藥學室等部門。目前,藥劑科日門診處方量1100餘張,藥房工作人員23名,其中副主任藥師1名、主管藥師4名、藥師9名、碩士1名、本科3名;大專9名。

婦產科
婦產科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8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5人,主管護師7人。
住院部位於門診大樓西側,婦產科位於病房大樓二樓,開設床位44張。分產科母嬰同室、愛嬰病房及婦科病房、設有家庭式病房、雙人間、三人間、四人間可供選擇,均配有空調,獨立衛生間,家庭式病房配有彩電、飲水機、沙發、熱水器等家庭設施,整潔舒適。
產科擁有彩超、胎心監護儀、心電監護儀、超短波理療儀等先進儀器,依靠醫院大型醫療設備及各種檢查、特殊檢查項目,產科病區除收治正常產婦,更重要是對各種高度危險因素的產婦具有診斷、治療、護理,搶救水平和設施。產科以內、外、婦科為依託,對妊娠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闌尾炎、膽結石、肝內膽汁淤積症的孕婦有獨特的保障。
婦科是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醫療設備。成立以來,已為數十萬患者解除痛苦。婦科在治療婦科多發病,如子宮肌瘤、宮外孕、盆腔包塊,婦科癌症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2008年2月婦科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已成功開展輸卵管開窗取胚術、造口術、結紮術,盆腔粘連分離術,囊腫剝離術,子宮肌瘤摘除,子宮全切除術等。治療病種:宮外孕,慢性盆腔炎,女性不孕、盆腔包塊、子宮肌瘤、卵巢功克力囊腫
計畫生育方面:醫院開展無痛人流術,使患者在睡眠狀態下進行手術,消除了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及痛苦。開展採用藥物方式引產,克服以往孕2-4月用鉗夾終止妊娠易誘發宮內大出血的缺點。
科室已具備良好的醫療、教學條件,具備為就醫者提供高水準、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我們將用一流的技術、一流醫德、一流的設備、一流的信譽造福於民。
內科
內科現代醫學的診療水平發揮較早。張立民醫師作了開拓性的工作。1961年,開展了配比輸液、骨髓穿刺、骨髓輸液、亞冬眠療法。1962年,在市二院化驗室協作下,開始把細菌培養、藥敏試驗套用於臨床。1963年,套用冰凍療法搶救老年中暑超高熱昏迷(T43℃)成功3例。1964年,通過骨髓塗片檢查診斷出瓶窯鎮第一例腦型惡性瘧疾。1965年,套用大劑量阿托品及東莨菪鹼搶救暴發性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嚴重呼吸衰竭病人多例,獲得成功經驗。1974年,套用“碳凝”試驗首次診斷出瓶窯地區及安吉縣山川鄉鉤端螺鏇體病,為保障人民健康,撲滅“鉤體”病的蔓延作出了貢獻。1975年,經心臟直接注射“三聯針”(第三聯)成功搶救了1例草鳥中毒所致的心跳、呼吸驟停。1976年,開展心電圖讀片。1978年,開展X光讀片。1986年,用心臟電生理的理論指導臨床,經心電監護儀持續觀察,成功搶救了2例重度房室傳導阻滯——斯氏綜合症患者。已能熟練開展胸穿、腰穿、腹穿、骨穿、心包穿刺、手工洗胃救治農藥中毒、三腔二囊管治療上消化道出血。90年代開展胸腔閉鎖引流治療氣胸,成立肺科門診、腸道門診。進入21世界後,內科分成神經內科組、呼吸組、消化組。2003年成立重症監護室後促進了內科的發展,開展機械通氣治療(肺水腫)呼吸衰竭及ARDS,體外起搏治療心臟驟停、永久(臨時)心臟起搏器治療、房顫電擊復律治療、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心包穿刺引流術、血液灌流治療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2004年,開展血液超濾、無創機械通氣、鑽顱側腦室引流術、CT指導下肺活組織檢查等技術,新項目有動態血壓、腦地形儀。2005年開展多點微創引流治療重症高血壓腦出血、腦梗塞溶栓治療、中心靜脈導管治療氣胸、心肌梗栓溶栓治療術。2006新技術:醫用吸氧計時儀、血漿置換術治療多臟器功能衰竭、血漿置換術+血液灌流術治療重度毒鼠強中毒。新項目:肺功能檢查技術在農村和基層醫院的推廣套用。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疼痛門診
疼痛門診:每周一、四上午。主要是採用神經阻滯的醫療方案,同時採用中醫辨證施治,及時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等綜合性治療,對於各種急慢性疼痛得到良好療效。
具體包括:
1、急慢性疼痛,如:三叉神經痛,偏頭痛,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和帶狀皰疹後遺疼痛。
2、癌症晚期,手術後切口痛。
3、疼痛的心理諮詢與治療。
農村衛生辦公室
農村衛生辦公室(以下簡稱農衛辦)承擔著瓶窯鎮的10個行政村、4個社區的38917常住人口和18460流動人口的傳染病、免疫規劃管理工作。光靠現有的四個工作人員,加上村一級的有限的醫務人員去摸清流動人口的人數、去留變化,難度很大。農衛辦想到了在流動兒童家長中,發展一些衛生預防意識比較強而且在老鄉中也比較有名望的人,請他們及時注意新來的流動兒童的情況,幫助通知新來流動兒童的家長接種。農衛辦這種首創“以外製外”的管理模式受到了省、市級專家的好評,並在全區範圍內推廣。數據統計表明,今年,全鎮流動兒童建卡率達到98%,五苗接種率達到95%。2005年農村衛生辦公室被評為餘杭區公共衛生先進集體的稱號。
重症監護(ICU)
重症監護成立於2003年4月,在院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配備了精幹的經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經過3年不懈的努力,本科已成為醫院及本地區搶救危重病人的中心,贏得了廣大民眾與患者的信任。
首先,在創建之初,院部及科室即提出了ICU要建設成為醫院及本地區搶救危重病人的高技術平台,促進全院醫療水平的提高。科室在業務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及儀器設備投入三個方面,制訂了完整的專科建設3年規劃,並分步驟制訂了各年度建設計畫,在工作中得到了具體的實施;院部在資金困難、人員緊張的情況下給予了大力支持,如三年內新增床位4張(其中電動床2張),呼吸機由初期的2台增至4台(其中PB840一台、紐邦E500一台),新增血透機2台;醫務人員由初期的5人增至13人。
二、臨床診療技術與成果。本科在各種危重病的診治如:MODS(MOF)、ARDS、膿毒血症、各種重度中毒、急性心肌梗塞、惡性心律失常及起搏治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肺復甦、各型休克、社區獲得性與院內獲得性重症感染、嚴重多發傷、重症胸腹聯合傷等診治上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本科的病源較為穩定,主要有三部分構成:第一,由鄉鎮衛生院直接轉入。曾有一例尿毒症患者因並發感染病情危急,雙溪衛生院醫生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將患者直接送入重症監護科,到ICU時患者心跳呼吸已然停止,血鉀達8.4mmol/L,入科後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投入緊張的搶救,經四十餘分鐘爭分奪秒的搶救,患者心肺復甦終於獲得成功,約三小時後意識恢復。第二,病人由急診及120直接轉入ICU;第三,病人由各病區轉入ICU。平均每月收治重危患者25~30人次左右。每位ICU醫務人員均已達到了一名ICU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技術素質與要求。三、人才隊伍建設。本科現有139人才培養人選一名,在職研究生一名,本科生一名,在讀本科生一名;護理隊伍,在讀本科生三名,專科畢業生三名,在讀專科生三名。每年均選派2—3名醫務人員出外進修深造或短期培訓,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良好素質的人才梯隊。
四、專科效益。本科業務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有望突破500萬元,同時為醫院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經隨訪出科患者滿意率達95%以上。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五、本科長期規劃構想。學科的發展與科室的發展靠人才,本科將繼續做好研究生的培養,每位醫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培養其重點專病發展方向,繼續引進人才,選派醫生出省進修深造;引進與研究開發新技術、新項目,撰寫學術論文。近年計畫新添置CRRT一台、呼吸機一台,開展危重病人持續血液淨化治療等。

