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卡努[2017年第20號熱帶風暴]

颱風卡努[2017年第20號熱帶風暴]

2017年第20號颱風名為卡努,名稱來自泰國,含義為波羅蜜果;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0個被命名的風暴。2017年9月18日,胚胎在太平洋[海洋]上生成;10月12日,加強為今年第20號颱風。

基本信息

形成過程

颱風卡努颱風卡努
菲律賓以東洋面有一熱帶低壓於2017年10月11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2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約74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7.0度、東經127.4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4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2百帕。
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可能於12日下午到晚上加強為今年第20號颱風。13日穿過或擦過呂宋島北部後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大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25-30米/秒),爾後逐漸向我國海南東部和廣東西部沿海靠近,並可能於15日前後在這一帶沿海登入,也可能掠過海南島南部近海海面向越南北部沿海靠近。

歷史颱風

2012年,太平洋曾出現過颱風卡努的身影。當時強熱帶風暴卡努(英語:SevereTropicalStormKhanun,國際編號:12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Enteng)為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七個被命名的風暴。
在2012年7月15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把位於關島西北方的熱帶擾動91W升格為熱帶低壓,同時發布烈風警報。同天稍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其後升格為熱帶低壓。7月16日上午10時,香港天文台升格為熱帶低壓。同日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將之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卡努。由於其雲團所在位置關係,日本氣象廳的預報指出其東北側的烈風圈比西南側的烈風圈大超過一倍。同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命名為Enteng,但不足十二小時已經移離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責任範圍。7月18日下午6時20分,登入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沿海後迅速出海且強度減弱為熱帶風暴,不久在於韓國全羅南道海南郡沿海登入,並持續向內陸進入。7月19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降格為熱帶低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發出最後報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