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啖

飲啖

飲啖,漢語辭彙。 拼音:yǐn dàn 釋義:吃喝。

出處與詳解

亦作“ 飲啗 ”。吃喝。

1、《漢書·霍光傳》:“發 長安廚 三太牢具祠閣室中,祀已,與從官飲啗。”

2、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檳榔》:“剖其上皮,煮其膚,熟而貫之,硬如乾棗。以扶留、古賁灰並食,下氣及宿食、白蟲,消谷。飲啖設為口實。”

3、唐 韓愈《東都遇春》:飲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橫。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

4、宋樂史《廣卓異記·申王異事》:“王性寬裕,儀形瑰偉,善於飲啖。”

5、朱自清 《毀滅》詩:“高談大笑里,送了多少的時日;而飲啖的豪邁,遊蹤的密切,豈不像繁茂的花枝,赤熱的火焰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