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性齋

養性齋

養性齋位於御花園西南,始建於明代,稱樂志齋,清代改今名。齋為兩層樓閣式,原為7間,座西面東。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十九年(1754年)於樓兩端向前各接出3間,改建為轉角樓。樓上正中懸康熙帝御筆匾:“飛龍在天”。樓下正中懸匾“居敬存誠”。

基本信息

簡介

養性齋養性齋
養性齋位於御花園西南,始建於代,稱樂志齋,代改今名。齋為兩層樓閣式,原為7間,座西面東。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於樓兩端向前各接出3間,改建為轉角樓。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磚。道光時亦曾修葺。黃琉璃瓦轉角廡殿頂,上層前檐出廊,下層東面明間開門,次間及南北轉角3間均為支摘窗。樓上正中懸康熙帝御匾:“飛龍在天”。樓下正中懸匾“居敬存誠”,北樓下東向匾曰:“悅心頤神”。

齋前疊石環抱,曾有曲流館,後拆除。清嘉慶、道光兩帝時常來此齋。遜帝溥儀的英文教師曾在此居住。這位英文老師是蘇格蘭人,中文名字叫莊士敦。他是一個中國通,中國話也講的非常流利。在電影《末代皇帝》中,就有這位英文教師的鏡頭。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道,自己念書厭煩的時候,莊士敦能循循善誘,“講些山南海北、古今中外的掌故。”他稱讚莊士敦是自己的又一個靈魂。因此,溥儀特意把這養性齋,賞賜給莊士敦當書房兼臥室。當然,溥儀學習英文就也在這裡了。

館藏

養性齋養性齋
2005年07月28日上午,12張生肖紅木鑲玉太師椅被故宮博物院收藏在養性齋內。這套12張生肖紅木鑲玉太師椅是由上海鴻運齋製作的,具有濃郁的清代宮廷乾隆時期家具的風格。據製作者介紹,這套太師椅價值108萬元,在每一張椅子的正面靠背上,都鑲有一塊由十二生肖圖案構成的玉石圖畫。
工藝最難之處,就是將牛、虎、龍等生肖圖雕刻在精美的新疆白玉上之後,再鑲嵌於用碧玉做成的祥雲之中。目前只有兩位老藝人掌握這一難得的工藝,而且每張椅子的後面都雕刻著有關每一種生肖的吉語,並飾以金箔。據故宮博物院展宣部介紹,故宮博物院現收藏有大量明、清兩朝傳世的珍貴家具,主要由黃花梨紫檀酸枝烏木等名貴木材精製而成,其中有很多國寶級的明清家具。

楹聯

養性齋養性齋
古香研道秘,新藻發春妍——乾隆題
四季風光無盡藏,百城古帙有餘馨——乾隆題
體道鳶魚看活潑,消閒書史挹菁英——乾隆題
心跡只今偏愛澹,詩情到此合添幽——康熙題
休道鳶魚看活潑,清閒書史挹菁英——乾隆題
一室虛生無限白,四時不改總常青——康熙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