醫療特色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藥劑科
門診西藥房:敞開式櫃檯發藥服務,為患者提供便捷、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務。24小時為急診患者提供藥品,無節假日工作制。

門診中藥房:敞開式櫃檯發藥服務,為患者提供便捷、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務,無節假日工作制。

藥品諮詢視窗:在門診藥房內,由專職藥師負責,開展便民服務:為患者預約購藥。

病區藥房:為全院住院患者提供充足、安全、有效的藥品,片劑實行單劑量擺藥模式。

藥品庫房:負責全院藥品的採購、質量驗收、藥品儲備保管、供應等工作。

藥品會計工作:對藥品流通中產生的各種單據進行審定、覆核、監督。

專科特色:負責本機構藥事管理工作和藥事管理委員會日常工作;負責本機構臨床用藥的供應服務,包括藥品採購供應、調配(門急診、病區藥房調配、)和藥品質量控制。拓展服務範疇,深化藥物諮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用藥宣傳。編寫《醫院藥訊》 ,積極參與臨床藥物治療,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藥師下臨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藥學情報、臨床藥物諮詢服務等。餘杭區藥事管理質控中心所在單位。

專家介紹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唐玉泉
唐玉泉,協理員/內科副主任醫師,1978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擅長心內、消化、呼吸科、兒科疑難病診治。主持完成科研課題2項,分別獲區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區科技局、杭州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家級、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11篇。
田耜奇,協理員/骨科副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於浙醫大杭州分校。從醫近30年來,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對外科及骨科的新技術開展和新項目的引進起關鍵作用。近10年內在國家級、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獲餘杭區優秀論文二等獎1次,餘杭區醫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4次,參與完成科研項目1項。
施仙林,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區第八屆政協委員,餘杭區“139”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人選。198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擅長腦外科、普外科,對各種顱腦損傷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來在省市級醫學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在同行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本院大外科的骨幹力量。
魏仙鳳,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畢業,曾在浙江省腫瘤醫院和浙大邵逸夫醫院進修學習。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多年,擅長高危妊娠、腫瘤診治,腹腔鏡下宮外孕、卵巢腫瘤、子宮肌瘤、不孕不育等微創手術治療。在國家級、省市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引進新技術、新項目10餘項。

院長介紹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謝金山
謝金山,院長,骨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外科、骨科臨床工作30年。擅長創傷急救、脊柱外科的診療,率先在本地區開展斷肢再植等顯微外科、脊柱外科、骨折外固定支架技術。完成科研課題4項,均獲餘杭區科技進步獎。多次榮獲餘杭區優秀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評為杭州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院長致辭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院長
醫院誕生於建國初期,從最早的“杭縣瓶窯中西醫聯合診所”發展至今,歷經五十四年,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數次更名、幾度變遷,發民成為今天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急救、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這裡凝聚著黨和政府一直以來的重視和關懷,歷任醫院領導和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我們謹向曾經為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
醫院堅持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主題,本著“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堅定信念,實施“質量建院、科技興院、人才強院、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切實做好為病人服務的工作。在院領導班子及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的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在醫療設備、技術人才、質量管理和人文服務等各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回首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我們決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誠信為基石,以服務為根本,以質量為核心,更加勤奮地工作。我們堅信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就診流程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就診流程圖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