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漢語辭彙]

飛鴻[漢語辭彙]
飛鴻[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鴻,漢語辭彙。

拼音:fēi hóng

釋義:1、指畫有鴻雁的旗。2、蟲名。3.飛行著的鴻雁。4.指音信。

詞目

飛鴻

拼音

fēi hóng

引證解釋

1、指畫有鴻雁的旗。

飛鴻  李少白書法 飛鴻 李少白書法

《禮記·曲禮上》:“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孔穎達 疏:“鴻,鴻鴈也。鴈飛有行列,與車騎相似,若軍前忽遙見彼人有多車騎,則畫鴻於旌首而載之,使眾見而為防也。”

2、蟲名。

《逸周書·度邑》:“ 發 之未生,至於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飛鴻過野。”

3.飛行著的鴻雁。

漢 馬融 《長笛賦》:“爾乃聽聲類形,狀似流水,又象飛鴻。”

南朝 宋 鮑照 《數詩》:“四牡曜長路,輕蓋若飛鴻。”

宋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清 龔自珍 《點絳唇》詞:“目送飛鴻,影入長天滅。”

4.指音信。

唐 韓愈 《祭竇司業文》:“自視雛鷇,望君飛鴻,四十餘年,事如夢中。”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無端天外飛鴻到,傳得家庭噩耗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