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蛇病

飛蛇病

飛蛇病,帶狀皰疹在初期感染水痘或隱性傳染,病毒潛伏於腦神經節和脊髓後根神經節內,在某些感染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等誘因下呈急性發病。俗稱“蛇膽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性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後根、顱神經的神經節中,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高。

基本信息

疾病簡介

帶狀皰疹.

初期的飛蛇卵只有紅斑點,中間帶少許黃色初期的飛蛇卵只有紅斑點,中間帶少許黃色
帶狀皰疹在初期感染水痘或隱性傳染,病毒潛伏於腦神經節和脊髓後根神經節內,在某些感染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等誘因下呈急性發病。

治療

治療上以抗病毒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為主,特別是內用配合外用干擾素加病毒唑原液外塗積極治療,症狀較快好轉及改善,疼痛明顯減輕,有利於帶狀皰疹的治療,本病具有自限性,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圖1為初期狀態,圖2為飛蛇卵後期狀態)
1 內用 抗病毒、止痛、防止繼發感染,縮短病程,防止發生後遺神經痛。常用藥物有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凍乾麻疹減毒活疫苗、病毒唑、阿糖胞苷、消炎痛、卡馬西平等藥物。
2 外用 抗病毒、消炎、乾燥、收斂、防止繼發感染:
(1)干擾素:原液外塗3~5次/d;
(2)干擾素加病毒唑:原液外塗3~5次/d;

(3)皰疹淨,40%二甲基亞碸溶液外塗;
(4)其他如1%達克羅寧、爐甘石洗劑等均可外用。

飲食方面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溫熱食物
酒、煙、生薑、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溫熱之品,食後易助火生熱。中醫認為,本病為濕熱火毒蘊結肌膚所生,故該病患者應忌食上述辛辣致熱食品。
2、慎食肥甘油膩之品
肥肉、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膩、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濕熱毒邪內蘊不達,病情纏綿不愈。
3、慎食酸澀收斂之品
酸澀收斂之品有豌豆、芡實、石榴、芋頭、菠菜等。中醫認為,本病多屬情志不暢,肝氣鬱結,久郁化火,復感毒邪而致,故治療應以行氣活血祛瘀為主。而上述酸澀收斂之品,易使氣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